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台风
查看: 17831|回复: 215

[春季0301-0531] 【陕西河南天气实况】又是一个干暖的春季

 关闭 [复制链接]

41

主题

3498

回帖

9557

积分

强台风

郑州气象爱好者

积分
9557
发表于 2020-2-29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后天寒流 于 2020-5-31 18:09 编辑

【陕西河南天气实况】2020年3月西安泾河平均气温12.6℃,降水量16.5mm;郑州平均气温12.8℃,降水量5.5mm
【陕西河南天气实况】2020年4月西安泾河平均气温16.4℃,降水量8.4mm;郑州平均气温16.2℃,降水量22.3mm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 威望 +10 收起 理由
红豆棒冰冰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3498

回帖

9557

积分

强台风

郑州气象爱好者

积分
9557
 楼主| 发表于 2020-3-1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后天寒流 于 2020-3-4 10:05 编辑

西安、郑州2019-2020冬季气候总结
2019年12月:西安泾河平均气温3.9℃,降水量0.3mm;郑州平均气温4.5℃,降水量8.5mm
2020年1月:西安泾河平均气温2.4℃,降水量3.2mm;郑州平均气温2.7℃,降水量47.7mm
2020年2月:西安泾河平均气温6.2℃,降水量7.2mm;郑州平均气温6.3℃,降水量33.5mm
2019-2020冬季:西安泾河平均气温4.2℃,降水量10.7mm;郑州平均气温4.5℃,降水量89.7m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主题

2万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版主-副热带高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042
QQ
发表于 2020-3-2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洛阳市区西部涧西区一带城市雨岛效应明显,以前还以为主要是夏季强对流活动和短时强降水偏多,秋季等季节阴雨过程降水量较大,但从最近几天涧西区网友日记来看,似乎雨日也是偏多的,上次全市国家站只有栾川下了雨,涧西区下雨了,2月29日这次全市国家站只有新安下了雨,涧西区又下雨了。

批注 2020-03-0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3498

回帖

9557

积分

强台风

郑州气象爱好者

积分
9557
 楼主| 发表于 2020-3-4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9-2020冬季是郑州历史第二暖(并列),降水第二多的冬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主题

2万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版主-副热带高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042
QQ
发表于 2020-3-6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9年全市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8℃;年平均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少5%;年平均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少125.6小时。2019年全市气候总体正常,气象灾害为偏轻年份。以下为2019年洛阳市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1.冬季雨雪频次多、强度弱
冬季共有5次雨雪天气过程(1月两次、2月三次)。1月8日夜里到11日,全市普降小到中雪,南部、西南部中到大雪,各县(市)过程降水量为0.8(孟津)~9.0毫米(嵩县),全市最大积雪深度7厘米(嵩县);1月30日白天到夜里,全市普降雨夹雪或雪,各县(市)过程降水量为5.0(孟津)~14.2毫米(汝阳),全市平均9.8毫米,最大积雪深度9厘米(嵩县)。2月7日夜里到8日,全市普降小雪或零星小雪,全市平均降水量0.4毫米;2月9日夜里全市普降小雪,部分地域中雪,全市平均降水量1.4毫米;2月13日白天到夜里辖区出现降雪天气,全市平均降水量4.2毫米,最大积雪深度5厘米(孟津)。

2. 冬季雾霾危害严重
2019年1-2月各县(市)霾日数为13(栾川)~40(新安)天,2018年1-2月各县(市)霾日数为1(栾川)~25(新安)天,霾日数较去年明显偏多。尤其是今年2月15-28日,全市持续大范围雾霾天气,空气污染严重,部分高速公路实施交通管制。12月霾日数也较去年偏多,12月23-26日,全市出现大范围重度雾霾天气,市区中小学生放假,车辆限行。

3.入春、入夏偏早,入秋、入冬偏晚
2019年全市平均3月11日入春,较常年提前半月,平均5月16日入夏,较常年提前一周;全市平均9月11日入秋,较常年偏晚5天左右,平均11月16日入冬,较常年偏晚10天左右。

4. 初春寒潮天气侵袭全市
3月21-24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全市出现明显降温过程, 22日全市日平均气温较20日下降了10.5℃,最低气温下降了11.2℃,全市大部分地域出现寒潮天气。

5. 4月遭遇冰雹袭击
4月24日傍晚到夜里,孟津、栾川遭遇冰雹袭击,灾情较重。据应急部门统计,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4600公顷,成灾面积3133公顷,绝收面积267公顷。

6.初夏、盛夏出现不同程度阶段性干旱
4月、5月无有效降水,气象干旱迅速发展,截至5月底,栾川达到重旱,新安、洛宁中旱,其它地域为轻旱。
6月5-6日,全市出现中-大雨天气过程,前期干旱得到缓解;之后延续高温少雨,旱情持续发展。6月19-21日,全市出现大范围强降雨过程,气象干旱解除。据应急部门统计,干旱共造成全市直接经济损失12590.9万元。
盛夏持续高温,洛宁、偃师、伊川等部分区域降水偏少,出现阶段性干旱。9月中旬全市出现连阴雨天气,干旱基本解除。据应急部门统计,洛宁县11个乡镇旱灾造成农业损失1162.21万元;伊川各类经济损失281.67万元。

