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台风
查看: 34378|回复: 27

[2016] 莫兰蒂·厦门·2016——1614号超强台风莫兰蒂(16W,Meranti)回顾

[复制链接]

77

主题

546

回帖

3万

积分

资深会员-热带辐合带

积分
33699
发表于 2016-12-2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莫兰蒂·厦门·2016
——1614号超强台风莫兰蒂(16W,Meranti)回顾
目录
前言………………………………首楼
第一部分 历史行程………………一楼
第二部分 巴士奇迹………………二楼
第三部分 中秋浩劫………………三楼
附录………………………………四楼
后记………………………………五楼
PPT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slToaPv
前言
          2016915日凌晨,福建厦门。
    呼啸的狂风,倾盆的暴雨,此刻席卷大地。本该寂静的暗夜里,风的咆哮、浪的嘶吼、树的摧折、电线的短路、玻璃的爆裂、广告牌的崩塌,以及各种杂物在风中互相碰撞的鼓点——这似末日来临的交响乐,令一切都为之振颤。莫兰蒂的眼墙如利刃般横扫这座城市,曾经的风雨纪录被轻而易举地打破。数小时内,鹭岛,容颜不再……
    也许,这个台风命中注定就是个传奇。它的一生是西太写就的又一部史诗。
路径图

ADT分析

云图动画





冲击巅峰

巅峰期











风眼中的小岛





CWB雷达动画

登陆




巅峰强度(JTWC:170KT(1min); JMA: 120KT(10min); CMA: 75m/s(2min); CWB:60m/s(10min))
登陆强度(CMA:52m/s(2min); CWB: 40m/s(10min); JTWC:90KT(1min); JMA:75KT(10mi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546

回帖

3万

积分

资深会员-热带辐合带

积分
33699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部分 历史行程
    相比正常年份,2016年的西太风季无疑是非常奇葩的。简言之,这一年西太做了三件事:一是上半年空台;二是夏季葩台横行;三是秋季大爆发。莫兰蒂是西太秋季大爆发的开山之作,正是它的出现,终结了葩台时代。
    七月以后,由于日本海附近长期维持异常槽位,同时鄂霍次克海维持异常脊位,异常脊位叠加副高,导致副高和季风槽位置较往年显著偏北,台风生成纬度明显偏高,以致远洋转向台横行。八月末,一代葩王狮子山在西北太平洋上画了个圈,化作冷涡消失在我国东北,却留下一片广阔的季风槽,既给华南带来了近半个月的阴雨天气,也生产了一些凑数台风——它们坚持西太一个多月以来的奇葩路线不动摇,争相奔赴日本。9月7日,季风槽还在华南沿海逗留,而遥远的关岛附近,在东北信风和西南季风的撮合下,一个东风波悄然诞生,很快就获得了JTWC的编号:98W。

图1 莫兰蒂之前的台风路径
(由此可见,除了尼伯特外,整个夏天没有一个远洋台风走经典的西北行路线,相反却是葩货成群)

图2 刚编号的98W
    各大数值的反应稍显迟钝,编号以后才开始支持它的发展。考虑到虽然影响华南的季风槽会逐渐减弱,留出空间令副热带高压西伸,但在98W移至台湾以东时,将有一道西风槽令副热带高压崩溃,致使98W转向,因此各机构对未来的莫兰蒂的路径预报几乎一模一样:近海转向,穿越琉球,北上抗日。这不禁让人回想起两个多月前,一个东风波,在关岛附近,预报近海转向——一切竟是如此相似!一个台风的命运,当然要考虑历史的行程,但也要看自身的奋斗。当初尼伯特并不被看好,最后却以惊世骇俗的强度给了各机构一记响亮的耳光。那么,相同的戏码会在98W身上上演吗?
    9月8日,随着低层风场在副高南侧的偏东信风和跨赤道气流撮合下迅速整合,AAO负相位下强烈的跨赤道气流为其输送水汽,海面蒸发产生的对流所释放的凝结潜热产生大量能量,98W开始建立初步的暖心结构,其涡度逐渐加深,螺旋形趋于明显,JTWC于当天下午得对其发出TCFA,次日升格为16W。其前方是一片已两个多月无热带气旋活动的高海温区域,发展条件可谓得天独厚,于是JTWC首报即上望125KT。而JMA亦在10日凌晨才对其发出GW,并于当日下午将其升格为1614号热带风暴——莫兰蒂。六年前,同名的台风创造了台湾海峡子弹台的传奇;那么,六年后还魂的它,能再创奇迹吗?

图3 9月9日西北太平洋区域海表温度&26℃海水深度分布
(莫兰蒂前方的海表温度几乎都在30℃以上,26℃海水深度都在100m以上,海温条件极其优越)

图4 JTWC首报(认为16W的路径为近海转向,非常看好其发展)

图5 ECMWF9日00Z主观预报&路径集合(决定预报和集合预报分歧很大,16W的路径变数极大)

图6 ECMWF9日12Z路径集合(集合预报完全分裂成为三派,16W路径扑朔迷离)
    同时,莫兰蒂东方约2000公里,另一个东风波出现,于9日被JTWC的编号为90W,各大数值均开始支持其在西进中逐渐发展,令莫兰蒂的路径又添变数。另外,南海中部亦有低值系统发展,也于同日被编号为91W,并向越南靠近。集合预报对莫兰蒂的转向点分歧极大,甚至分裂成转向、登台、西进三派,形势错综复杂,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变化和90W的发展情况都难以预料,似乎一切皆有可能,或许这也是秋台的独特魅力所在。

图7 9日06UTC西北太平洋扰动分布&9日12UTC90W云图
(90W出现,并获得Medium评级,其环流细小,螺旋形较好,发展空间甚大)

图8 9日06UTC西北太平洋区域850hPa相对涡度
(16W涡度明显加深,90W亦出现,而涡度最深的99W带有副热带气旋性质,它的存在对16W基本没有影响)

图9 ECMWF9日12UTC500hPa高度初始场
(副热带高压控制华南,远东地区为脊位,利于副热带高压的维持,使莫兰蒂的路径以西进为主)

