台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台风
查看: 1370|回复: 17

[天气杂谈] “怕苦、怕累、怕无聊都干不了地面气象测报员”,致敬!

[复制链接]

22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超强台风

积分
16392
发表于 2022-8-4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59478忠实守卫者 于 2022-8-4 16:30 编辑

近日,我在街道上散步时无意间见到了中国好人、最美奋斗者——杨万基的感人事迹宣传榜,杨万基是广东省台山市上川岛气象站的站长,称之为“杨站长”,也是老站长了。
20220804152538.jpg

近几年里我从媒体上听到过不少关于杨站长事迹的报道,身为这座城市的气象迷,为杨站长的感人事迹和毅力感到发自内心的崇高敬意!

上川岛是块迷人的地方,是广东第二大岛屿,也是广东著名的度假胜地。上川岛和大陆没有桥梁连接,两者的交通方式只有轮渡,虽然轮渡也很方便,但要是遇到大风等恶劣天气就不好说了~而岛上的“上川岛气象站”是国家三类艰苦台站,同时也是国家基准气候站,其重要性不用多说。

......

下面我直接引用广东省气象局2018年前往上川岛气象站采访的部分记录(内容摘自“广东天气”微信公众号文章):
定居岛上的话,岛上医疗教育等方面都略欠发达,而且没有高中,娃读书必须出岛。其他什么ktv、大商场就更别说了……所以,能真正在岛上工作、坚守,真的很不容易。

目前上川岛气象站编制7人,在职人数6人,其中国编人员4人,编外人员2人。

上川岛气象站只有一个本科生,而且长期处于编制招不满状态。

杨万基站长告诉我们,岛上的年轻人读书考大学就是为了出岛,现在让他们回岛工作,他们是万万不愿意的。

上川岛天气变化复杂,气候条件恶劣,台风、暴雨、雷电、强对流等各种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一年中8级以上大风有52天,平均每年受2—3个台风(热带气旋)影响。

我们用一组数据和图片感受一下:
2003年6月11日出现日最大降水量566.3毫米;
1975年10月6日出现最大风速37.3米/秒(相当于13级风力);
2008年9月24日出现极大风速51.6米/秒(相当于16级风力)。

所以对于人员少、任务重的气象工作者来说,挑战相当大。

随着全省气象部门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上川岛气象站也一直在变~
首先,办公环境变了,从破旧的业务用房,到如今宽敞明亮的业务大厅。观测站的仪器设备也经过了更新升级。
其次,业务工作也发生了改变。原来大部分的数据都是通过观测人员每隔一小时就出去测量记录,工作量大、内容繁杂,而且遇到个恶劣天气也非常不安全,现在则基本实现了自动化,解放了人力,气象观测水平也更加先进了!
虽然天气在变、数据在变、环境在变,但上川岛气象站在日晒、风吹、雨淋中有一个人坚守了37年没变,就是上川岛气象站站长——杨万基,气象部门的同事们亲切称他为“岛主”。

在杨站长工作的37年中,身边不断有人忍受不了苦熬,选择下海、转行,也有不少人怂恿老杨一起,我们问杨站长是否也考虑过离开,老杨笑眯眯地说:那当然有啊,但是我想了下,我本事不大,还是这里最适合我!

气象测报工作看似简单,但其实要求工作人员特别细致,早测、迟测、误报、缺报都坚决不行,大台风外面狂风暴雨也得出去看数据,更是需要24小时值班,出现暴雨、冰雹、龙卷风等恶劣天气,要求15分钟内上报上级气象部门。

所以杨站长调侃说,怕苦、怕累、怕无聊都干不了地面气象测报员,“怕蛇也不行”杨站长说完哈哈哈大笑。

“在一个地方干了37年,你就属于这里了”,老杨说,“我会在这一直干到退休!”但是老杨也有一个放不下的挂念,就是人才问题。

希望未来随着上川岛气象站基础设施和科技投入力量不断加大,不单单能够吸引人才,更能留住人才!