7. 夏季出现5次暴雨
6月5-6日,全市普降中-大雨,栾川6月5日出现暴雨。此次强降水过程使前期高温干旱得到明显缓解,对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均非常有利;但汝阳城关镇出现城市内涝,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6月19-21日,全市出现月内最强降雨过程,除栾川外,普降暴雨或大暴雨。此次强降水过程使前期旱情彻底解除。
7月22日夜里嵩县白河镇遭受大暴雨袭击,降水量149毫米。据应急部门统计,强降雨导致农业经济损失96万元。
8月1-7日,全市出现持续降水。4日孟津站出现暴雨,降水达89.7毫米;6日孟津多个乡镇又出现暴雨。据应急部门统计,强降水造成孟津直接经济损失251.89万元,其它县(市)秋作物也有不同程度倒伏。
8月21日,栾川观测站出现131.9毫米大暴雨,引发县城内涝。

8.盛夏遭遇4次强对流天气
7月28-30日,洛宁、汝阳、嵩县的部分地域出现雷暴大风并伴有短时强降雨天气,28日下午17时34分,汝阳极大风速达19.6米/秒。恶劣天气导致上述地区直接经济损失296.2万元。
8月1日夜里,洛宁县大部分乡镇出现雷雨大风强对流天气,极大风速15.2米/秒,造成该县经济损失78.31万元。
8月11日下午到傍晚,伊川县水寨、白沙、城关等多个乡镇出现雷雨大风天气,彭婆镇14时32分极大风速达32.0米/秒,造成上述地域经济损失205.5万元。
8月14日16时20分,新安县石寺、曹村、青要山等乡镇突遭风雹袭击,冰雹大的如栗子、小的如黄豆,极大风速曹村镇13.8 米/秒,出现在16时45分。大风导致玉米、芝麻等高株秋作物倒伏较为严重,直接经济损失17.3万。

9. 秋季出现两次连阴雨天气
受华西秋雨影响,9月10-19日全市出现持续阴雨天气,所辖各观测站均达到连阴雨过程监测标准,各县(市)过程降雨量为51.1毫米(汝阳)~110.7毫米(栾川),全市平均85.6毫米。持续阴雨天气基本解除了夏秋旱情,并对秋种打下墒情基础。
10月2-16日全市出现间歇性阴雨天气,各县(市)降水量为72.6(偃师)~127.9毫米(新安),全市平均97.9毫米。其中,宜阳、伊川、偃师达到5日(3-7日)连阴雨过程监测标准,西南部、南部山区(栾川、汝阳、嵩县)达到9日(4-12日)连阴雨过程监测标准。偏多的阴雨天气影响秋作物收获、晾晒和冬小麦适时播种。

10. 10月遭受雷雨大风天气袭击
10月3-7日,受高空低槽和较强冷空气的共同影响,辖区普降中到大雨,局地伴有大风,洛宁县上戈镇杜河村5日极大风速达19.9米/秒,大风天气造成大面积苹果掉落,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主题

2万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版主-副热带高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042
QQ
发表于 2020-3-9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1 9 8 8 ~ 1 9 8 9、1 9 8 9 ~ 1 9 9 0、2 0 1 9 ~ 2 0 2 0年冬三月河南省各国家站降水量对比:

冬季降水量对比.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主题

2万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版主-副热带高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042
QQ
发表于 2020-3-12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近期天气较为平静,可讨论内容较少,因此增加一项专题讨论:2002~2019年洛阳伏秋降水集中期划分修改方案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主题

2万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版主-副热带高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042
QQ
发表于 2020-3-12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2~2019年洛阳伏秋降水集中期划分修改方案讨论

洛阳市伏秋降水集中期,原名为洛阳市主汛期,在论坛2014年夏季实况帖被提出,并划分了2014~2023年的前汛期和后汛期,当时的划分标准和划分结果如下:
https://bbs.typhoon.org.cn/forum ... d%3D137&page=11

2016年夏季实况帖划分了2014~2015年的前汛期和后汛期,并增设了2014~2015年的官方主汛期:
https://bbs.typhoon.org.cn/forum ... d%3D137&page=19

2016年的前汛期和后汛期:
https://bbs.typhoon.org.cn/forum ... id%3D137&page=3

2017年的前汛期和后汛期:
https://bbs.typhoon.org.cn/forum ... id%3D137&page=4

2018年的前汛期和后汛期:
https://bbs.typhoon.org.cn/forum ... ;extra=&page=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主题

2万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版主-副热带高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042
QQ
发表于 2020-3-12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几年实践发现的各种问题,2014年版本的伏秋降水集中期划分标准和划分结果拟作出一定修改:

1.        改名“主汛期”为“伏秋降水集中期”,与每年一轮的“主汛期”相区别,这一点之前已做修改。事实上,前汛期和后汛期的划分相比降水强度和地面环流来说更侧重高空环流,不少被划分为前汛期或后汛期的时段常理上讲达不到“主汛期”的程度。另一方面,盛夏时段两轮伏秋降水集中期间歇期间,尤其是副高控制时段,由于热力条件充足,仍多热对流天气,有时还伴有短时强降水,这样的降水带来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的风险有时要超过前汛期和后汛期本身,而“主汛期”就弥补了这一不足,因为这样的时段虽然不在伏秋降水集中期范围内,但在主汛期范围内。

2.        官方“主汛期”的划分原则上按照官方所确定的主汛期开始和结束时间。然而,一方面洛阳市台和河南省台宣布的主汛期起止时间时有冲突,另一方面这一时间并不是每年都对外公布,尤其是主汛期结束时间常常不公布,因此很多年份需要自行推断。现在的标准是,主汛期开始时间各个国家站不统一,但主汛期结束时间各个国家站相统一,判定标准比照山东省雨季判定标准。

3.        旧版的前汛期、后汛期划分中,过分注重起止日期所在月份的限制,导致部分降水集中期命名不合理,例如15年8月底的连续性冷涡降水过程已经属于典型的后汛期降水过程,但仍被划入前汛期。这一问题导致的结果是前汛期时长过长。因此在后面的划分表格中,以全市最大的一轮副高高温湿热过程为界来划分前后汛期。但这样的划分又导致后汛期次数过多,因此可能仍需要进行调整。

4.        旧版的降水集中期划分中,两轮降水集中期有大致的最小天数间隔限制,但最后一轮前汛期和第一轮后汛期不受此限。前后汛期命名调整后,带来了两轮前汛期或后汛期间隔时间过短的问题,因此需要在划分上进行进一步调整。

5.        旧版的降水集中期划分每日以0时为界,此次修改将采用前一天20时为界,与气象部门的日气象数据划分相一致。

6.        早期由于只有孟津、栾川两个基本站的数据,因此特别是2002~2013年降水集中期的划分主要参考了这两站的日降水数据,部分年份例如2002年5月~2006年6月还参考了自己当时记录的市区每日天气情况。但孟津、栾川两个基本站一个在最北,一个在最南,难以代表广大中部地区的气象情况,所以此次将结合全市所有9个国家站的数据对每轮降水集中期的起止日期进行修正。

7.        旧版的降水集中期划分过于注重副高脊线位置的变化,忽视了副高的实际控制范围和副热带锋区的实际位置,部分不属于副热带锋区雨带的降水过程也因为副高脊线位置满足要求被视为副热带锋区雨带,例如10年和12年后汛期后期的部分降水过程,需要进行调整或裁撤。

8.        旧版的降水集中期划分较为重视降水过程的环流背景,但也导致部分降水过程明明和下一轮降水过程时间间隔更短,却被划入上一轮降水集中期,或者明明和上一轮降水过程时间间隔更短,却被划入下一轮降水集中期。这样的划分是否合理,需要进行讨论,必要时进行调整。

9.        针对最长一轮前汛期(往往是第一轮前汛期)持续时间较长这一问题,再结合这一轮前汛期的重要性,因此准备比照上海、杭州入梅出梅标准,增设梅汛期。各国家站梅汛期起止时间不统一,“入梅”时间同主汛期开始时间,所以将确定“出梅”时间,同时“梅汛期”不仅是“主汛期”的一部分,而且应当严格包含在一轮前汛期的范围内。然而,目前河南省和洛阳市在确定主汛期开始时间时,标准常常比上海确定“入梅”的标准宽松,例如去年6月20日的大暴雨过程就已经被宣布进入“主汛期”,但如果按照上海“入梅”标准,可能要到7月中旬后期乃至下旬前期才会“入梅”,这一标准差异值得今后进一步讨论。此外,上海、杭州入梅出梅标准是按照20时划分的吗?

10.        准备比照陕西省“秋淋”天气判定标准,增设“华西秋雨”起止时间。由于按照目前标准华西秋雨不受副热带锋区雨带所限,单纯的高原槽、南支槽降水过程也可构成华西秋雨过程,因此“华西秋雨”和“后汛期”在时间范围上有大量重叠的同时,也不受“后汛期”时间范围的限制。由于国家气候中心历年“华西秋雨”不同分区起止时间不明,此次讨论暂不完全确定“华西秋雨”起止时间。

11.        考虑增设与春雨有关的相应雨季划分,此次暂不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主题

2万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版主-副热带高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042
QQ
发表于 2020-3-12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2002年:

1.        第一轮前汛期开始时间是否提前至6月21日乃至6月20日?

2.        全市“出梅”时间是否在7月9日?

3.        第二轮后汛期开始时间是否提前至9月10日?

4.        除了第二轮后汛期以外,10月中旬末下旬初的低温阴雨过程是否算入“华西秋雨”范围内?

2002汛期.png

2002主汛期.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台风论坛 ( 沪ICP备20014818号-2 )

GMT+8, 2023-9-25 18: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