图10 10日18UTC250hPa流场&垂直风切变及其变化趋势
(此时垂直风切变已开始减弱,但莫兰蒂的极向流出通道仍被封锁)
    莫兰蒂发展初期,受到位于其东北侧的高空冷涡向外辐散的偏北气流抑制其极向流出以及较高垂直风切变的干扰,对流消消长长,且被向南切离,中心外露,增强缓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莫兰蒂逐步西进,垂直风切变减小,虽然极向流出依然被封锁,但在高海温的支持下,其发展开始步入正轨。11日凌晨开始,莫兰蒂的深对流开始覆盖中心,底层云卷风眼迅速成型,强度开始提升——小环流台风整合效率高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除了CMA之外,各机构纷纷将莫兰蒂升格为台风(以当日莫兰蒂的形态来看,CMA仅给予强热带风暴评价,甚有压强度之嫌)

图11 10日00UTC风场扫描(可见此时16W中心外露,对流被向南切离)

图12 10日10UTC和19UTC莫兰蒂底层扫描对比
(10小时内从中心外露到底层风眼显现,变化极其迅速)

图13 11日清晨可见光云图(莫兰蒂的CDO已经初步确立)
    但极向流出被封锁依然是此时莫兰蒂最大的软肋。流出不佳使其底层风眼在崩塌和重建中循环,高层风眼打开更是难上加难。因此,11日的莫兰蒂在一段快速增强之后进入瓶颈期,但这种情况由于东海上空反气旋环流的东移逐渐有了改变。11日夜,莫兰蒂的流出通道开始打开,高层风眼逐渐清空,爆发期就此来临。由于莫兰蒂东北侧的高空冷涡强于预期,易导致副热带高压偏强,且90W发展快于预期,各机构纷纷大幅修正路径预报,大有穿过巴士海峡直扑粤闽沿海之势,甚至有数值认为莫兰蒂可能登陆珠江口以西。莫兰蒂前方的发展条件一片大好,其前途无可限量,这种可能的路径令人不寒而栗。由于莫兰蒂开始迅速发展,各机构纷纷上调强度预期,然而莫兰蒂接下来的发展却还是让人大吃一惊。

图14 11日09UTC莫兰蒂底层扫描
(具有云卷风眼特征;由于北侧流出欠佳,致使深对流薄弱,发展受制)

图15 ECMWF11日12UTC路径集合
(大幅西调,集合平均如天兔翻版,支持穿过巴士海峡威胁粤闽沿海)

图16 12日凌晨IR云图(莫兰蒂的高层风眼已开始打开)

图17 11日12UTC&12日00UTC250hPa流场对比
(东海反气旋环流的东移使莫兰蒂的极向流出明显改善)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546

回帖

3万

积分

资深会员-热带辐合带

积分
33699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部分 巴士奇迹
        高空流出通道的打开对台风发展有非常强的促进作用。这既加强了系统垂直环流运动和高层质量流出辐散,使大量凝结潜热向对流层上部输送,也使系统中心气压不断降低,低空的气旋式流入得到加强,使CISK机制启动,系统快速增强。借助东海反气旋环流的东移所提供的极向流出,莫兰蒂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了蜕变。这是莫兰蒂生命中标志性的重大事件,自此以后,它的发展便一发不可收拾,亦为其之后达到惊人强度奠定了基础。
        12日早晨,莫兰蒂向西越过130E,一切都顺理成章,其高层风眼打开,并迅速清空,同时对流增强,即使是正午时分云顶温度也在降低。无疑,莫兰蒂迎来了一次猛烈的爆发!JTWC毫不吝啬地将其强度提升至115KT;即使是此前一直低估强度的CMA,也只能接受现实,给莫兰蒂以超强台风的评价。当然此时还并非完美:大量能量聚集在旋臂上,致使莫兰蒂核心区稍显薄弱。当天下午,莫兰蒂出现WMG眼,云顶温度也达到CMG水平,风眼逐渐圆润,JTWC进一步给出130KT的评价。夜幕降临后,旋臂不再喧宾夺主,其能量被核心区吸收,使莫兰蒂进一步增强。与莫兰蒂的猛烈爆发同步,南海上的91W发展为1615号热带风暴雷伊,莫兰蒂东面的90W也在随后发展为1616号热带风暴马勒卡。马勒卡作为东南风水汽的加速点,使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流入莫兰蒂的环流内,导致其低层辐合极其强烈,配合优良的高空流出和超过30℃的海温以及近乎为零的垂直风切变,它几乎拥有了所有可以用来创造奇迹的资本!三年前,也在这里,天兔猛烈爆发,并强势逼近巴士海峡——莫兰蒂的发展条件较天兔有过之无不及,难道它会是加强版的天兔?

图18 莫兰蒂开眼过程

图19 12日03UTC莫兰蒂底层扫描
(第一象限旋臂过强,底层风眼形状欠佳,存在眼壁置换的可能)

图20 12日莫兰蒂可见光云图动画(风眼在午后迅速清空)

图21 12日06UTC和12UTC前后莫兰蒂云图对比
(旋臂对流减弱,中心获得加强,风眼快速清空)

图22 12日夜间到13日凌晨莫兰蒂红外云图动画(风眼清空度极高)

图23 13日清晨的莫兰蒂
        事实上,莫兰蒂开眼后,底层扫描显示其具有双重眼墙的特征,通常这种情况下建立的风眼是不稳定的,因为很容易发生眼壁置换。然而,莫兰蒂却一反常态,在高层风眼打开之后,眼温就迅速上升,夜幕降临后更是长时间维持在20℃以上,并且云顶温度持续下降,CDO的形状也越来越圆,丝毫看不出任何眼壁置换的迹象。莫兰蒂的表现让各大机构都颇为吃惊,在其规整的CDO和深邃的风眼面前,JTWC和JMA都给出了T7.5的评价,西太2016年度第一个155KT(虽然尼伯特巅峰强度实际上也不低于155KT,但毕竟没有得到承认)正式诞生!它的强度已远远超过当年的天兔,而一个强度如此惊人的台风靠近巴士海峡,更是史无前例。此时的巴士海峡以东,莫兰蒂的必经之路上,是此时菲东暖池的核心区域,海温高达31℃以上;并且,随着莫兰蒂的西进,其高空流出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一个神话的诞生或许已经不可避免了。

图24  12日晚间莫兰蒂ADT数据(眼温长时间高于20℃,最高一度达到23.82℃)

图25 12日莫兰蒂风眼清空过程水汽云图(深蓝色的风眼表明风眼清空度极高)

图26 莫兰蒂眼温最高时(风眼极其深邃,但CMG环破裂,对流稍有欠缺)

图27 莫兰蒂第一次眼壁置换(置换非常不典型)