随着我国气象事业不断发展,上川岛气象站的基础设施和科技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加大。2009年,上川岛气象站新建了海岛观测站。2014年,硬件再升级,中国气象局将其建设为国家基准气候站,实现了自动化观测。
老杨说:
以前24小时值班,
站里6个人平均每人每月
要值5个大夜班。
实现自动化观测后,
解放了人力,
气象观测水平也得到提高。
2018年,年近花甲的老杨
又有了新的目标——
协助中国气象局在上川岛建设一座
全国最先进的试验性天气雷达。


作为上川岛气象站的党支部书记,老杨常说,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专一行,年轻人要学会耐得住寂寞,最忌好高骛远。

老杨还说:
由于上川岛没有高中,几年前老杨的妻子陪着儿子到台山市区读书了。周末不忙时,老杨才坐船去市区和妻儿团聚一下。上级领导体恤他,问他想不想调到市区工作?老杨说,算了吧,我要是离开上川岛,心里就空了,会觉得不放心。


上川岛气象站对于老杨来说,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工作的地方。他说:“会在这里一直干到退休。我守的并不只是一个海岛气象站,而是气象服务抵达的千千万万个家庭。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人、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

广东气象局对杨站长的两篇报道:
走进神秘的上川岛气象站
上岛了,就是一辈子 | 记“最美奋斗者”上川岛气象站站长杨万基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红豆棒冰冰 + 10 优秀帖

查看全部评分

在你眼中我是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超强台风

积分
16392
 楼主| 发表于 2022-8-4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川岛国家基准气候观测站的实景图片:
20220804151141.jpg 20220804151056.jpg
在你眼中我是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超强台风

积分
16392
 楼主| 发表于 2022-8-4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59478忠实守卫者 于 2022-8-4 16:46 编辑

其实,在极早年代,国内每一个气象站都如同上川岛气象站一样,依靠人工观测,风雨无阻。而上川岛气象站的环境更加恶劣,杨站长从1981年开始工作,到现在坚守了40年,我认为他身上的这股毅力不同常人,这才是真正讲“奉献”的气象人!很值得每一个气象人的敬佩!

那么问题来了,整个岛上没什么大型商场、Ktv、奶茶店等等娱乐场所,是块“孤独、寂寞”的地方,和陆地的交通方式只有轮渡,而且要是碰上大风等恶劣天气就不用说了......换作是你(热爱气象,又是专业相关,又具备相应学历),你愿意坚守在这个海岛气象站上工作吗?
在你眼中我是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4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算现在都是自动观测了,但仪器的维护故障检修异常数据的排查等等还是需要人工来做,就算城市里的气象观测员工作量也不小,更不要说海岛站和高山站了
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愚者,灰雾之上的神秘主宰,执掌好运的黄黑之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4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浙江的天目山站好像就是因为条件实在太艰苦后来撤站改成区域自动站了
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愚者,灰雾之上的神秘主宰,执掌好运的黄黑之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0

主题

3万

回帖

5万

积分

世纪风王

积分
51520
发表于 2022-8-4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号航母 发表于 2022-8-4 17:42
以前浙江的天目山站好像就是因为条件实在太艰苦后来撤站改成区域自动站了

国际上大部分都是自动站,相当于中国的市局力量很强大
送太祖坐中原,无才无德。复燕云,这小事,尚说不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4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让我想起了几年前读过的一篇关于浙江大陈岛气象站的报道,早年间这些海岛观测站条件确实艰苦

大陈岛:台站变迁,国家记忆
惟愿公平如滚滚流水,而正义则像永不止息的溪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4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豆棒冰冰 发表于 2022-8-4 22:45
这个帖子让我想起了几年前读过的一篇关于浙江大陈岛气象站的报道,早年间这些海岛观测站条件确实艰苦

大 ...

话说像天津局的渤海A平台和上海局的平湖油田和春晓油田这样的国家站是怎么运行的,气象局会派人值守还是无人观测或者由油田方面负责观测?如果气象局派人去的话那条件也太艰苦了,比海岛站还惨
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愚者,灰雾之上的神秘主宰,执掌好运的黄黑之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4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号航母 发表于 2022-8-4 22:58
话说像天津局的渤海A平台和上海局的平湖油田和春晓油田这样的国家站是怎么运行的,气象局会派人值守还是 ...

查了一下新闻,渤海A平台是有人值守的,每隔28天轮换一次,平湖油田和春晓油田应该也类似

独守渤海“一人气象站”
惟愿公平如滚滚流水,而正义则像永不止息的溪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主题

2万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版主-副热带高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146
QQ
发表于 2022-8-5 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号航母 发表于 2022-8-4 17:42
以前浙江的天目山站好像就是因为条件实在太艰苦后来撤站改成区域自动站了

嵩山站90年代就缺数据,不知道是不是也是类似情况,只不过后来又恢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台风论坛 ( 沪ICP备20014818号-2 )

GMT+8, 2023-10-4 14: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