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9-17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9月20日起华西秋雨连阴雨结束 需抓紧做好秋收备播工作
河南省气象局
自今年8月27日我国华西地区进入秋雨季以来,华西大部地区累积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4~8成,局地偏多1~3倍。尤其是从9月9日起,副热带高压明显西伸北抬,乌拉尔山地区阻塞高压建立,形成典型的华西秋雨天气形势。受其影响,我省豫西、豫北、豫中出现了持续阴雨天气,预计19日前,我省西部、北部连阴雨天气维持。持续的阴雨虽然改善了土壤墒情,但对豫西、豫南部分地区秋作物收获晾晒造成了一定不利影响;与2017年同期阴雨天气相比,今年秋收期降水日数、降水量、影响范围均偏小,且日照时数偏多。9月20日起,我省连阴雨结束;9月下旬至10月,全省有5次不同程度的降水过程,对秋收有一定不利影响。目前豫南地区已进入秋作物适宜收获期,建议抓住晴雨间隙,及时收获已成熟的夏玉米、花生、大豆等作物,并做好通风晾晒、防雨收仓和小麦备播工作。
一、近期连阴雨天气概况
今年8月27日我国华西地区进入秋雨季以来,华西大部地区累积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4~8成,局地偏多1~3倍。从9月9日开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500hPa乌拉尔山地区阻塞高压建立,贝加尔湖附近高度场维持负距平,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形成典型的华西秋雨天气形势。
受华西秋雨天气影响,我省西部、北部、中部地区出现连阴雨天气。10日05时至17日07时,豫西、豫北地区大部地区累积降水量达25~80mm,部分地区80~100mm,局地超过100mm,最大为嵩县火神庙213.3mm。预计19日前,受华西地区持续降雨影响,我省西部、北部连阴雨天气持续,连阴雨天气对豫西局部秋作物收获晾晒有一定不利影响,18-19日降雨带将明显北抬,20日后我省连阴雨天气过程将结束。
二、2019年9月下旬至10月份气候趋势预测
(一)未来10天预报
17日,沿黄以南地区和西北部有小雨,西部、西南部部分地区有中雨,局部大雨。
18日,西部、北部有小雨,部分地区中雨。
19日,西部、北部有小雨、局部中雨。
20日,全省多云,我省西部、北部持续多日的阴雨天气结束。
21到24日,全省基本无降水。
25到26日,全省大部地区有小雨或零星小雨。
(二)短期气候预测
预计9月下旬后期至10月,我省豫北、豫西地区和豫中的局部地区降水量仍偏多1~2成,其他地区偏少1~2成。由于“三秋”期间我省豫西、豫北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阴雨日数较多,对秋收有一定不利影响。
主要天气过程有4次,分别出现在:9月29-30日、10月6-8日、14-16日和23-26日,其中9月29-30日,全省大部有小雨,豫北、豫西有小到中雨;10月6-8日,全省有小到中雨,豫南、豫西南有中雨;14-16日,全省有小雨,豫北、豫西有小到中雨;23-26日,全省大部有小雨。
三、华西秋雨相似年型特征
(一)气候相似性分析
相似年份:2000年以来,9月中旬到10月出现华西秋雨,且我省也出现连阴雨的年份有4年,时段分别为2003年9月28日-10月5日、2005年9月19日-10月4日、2016年10月20日-10月29日和2017年9月23日-2017年10月19日。
相似年份环流特征:分析以上4次典型的连阴雨500hPa环流形势均表现出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型,具体表现为乌拉尔山地区阻塞高压建立,贝加尔湖附近高度场维持负距平,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
(二)今年秋收期天气与2017年对比
2017年8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我省出现了大范围连阴雨天气,对秋收秋种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今年秋收期间总体气象条件好于2017年:
一是降水日数少于2017年。2017年8月下旬开始至10月中旬,全省平均雨日多达29.5天。今年8月下旬以来全省平均降水日数5.4天,较2017年同期偏少5.6天。此次连阴雨过程9月20日以后将结束,对全省秋作物大范围收获影响有限。
二是日照时数多于2017年。8月下旬以来,各地平均日照时数138小时,比2017年同期偏多31小时,阴、雨相间为秋作物抢收创造了一定条件。
三是降水量少于2017年。8月下旬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36.9mm,较2017年(118.7mm)偏少69%,较常年值(80.8mm)偏少54%。整体雨量不大,不会导致大面积农田湿渍害。
四是影响范围小于2017年。2017年9月中旬,全省多地出现土壤偏湿情况,尤其豫西南和豫中大部、豫南局部土壤持续偏湿,玉米、花生等秋作物无法及时收获,造成不同程度霉变生芽。今年8月下旬以来,50mm以上降水量主要分布在豫西大部、豫北局部和豫南的部分地区,而豫西南大部、豫南及豫中局部地区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此次持续阴雨主要位于豫西和豫北地区,且集中时段在9月19日之前,对豫西大部及豫南局部早熟地块的秋作物收获晾晒有一定不利影响。
四、近期阴雨天气对我省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近期连续降水过程对我省西部非灌溉农区土壤增墒非常有利,为即将开始的麦播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底墒基础;同时降水保证了豫北地区秋作物后期水分需求,利于秋作物后期灌浆攻籽、延长灌浆时间。
但降水范围和量级有限,对西南部、南部地区旱情缓解的作用不明显。目前我省大部分地区夏玉米处于乳熟~成熟期,花生进入饱果成熟期,大豆处于鼓粒期;驻马店、南阳、信阳等南部地区已进入适宜收获期,阴雨天气结束之前,豫中和豫西地区也将逐渐进入成熟收获期。前期因高温干旱发育期提前的地块,此次阴雨天气对秋作物收晒有一定不利影响,若晾晒或存储不当,易导致籽粒霉变生芽,影响品质。
五、农事建议
1.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收获。秋作物已进入适宜收获期,应利用降水间隙及时收获玉米、花生、大豆等作物,并及时摊晾;已收获地区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通风晾晒和防雨收仓工作。黄河以北地区在不影响冬小麦适期播种前提下,适时晚收。
2. 及时排出田间积水。降水量偏大的地区,雨后应及时排出田间积水,为机收创造便利条件。
3.提早部署冬小麦备播工作。各地应因地制宜选择优良品种,做到精细整地,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和种子包衣,提高播种质量。农机部门提早做好农机调度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