图28 莫兰蒂第一次眼壁置换前后底层对比(核心区显著扩大)
        有研究表明,眼壁置换是高强度台风无法避免的过程,与外部环境关系不大。这是因为其核心区涡度和外围涡度差距愈发增大,涡度涣散无法避免,必须通过这样一种机制实现能量的重新分配,从而形成更稳定的结构。典型眼壁置换的主要特征是外围螺旋雨带不断内缩组成一个新眼壁,内眼壁失去外界能量供给崩溃并逐渐被外眼壁吸收形成一个新的风眼,这一过程中台风的风圈变大,风眼通常会变得模糊不清。13日凌晨,莫兰蒂开始出现眼壁置换的特征,眼温下降,云顶温度上升,眼区扩大,CDO面积缩小,但仍维持W环和WMG风眼。由于当时的底层扫描只扫中了一张,因此很难还原莫兰蒂这次眼壁置换的具体细节。仅仅数小时后,莫兰蒂的眼温开始回升,云顶温度重新下降,代表这次眼壁置换过程已经结束。根据云图特征,个人推测这次眼壁置换过程和典型置换过程最重要的差异是内眼没有崩溃,更可能的情况是内眼扩张并最终合并了外眼,而近年来只有海燕做到了这一点。另外,在增强过程中,莫兰蒂的旋臂先增强再减弱,进而核心增强,这或许是一种高效的增强方式,实际上意味着核心区通过旋臂吸收到了更多能量。在这个意义上,莫兰蒂堪称神作。
        此时数值预报认为副热带高压将在高空槽和台风的共同打击下减弱东退,莫兰蒂路径趋于右折,并于15日登陆闽粤交界附近;其登台的可能性亦显著降低,对闽粤沿海的威胁不言而喻。以其可能的登陆强度,若恰遇高潮时段,风暴潮将难以想象。广东台高调认为,这将会是翻版七二八台风。潮汕地区更是如临大敌,以最高标准防范莫兰蒂由于莫兰蒂发展过快,致路径略北于预期——而前期偏北会使其离台湾更近,而在台湾地形影响下,台湾海峡北部会出现背风涡度,进一步加剧莫兰蒂北偏的幅度,事实上莫兰蒂已有很大机会直击闽南,厦门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图29 ECMWF12日12UTC集合预报&JTWC12日18UTC预报
(倾向于擦过恒春半岛,登陆闽粤交界附近沿海)

图30 ECMWF13日00UTC集合预报(进一步向闽粤交界集中)

图31 ECMWF13日00UTC500hPa高度初始场
(贝加尔湖横槽缓慢南压,青藏高原有小槽东移,副高有减弱的趋势)
        随着莫兰蒂快速西进,CWB于12日晚23时30分发出海警,并于次日早晨8时30分发布陆警,而CMA亦发布黄警,很快就升格橙警,指出莫兰蒂将以强台风强度直逼闽粤沿海。三年前,天兔在巴士海峡以东猛烈爆发,但之后高空流出变差,以致没能成为顶级超台;但此时的莫兰蒂却不一样,它的发展条件无可挑剔。当天凌晨,雷伊在越南登陆,原本被其截流西南季风水汽汇入莫兰蒂的环流,而初生的马勒卡仍向莫兰蒂输送着东南风,莫兰蒂的低层辐合更加强烈。
东海上空的反气旋环流随从华东经日本海东移到北太平洋的急流核东移而东移,日本东南海域的高空冷涡逐渐西移,莫兰蒂的极向流出得到空前加强,而辐散抽吸进一步促进低层辐合,这个正反馈过程使莫兰蒂得以达到惊人的强度。在极其优秀的发展环境下,13日早晨,莫兰蒂云顶温度再度下降到-76
℃以下,CMG重新成环!可见光云图上,莫兰蒂无比平整的云顶环绕着极其深邃的风眼,散发着强烈的王者气息。此时莫兰蒂的WMG风眼维持时间超过12个小时,JTWC直接给出160KT的评价,这在缺少实测且没有CDG环的台风中绝无仅有!同时,莫兰蒂进入CWB雷达监测范围,它已然超过了刚刚过去的尼伯特,成为有记录以来出现在台湾附近的最强台风!中午前后莫兰蒂又经历了一次结构调整,CMG环在破裂后重新围好。此时的底层扫描显示莫兰蒂的CDO进一步巩固,眼墙极其厚实。当天下午CMA升格70m/s(年鉴中上调至75m/s),CWB升格60m/s!各大机构给出如此高的评价在海燕之后尚属首次!莫兰蒂成为当之无愧的2016年度全球风王!

图32 莫兰蒂&减弱期的天兔高层风场对比
(天兔北侧的的反气旋环流截断了其与西风急流的联系,使其高空流出不佳,并最终导致眼壁置换失败;而莫兰蒂则拥有极其完美的双向流出通道,也因此得以持续加强,可见高空流出对于台风增强的重要性)

图33 13日00UTC垂直风切变变化趋势和OHC
(近乎为零的垂直风切变和高OHC给莫兰蒂的持续增强创造了条件)

图34 12日00UTC&13日06UTC850hPa流场对比
(随着雷伊登陆越南,被截流的西南季风被莫兰蒂吸入,其水汽输送条件极其优秀)

图35 莫兰蒂冲击巅峰

图36 13日H8可见光云图动画

图37 13日莫兰蒂的底层结构变化
(悬臂融入眼墙使眼墙加厚,到达巅峰后又开始形成外眼墙)
          夜幕降临后,莫兰蒂的眼温再次冲破20℃,水汽云图上呈现出极其罕见的蓝紫眼,配合着向四周舒展开来的云系,它的美令人窒息!AMSU分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惊人数据:179kt!它已然成了神一般的存在,但真正可怕的是,这样一个强到极致的台风竟然出现在我国的门口!一个最顶级的风眼出现在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地方,一个离大陆非常近的地方,这个西太新世纪以来仅次于海燕的顶级超台跨入了巴士海峡!台湾东部开始被其旋臂扫到,风雨愈演愈烈,兰屿出现17级阵风!与此同时,菲律宾巴丹群岛则面临史无前例的严峻考验。三年前,在云图上已经颇为不堪的天兔仍在巴士古岛留下了912hPa的惊人气压实测;那么,此时神一般的莫兰蒂能留下些彪炳史册的数据吗

图38 AMSU分析出179kt&相近时刻莫兰蒂底层扫描

图39 兰屿风速变化图
图40 13日12UTC莫兰蒂水汽云图

图41 莫兰蒂靠近巴丹群岛(雷达动画)

图42 莫兰蒂袭击伊巴雅特岛(雷达)

图43 莫兰蒂通过巴丹群岛后的底层扫描
(内外眼墙泾渭分明,眼壁置换特征非常显著)

图44 莫兰蒂巅峰期风场扫描
(七级风圈半径约250km,十级风圈半径约150km,属中等环流大小)
         13日20时,莫兰蒂到达巴士古岛以东100km,以其移向来看,巴士古岛进眼的可能性几乎被排除,但位于巴士古岛以北约40km的伊巴雅特岛却几乎肯定会进入风眼。而底层扫描和雷达均显示,莫兰蒂的外眼墙构建完成,再度进入眼壁置换周期,其云顶温度开始缓慢回升,标志着它的巅峰期逐渐过去此时JMA分析出了8.0的CI值,并给予莫兰蒂120KT的评价,且认为其中心气压低达890hPa!这不禁让人联想起十多年前Discovery的一部意淫香港超强台风的记录片,其中五级台风正面吹袭巴丹群岛的场景和此时是何其相似!凌晨时分,莫兰蒂以近巅峰姿态横扫巴丹群岛!14日0时,巴士古岛在距台风中心22.4km处录得最低海平面气压935.4hPa,一小时后该站距台风中心24.5km,海平面气压回升到939.4hPa——这说明此时莫兰蒂眼墙内的气压梯度至少在2hPa/km以上,保守估计其中心气压也至少有890hPa!而伊巴雅特岛则在14日1时前后进入莫兰蒂的风眼,该站在进入风眼之前一度录得933.6hPa的海平面气压以及31.2hPa的单小时变压ADT分析则显示此时莫兰蒂的眼温高达惊人的21℃!随后测站被摧毁,难以得知最低气压数据。台风过后,这个拥有近3000居民的小岛与外界失联数日,甚至让人怀疑发生了类似海燕时塔克洛班的惨剧。幸运的是,后来的消息证实,岛上无人伤亡。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因为巴士海峡向来多台风,岛上建筑的抗风性能很强,且都处在背风区域;另一方面则在于该岛海拔较高,风暴潮不会对居民点造成破坏。即便如此,岛上的风毁程度依然触目惊心,连建筑物的石墙都无法幸免!在这种难以想象的狂风中,那个深夜,岛上的居民一定是在颤抖中度过的。         


图45 莫兰蒂风眼正中伊巴雅特岛

图46 莫兰蒂风眼经过伊巴雅特岛全过程

图47 巴士古岛&伊巴雅特岛实测数据

图48 菲律宾官方确认的实测数据
(伊巴雅特岛测站被毁造成数据不完整)
        此时,更令人惊诧的事情发生了。JTWC给予莫兰蒂165kt的评价,对应气压887hPa!至此,莫兰蒂成为了云图时代以来,仅次于海燕,与tip和鲇鱼平起平坐的顶级超台事实上由于CDO已开始触及恒春半岛,在地形影响下莫兰蒂不可避免地开始减弱,换句话说,就是JTWC升格165kt的时间不合理(事后13日12UTC强度亦被改为165KT(年鉴进一步升至170KT,追平2013年超强台风海燕的巅峰强度)。一个处于眼壁置换过程中的双眼墙特征明显的台风获得如此之高的评价,史无前例。毫不夸张地说,莫兰蒂是巴士海峡上的奇迹!
        在抵达巴丹群岛前,莫兰蒂的外眼墙已经成型;而经过巴丹群岛后,莫兰蒂的外眼持续加强,内眼开始减弱,倘若没有地形的影响,在高空流出和海温以及垂直风切变条件都如此优越的情况下,莫兰蒂完全可以成功完成这次眼壁置换,形成一个大眼。与许多处于眼壁置换进程中的台风类似,由于内眼和外眼相互纠缠,莫兰蒂在巴士海峡西北移动的过程中移向有明显的波动。此时副热带高压在莫兰蒂和西风槽的打击下已不再稳定,逐渐减弱东退——这使莫兰蒂开始减速,路径的北分量加大。随着莫兰蒂进一步靠近台湾,中央山脉开始切割它的环流,其外眼墙逐渐被破坏,高层风眼也开始变形并逐渐填塞,至此莫兰蒂的巅峰期彻底宣告结束。与此同时,狂风暴雨在海峡两岸拉开了序幕……

图49 14日4时30分CWB雷达(莫兰蒂双眼墙特征明显,内眼依然强悍)

图50 莫兰蒂靠近台湾(受地形影响,形态明显变差,风眼变形并趋于填塞)

图51 13日00UTC-14日00UTC莫兰蒂底层动画
(13日傍晚起莫兰蒂出现外眼墙,眼壁置换开始)

图52 莫兰蒂开眼后的ADT数据分析(WMG眼维持时间超过40小时)

图53 莫兰蒂WMG眼存续期间水汽云图动画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546

回帖

3万

积分

资深会员-热带辐合带

积分
33699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部分 中秋浩劫
        13日傍晚,闽粤沿海的天空红得很不寻常,漫天的跑马云似乎也在预示着什么。莫兰蒂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
        根据位涡守恒原理,中央山脉会使靠近台湾的台风在台湾海峡形成背风低压,受其影响台风会出现路径偏折,具体表现为相对根据引导气流确定的路径,北掠左偏,南掠右偏,而台风距离台湾越近这种效应就越明显。历史上,类似莫兰蒂从台湾以南近海通过的台风,如5903,8712,飞燕,天兔等,在这片海域都出现了较偏北的路径。值得注意的是,850hPa正涡度长轴可用于指示热带气旋的路径方向。以莫兰蒂为例,横过巴士海峡的过程中,系统正涡度长轴逐渐在背风低压的影响下逐渐由西偏北-东偏南向转变为西北-东南向,恰与其路径的转折相一致;与背风低压融合后,莫兰蒂的正涡度场呈现出两条完全不同的轴线,对其进行矢量叠加,合成矢的方向指向西北,亦与实况吻合。考虑到副高减弱后的引导气流亦支持莫兰蒂路径右偏,莫兰蒂的登陆地已锁定闽南。对闽南而言,莫兰蒂也是个熟悉的名字,6年前一个同名的台风在台湾海峡传奇般地近岸爆发并登陆晋江,造成严重破坏——冥冥中也许自有天意,6年后,又是莫兰蒂,向着同一片土地,发起了冲击。14日6时,CMA发出红警,这个台风的严重性不言而喻。

图54 5903&8712&飞燕&天兔的路径
图55 莫兰蒂背风低压的出现、发展与消亡  
         9月14日早晨7时,莫兰蒂抵达恒春半岛正南方约50km,向西北近乎平行于海岸线擦过南台湾。恒春半岛于受到莫兰蒂的外眼墙直接侵袭,作为哑站的恒春站录得24.7m/s的10min平均(以下简写作持续)风速及52.2m/s的阵风,刷新9107台风的纪录,成为该站启用120年来最大风速!而兰屿的持续风速更是高达45.1m/s,阵风60.9m/s外眼墙尚能录得如此强悍的风力,能量更集中的内眼墙更是不可想象。10时,莫兰蒂到达恒春西南,最近距离仅30km,鹅銮鼻浮标测到17.4m的巨浪中午时分,位于高雄外海的琉球屿在内眼墙边缘录得45.0m/s的持续风速和64.8m/s的阵风,小琉球浮标测到17.2m的巨浪以及949.2hPa的气压!据此估计此时的莫兰蒂中心气压很有可能低于930hPa,仍有C4-C5的水平,毫无疑问,它已成为有记录以来巴士海峡、南海以及台湾海峡上的最强台风

图56 14日晨位于恒春正南的莫兰蒂

图57 恒春气压&风速变化图

图58 12:10可见光云图&10:00和12:06莫兰蒂雷达特征&琉球屿风力变化图
(受地形影响,午间莫兰蒂的外眼墙已崩溃,可见光云图上背风区明显;内眼墙仍然完好;内眼墙半径约30km,其边缘10:00经过鹅銮鼻,12:06经过琉球屿,内眼墙边缘经过时琉球屿测站录得17级以上的阵风 )

图59 莫兰蒂擦过南台湾
(中央山脉对莫兰蒂东北侧的气流有明显阻挡作用,使其结构受到破坏)
          在台湾海峡狭管效应的助力下,14日上午起福建沿海的风力普遍达到7-8级,阵风9-12级,泉州到福州一线的一些站点甚至出现到12级以上的阵风。到了下午,虽然莫兰蒂逐渐靠近,这一带的风力反而有所减小。这是因为擦过台湾后,莫兰蒂的旋臂被中央山脉阻挡,外围环流被悉数破坏,气压梯度变小,甚至随着莫兰蒂的靠近,闽南沿海一些地方还出现气压上升的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莫兰蒂气数已尽,它将大部分能量集中在了一个直径60km左右的细小的核心中,这部分核心的威力,从琉球屿的实测上便可见一斑。时的闽南沿海,实际上是在相对平静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威胁!
         随着莫兰蒂继续西北行,南台湾的风雨愈演愈烈。受中央山脉的保护,位于台湾西海岸平原地带的高雄和台南在台风过程出现13级以上大风的次数很少,上一次还要追溯到29年前的8712台风。历史上,由于这一地区地理位置特殊,登陆或擦过这里的台风少之又少——相比岛内其他地方,这里受台风影响的程度一般不大。但莫兰蒂路径过于刁钻,14日上午擦过恒春半岛以后从高雄西南约50km近距离通过,高雄、台南一带的的风向由东南东风渐转东南风,山脉阻挡作用完全失效。两地在残余的外眼墙下出现了数十年不遇的大风,最大阵风均达13级(高雄39.1m/s,台南37.1m/s),高屏溪和林边溪溪口的几个自动站测到可观的阵风(东港54.8m/s,林边50.8m/s,新埤49.5m/s,佳冬46.8m/s),高雄小港机场的阵风更是达到了16级(>51.0m/s),全台逾110万户停电,停水逾72万户傍晚时分,澎湖也在外眼墙上出现13级阵风(37.2m/s);而澎湖列岛南部的东吉岛进入莫兰蒂的内眼墙边缘,录得与2001年飞燕时相若的42.4m/s的持续风速和62.0m/s的阵风,同时录得海平面气压973.0hPa;遗憾的是,更接近台风中心的七美没有测站,否则可能还有更强悍的数据,但保守估计此时莫兰蒂仍有C4强度。台湾东部和南部在莫兰蒂的环流笼罩下暴雨持续不断,日雨量普遍超过300mm,部分测站甚至达到700mm以上!虽然在14日下午的云图上莫兰蒂的风眼已难以分辨,其高层已缺乏组织性,但这都只是表象,底层扫描和雷达都显示其仍十分完整,种种迹象表明,它依然是个实力不凡的超强台风。

图60 14日14:50可见光云图&16:42雷达&东吉屿风速变化图
(莫兰蒂自14日下午起开始远离台湾,东吉屿进入内眼墙后,风力飙升,出现17级阵风)

图61 14日下午莫兰蒂高层与底层对比
(高层已缺乏组织性,底层除了东北侧被中央山脉切割,其他部分大体完好)

图62 鹅銮鼻&小琉球&七股&七美浮标站浪高时序变化图
        莫兰蒂的环流大小比尼伯特大得多,因此其北侧的偏东风能灌入基隆河谷,使台北和基隆在狭管效应的助力下即使距离台风中心约300km,阵风依然达到9-10级。与此同时,处于中央山脉背风区的台中、彰化一带,则出现焚风,台中气温甚至飙升到35℃以上。同时,莫兰蒂外围强烈的下沉气流则使华南连日来的阴雨天气转为高温闷热天气,珠三角多地最高气温超过33℃;其北侧的倒槽则与冷空气配合,开始在闽北至江浙沪一带制造强降水。莫兰蒂路径北于预期使广东几乎没有受到任何风雨影响,此前的预报全部落空,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今年EC最大的败笔之一。

图63 尼伯特和莫兰蒂风场对比
(莫兰蒂环流较大,因此北台湾不像尼伯特时那样风力微弱)

图64 9月14日14时雷达&台湾地表气温分布(台中和彰化出现明显的焚风)

图65 兰屿&恒春&高雄&东吉岛&澎湖&台南过程天气要素图

图66 13日-15日台湾累积雨量图
       入夜后,莫兰蒂逐渐摆脱台湾地形的影响,云图形态开始好转,其核心区域继续紧缩,使能量高度集中进入台湾海峡后,莫兰蒂的极向流出仍然非常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它减弱的速度。此时台湾海峡海温尚有28℃,虽难维持莫兰蒂的强度,但也不至于使它在短时间内减弱太多。此时的雷达回波显示莫兰蒂眼墙东北侧存在缺口,这显然是台湾地形对其结构的破坏所致;但另一方面,莫兰蒂西眼墙的回波反射率则高达55dBz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其强度的体现。随后,莫兰蒂的西眼墙向东卷绕试图修补东眼墙,但却难以成功。14日20时,莫兰蒂核心区螺旋雨带在闽南沿海上岸,这一带的雨势逐渐加强,然而风力却无明显变化。此时距离莫兰蒂登陆,仅剩7个小时。

图67 9月14日海表温度&06UTC高层风场
(台湾海峡海温在28℃以上,配合完美的双急流,延缓了莫兰蒂的减弱过程)

图68 莫兰蒂与华灯初上的城市

图69 14日18:42福建雷达&莫兰蒂底层扫描
(莫兰蒂东眼墙深对流已显著减弱,而西眼墙能量高度集中,核心区亦出现不对称的现象)

图70 莫兰蒂核心区螺旋雨带开始上岸

图71 9月13日1:30&23:10CWB云图对比
(原本庞大的CDO变成了高度紧缩的核心,一日之内,莫兰蒂判若两台)

图72  CWB雷达动画(附站点风速极值出现时间)
        此时的厦门,风雨渐起。电视台滚动播放着防抗莫兰蒂特别节目,也回顾了当年的9914台风,唤起了人们的回忆。这是这座城市的一段伤痛往事,当时厦门最大阵风15级,持续9小时阵风大于12级,倒树7万余,经济损失逾20亿——台风过后,厦门面目全非。然而,17年后,更加可怕的莫兰蒂出现在厦门的门口,它极具破坏力的眼墙已无可避免地要横扫这座城市。这个台风对厦门的威胁,是空前的。然而,由于莫兰蒂在台湾海峡内环流紧缩,其十级风圈半径不到80km,厦门的风力在15日来临前一直没有明显增强,这不免使人们质疑莫兰蒂的实力:又是一次狼来了?

图73 莫兰蒂登陆前的风场扫描(其核心高度紧缩,十级风圈半径不足80km)
        15日凌晨,莫兰蒂的核心区正式上岸,闽南的风力开始飙升。莫兰蒂毫无保留地释放出它深藏不露的雄厚实力,让轻视它的人们无不为之一颤。凌晨2:30,莫兰蒂横穿金门,金门站在背风情况下录得持续风速43.5m/s,阵风61.7m/s和946.1hPa的最低气压(对应海平面气压950.0hPa),最大小时降压25.0hPa,大幅打破历史纪录!金门浮标站的风速计则在测得55.0m/s的阵风后被摧毁。整个金门岛水电供应完全瘫痪,岛上八成树木约500万株受损,道路全部中断,甚至有厦门港内的船只因断锚被狂风吹到金门!随后,莫兰蒂以强台风级别(48m/s,945hPa)(注:年鉴上调登陆强度为超强台风(52m/s,940hPa))于凌晨3:05登陆厦门市翔安区。厦门的风雨也达到极盛,国家站录得36.4m/s的持续风速和54.9m/s的阵风,而两分钟平均风速亦高达40.7m/s,位居历史第二!而风力最大的五缘大桥,持续风速高达51.0m/s,阵风66.1m/s!在如此大的风力下,雨滴几乎横飞,雨量计测到的数字是偏小的,即便如此,被莫兰蒂眼墙最强部分击中的五缘湾一带仍测到超过120mm的时雨量,风雨之猛烈令人难以想象!狂风下,厦门雷达出现通讯故障,但幸运的是,雷达并未被吹坏。一时间,整个厦门被笼罩在一种极其恐怖的声响中,无数玻璃窗在狂风下爆裂,广告牌和被吹断的树枝漫天飞舞,高楼在狂风中如地震般摇晃,停在树下的私家车几乎都成了牺牲品……自然灾害不是电影,不是照片,而是直愣愣地,在厦门人眼前上演着。自2006年桑美以来,福建首次出现成片阵风17级以上的实测,莫兰蒂作为闽南第一台风,当之无愧!
        根据厦门和金门的实测,个人认为莫兰蒂的登陆强度可以给到50-52m/s,CMA的原定强略显偏低,而其他机构过早调降强度则更不合理。而金门和厦门一带的实测海平面气压都在950hPa左右,最低为五缘湾的949.7hPa(最大小时降压达29.1hPa),考虑到测站和登陆地尚有一定距离,登陆气压可定为948hPa,或还有下调空间。台风的强度取决于其气压梯度而不是最低气压,对于莫兰蒂这种眼壁能量高度集中,气压梯度极大(登陆时眼壁最大气压梯度高达2hPa/km)的台风,定强更不能拘泥于基于平均态的风压对应表。相比于此前闽南的几次强台风,例如5903、8015和9914,莫兰蒂是碾压性的,它俨然成了一个几乎不可复制的传奇。

图74 9月15日3时厦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图75 莫兰蒂登陆过程雷达动画

图76 出现故障的厦门雷达画面

图77 金门气压风速变化图&厦门国家站站压变化曲线
(最低气压、持续风速、最大阵风均远超历史纪录)

图78 厦门自动站最大风速和极大风速分布

图79 厦门、同安、翔安三站最大风速和最大阵风逐时变化图




图80 莫兰蒂地面观测数据

图81 莫兰蒂登陆实测数据汇总

图82 厦门实测分布图

图83 14日00UTC-15日00UTC莫兰蒂底层动画

图84 福建省过程最大风速和极大风速分布图
        由于莫兰蒂在凌晨登陆,风雨猛烈增强时,人们都躲在安全的地方,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伤亡。且此时正处于低潮期,虽然最大风暴增水高达200cm,但相对而言风暴潮并不严重,故莫兰蒂对厦门的破坏主要集中在风和雨两方面。厦门港中秋节当日的潮差达5m以上若莫兰蒂在高潮时段登陆,其风暴潮的威力将难以想象。另一方面,莫兰蒂掠过南台湾的路径偏南100km,其登陆强度会更强,且由于登陆时间和高潮时段重合,登陆地或被夷为平地,翻版6903决非虚言。因此,尽管莫兰蒂在闽南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但这并非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某种程度上其实也是一种幸运。莫兰蒂以破纪录的狂风暴雨彻底颠覆了厦门人对台风的认知,无论是记忆中的9914,还是传说中的5903,在莫兰蒂的面前,全都化作了过眼云烟。当莫兰蒂继续向内陆挺进,厦门风雨渐小时,惊魂甫定的人们才猛然发现,曾经美丽的家园,早已面目全非:逾65万株行道树行道树被拦腰折断或连根拔起,全城水电供应严重受损,整座城市几乎完全瘫痪!
         随着莫兰蒂的登陆,除了漳州南部,几乎整个闽南都被莫兰蒂的狂风暴雨吞噬,低洼地带一片汪洋。和厦门一样,泉州、漳州都出现大面积停水停电。被列车回波持续击中的泉州,晋江和南安雨势非常猛烈,其中泉州市区6小时雨量突破250mm,日雨量则接近300mm!戴云山东麓的仙游、永春、德化、安溪在地形抬升的作用下出现成片大暴雨-特大暴雨,最大雨量超过400mm,突破当地9月历史纪录,由此引发山洪暴发,晋江、木兰溪、九龙江均发生大洪水,晋江山美水库洪水出现建库以来最大洪峰流量,永春具有800年历史的东关桥在洪水中毁于一旦!

图85 15日12UTC850hPa流场&200hPa流场对比
       与夏台风相比,登陆后缺乏季风水汽供应的秋台风往往会迅速减弱,但这类台风又常与西风槽结合,倒槽降水往往非常强烈,甚至比台风本体更具破坏力,三年前的台风菲特便是一个经典案例。在某些方面,莫兰蒂也具有菲特的特征。其一,两个台风的东侧都有另一个台风加速东风水汽:来自温暖洋面的低空东风急流向华东沿海输送,令这一带的低层大气增温,为暴雨的发生积累了大量不稳定能量,有利于产生对流不稳定,且急流前部造成空气辐合上升,对这一带的对流天气有加强作用;其二,两个台风均拥有良好的高低空急流耦合条件,这对暴雨区垂直运动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莫兰蒂登陆时位于西风槽槽前,其高空辐散气流随着槽前西南气流向北移动,增强高空西风急流,又在急流入口区左侧下沉,至低层后又随着低空气旋性辐合流场汇入上升气流当中,构成一个经向垂直正环流,通过这种方式使大气的垂直上升运动得到维持和加强,这也是暴雨维持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条件;其三,两个台风登陆后,环境垂直风切变都明显增强,这同样有利于中尺度对流上升运动的加强;其四,华东沿海的地形强迫抬升作用对这两个台风是一致的:华东沿海地形对偏东气流的强迫抬升进一步促进了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增强局地中小尺度对流上升运动,这使山地迎风坡出现很大的降水增幅。因此,莫兰蒂登陆后在华东制造了近年来仅次于菲特的大范围倒槽暴雨,影响巨大。

图86 15日06UTC西北太平洋区域垂直风切变及其变化趋势
(莫兰蒂登陆后进入强垂直风切变区域,对中尺度对流上升运动的加强有促进作用)
         首先受莫兰蒂台风倒槽影响的是闽中北到浙南一线,雨势较闽南有过之而无不及15日凌晨时分福州晋安区出现短时强降水,3小时雨量达120mm,晋安河暴涨,致福州市区内涝严重;随后雨带北抬,连江、罗源、宁德、古田亦受灾严重:连江共有3站时雨量大于110mm,其中潘渡文峰最大时雨量达133.5mm,为连江195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时雨量极值,敖江水位暴涨,山洪爆发,贵安旅游区陷入瘫痪。上午,鹫峰山东麓的霞浦、福鼎、柘荣和泰顺成为新的暴雨中心,柘荣和泰顺面雨量均突破250mm,特别是9时以后,泰顺一带被列车回波连续击中,部分乡镇6小时雨量接近400mm,小时雨量超过100mm,致当地山洪暴发,出现历史级洪水,三座有数百年历史的国宝级廊桥被冲毁,损失惨重;猛烈暴雨使交溪水位暴涨,白塔水文站洪峰水位达32.28m,超警戒水位6.28m,直逼2006年桑美台风的纪录(交溪有西溪和东溪两大支流,此次洪水全因东溪而起,足见泰顺洪灾之惨烈)。登陆后仅14小时,在重重山岭阻挡下,莫兰蒂在福建境内减弱为热带低压,其中心继续北上进入江西,它剩余的能量几乎全都转移到了倒槽上在西风槽的配合下,长三角的倒槽暴雨达到极盛,浙江东部、上海以及江苏南部普降大暴雨-特大暴雨,自动站最大累积雨量超过500mm,多站点破历史同期极值!15日8时-16日8时浙江省面雨量高达108mm,仅次于2013年菲特,与6214台风相当,位居历史第二位对长三角地区而言,莫兰蒂的暴雨以简单粗暴的补水方式解除了出梅后近两个月的干旱,同时导致大范围水灾,沪甬台温普遍受淹,损失严重。裹挟着风雨横扫整个长三角之后,莫兰蒂的残余云系于16日夜间从苏南出海,化作锋面气旋,汇入滚滚西风。一代风王辉煌的一生,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图87 莫兰蒂登陆后底层扫描(福州附近出现深对流,倒槽暴雨从这里开始迅速发展)

图88 15日9时福建雷达(两大暴雨中心:戴云山东麓和鹫峰山东麓)

图89 14日20时-15日20时福建省雨量分布图

图90 16日1时华东雷达(莫兰蒂倒槽暴雨覆盖整个长三角地区)

图91 15日8时-16日6时雨量分布(浙江出现大范围大暴雨)

图92 浙江、上海降水实况图(自动站最大雨量达530mm)

图93 莫兰蒂影响期间时雨量演变图

图94 莫兰蒂过程降水量分布图(华东地区共16个国家站打破历史同期日雨量纪录)
        莫兰蒂的一生是传奇的,无论是强度还是路径,都绝无仅有,它是上天派来的暗黑使者,它的出现没有让任何人感到欣喜,即使是风迷们。它放过了同样严密防御的粤东,而让整个闽南被撼动得近乎瘫痪,使之经历了实实在在的”中秋劫“。风雨后的厦门满目疮痍,蒙受了难以估计的巨大损失。但可喜的是,这个历史级台风的正面袭击没有重演5903台风的悲剧,厦门经受住了这次严峻的考验,并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了灾后重建。有人说,这种致灾惨重的台风,应该从地球上彻底消失。但事实上,正是这些台风给我们留下的教训,彰显出我们在防台方面的不足,从而成为后人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由此将防灾减灾做得更好。莫兰蒂虽已远去,但它留给人们的思考,还有很多。

图95 一代风王的谢幕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546

回帖

3万

积分

资深会员-热带辐合带

积分
33699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录
一、灾情统计
台湾:全台1人死亡,63人受伤,农业损失约1亿元新台币。
   金门全岛交通中断,31000户用电户有八成停电,17000户用水户有13000户停水。6000公顷林地有七成受损,树木折损约500万株,各项损失总计约21.3亿元新台币。
福建:
        全省9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86个县(市、区)、179.58万人受灾
,紧急转移65.55万人;由于受灾面广,
各地发生人员因灾死亡23人,失踪6人
;农作物受灾86.7千公顷、成灾40千公顷、绝收10千公顷;倒损房屋18323间;厦门、漳州、泉州工业企业全面停工停产,1297家规上工业企业不同程度损毁;机场关停2个,取消航班268架次;动车停运188列;公路中断260条次,公路客运停开1480班次,对台客运航线和沿海客渡船全线停航;供电中断2782条次、323万户;通讯中断82条次;损坏堤防54.05千米,损坏水闸、塘坝、灌溉设施、水文测站、机电井、机电泵站、水电站等水利设施1087座(处)。直接经济损失261.9亿元。
          厦门市房屋倒损17907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0.5万亩,
死亡1人,
直接经济损失102亿元
全市因灾停电66.2万户,停水145万户,通讯基站受损,通讯大面积中断,交通完全瘫痪。高速路同安一收费站被摧毁。动车厦门站受损,暂时关闭,设施遭到毁灭性破坏,杏林大桥的电力接触点全部损毁。
         
泉州市受灾人口76.41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1.5万人,倒塌房屋1.48万间;因灾死亡13人、失踪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4.66万亩,成灾面积20.96万亩,绝收面积8.84万亩,因灾减产粮食5.74万吨;死亡大牲畜3754头、水产养殖损失3万亩。因灾直接经济损失68.81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直接经济损失20.01亿元,工业交通运输业直接经济损失20.15亿元,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9.59亿元,城市内涝和市政设施直接经济损失4165.6万元。
         
漳州市因灾死亡5人,失踪1人,直接经济总损失达30.34亿元
。其中,农作物受灾面积49.7341万亩,因灾减产粮食3340吨,农林牧渔业直接经济损失14.50亿元;损坏堤防20处17.715千米、护岸73处、水闸30座、灌溉设施953处,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2.77亿元;停产工矿企业989个,公路中断211条次,供电中断148条次,通讯中断71条次,工业交通运输业直接经济损失10.82亿元;其他损失2.25亿元。
        宁德市
倒塌房屋123间,因灾死亡2人,直接经济损失8.54亿元。
浙江:
      温州、金华、台州等4市23个县(市、区)105.7万人受灾,11人死亡,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50.23亿元。
      温州市多地发生超历史洪水和严重地质灾害,农业、水利、电力、交通等设施损失极为严重。受灾人口85.1万人,倒塌房屋612间,严重损坏房屋378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6128公顷,成灾面积17203公顷,绝收面积3419公顷,公路中断3051条次,供电中断403条次,通信中断7条次,停产工矿企业1168家,直接经济损失33.14亿元。因灾死亡10人,失踪4人。
      台州市23.3912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22.0727万亩,直接经济损失5.02亿元。
二、受灾图片
巴丹群岛










台湾






福建(厦门风毁)

















































浙江(泰顺洪灾)










三、部分资源链接
1.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587704:各国的台风测报机构对莫兰蒂的评价很高,那么它有多强呢?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658332:经历强台风莫兰蒂是怎样一种体验?
2.http://www.jjli.tw/?p=1687:21世纪实测风王·莫兰蒂记录
3.http://cimss.ssec.wisc.edu/goes/blog:CIMSS专栏
4.http://www.meipai.com/media/584058958:追风视频
  https://v.qq.com/x/cover/krlkzlvach3gxta/e00213amrdq.html:同安收费站被吹塌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 ... -91.3.2-2.1-1-1-1-0:莫兰蒂重创厦门
   http://v.ifeng.com/news/society/ ... -002590c2aaeb.shtml:央视记者实拍
   http://v.ifeng.com/news/society/ ... -002590c2aaeb.shtml:监控视频
   http://v.ifeng.com/news/society/ ... -002590c2aaeb.shtml:厦门湖滨东路灾后
   http://v.ifeng.com/news/society/ ... -002590c2aaeb.shtml:灾后的厦门站
   http://v.ifeng.com/news/society/ ... -002590c2aaeb.shtml:鼓浪屿灾后
   http://v.ifeng.com/news/society/ ... -002590c2aaeb.shtml:商业广场女神像被吹断
   http://v.ifeng.com/news/society/ ... -002590c2aaeb.shtml:厦大灾后
   http://v.ifeng.com/news/society/ ... -002590c2aaeb.shtml:泰顺洪灾灾后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546

回帖

3万

积分

资深会员-热带辐合带

积分
33699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后记
        这篇回顾让大家久等了。2016年风季之精彩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而莫兰蒂更是这整个风季的精华所在:从伊巴雅特岛进入巴士海峡里史无前例的顶级超台的风眼,到金门和厦门在破纪录的狂风暴雨中振颤,莫兰蒂包含了太多不可思议,其罕见程度堪称一绝。在惠东经历过海马以后,我不敢想象莫兰蒂的那个夜晚厦门有多么恐怖。为了再现莫兰蒂传奇一生中的每一个细节,我花费了比去年写苏迪罗回顾更多的时间,也用了更多的笔墨来完成这篇回顾。为了找到合适的素材,我把论坛和贴吧的追击帖翻了两遍以上,再结合实况帖的资源,以及CIMSS,NRL里的一些资料,完成了这篇回顾。很惭愧,也就是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谢谢大家的支持。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470

回帖

3018

积分

台风

积分
3018
发表于 2016-12-3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优质文章,拜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225

回帖

917

积分

热带风暴

积分
917
发表于 2016-12-6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神作,神作!拜读。PS:莫兰蒂是我最喜欢的台风。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上海风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苏打水Timothy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6-12-13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3480

回帖

4万

积分

总版主-南亚高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3233
发表于 2016-12-16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1614号对5903号台风真的是碾压吗?
我觉得未必,首先1959年厦门站当时在平地上,然而风速方面阵风、持续风均明显大于莫兰蒂
在当时如此差劲的风速计质量下是难能可贵的,更何况台风中心并没有通过厦门站
5903号10min风速38或42m/s恐怕是难以撼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台风论坛 ( 沪ICP备20014818号-2 )

GMT+8, 2023-11-29 17: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