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台风
查看: 5838|回复: 19

[2016] 盛夏之约——五级强热带气旋“温斯顿”(09F/11P.Winston)回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8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盛夏之约
五级强热带气旋“温斯顿”(09F/11P.Winston)回顾
图片1.png 图片2.png

Though frequented by tropical cyclones in general, the main islands of Fiji—Viti Levu and Vanua Levu—are seldom impacted by intense storms like Winston.
尽管在斐济的主岛——维提岛和瓦努阿莱武岛上受到热带气旋影响已是家常便饭,但被像旋风温斯顿这般猛烈的旋风吹袭还是很罕见的。
——美国《华盛顿邮报》2016年2月19日报道(Reporter:Angela Fritz)

Winston is the deadliest storm to affect the nation since Cyclone Meli in 1979, which claimed 53 lives.
旋风温斯顿成为自1979年的旋风梅丽以来对斐济最致命的一个旋风,它一共造成了53人死亡。
——斐济广播公司2016年2月23日于斐济报道


=
By
Cheney FW2012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8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初生与发展

当2月北半球的寒气逐渐渗透至北回归线附近,温暖的西北太平洋也终于回归平静之时。澳大利亚以东的南太平洋却是风起云涌,一个月前旋风Ula刚刚在这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2016年的南太平洋带来了一个开门红。

2月6日,位于瓦努阿图维拉港以北的热带云团被NRL编号为98P。次日,FMS亦将其视为热带扰动并编号为09F。而此时在98P的西南侧不远处,还存在着另一个系统97P。这两个热带扰动相互影响发生藤原效应,使初期的98P向东南偏南方向移动着。
图片3.png
图1-1 2月7日9:30澳大利亚及其以东洋面云图。黄框覆盖区为98P,红框覆盖区为97P。

98P所处海域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较强的热带气旋活动,在盛夏的太阳照耀下,TCEP(热带气旋热潜势)数值颇高,达到80-120 kJ/cm2左右(支持一个移速较慢的热带气旋增强至Cat.5的TCEP至少应在100 kJ/cm2左右)。这一数值已经足够使身处辐合带南侧98P整合环流,缓慢增强。

缓慢的整合过后,98P已经初具热带气旋的基本形态。2月10日,FMS将09F升格为热带低压。几乎同时,JTWC也对其发出TCFA(热带气旋生成警告),并于当晚将其升格为11P。2月11日8时,FMS正式将其升格为热带气旋,并命名为Winston(温斯顿)。
图片4.png
图1-2  2月8日南太平洋热带气旋热潜势分布图,黄框覆盖区为98P。
图片5.png
图1-3 2月11日9时Winston可见光云图

命名之后,Winston的发展愈加顺风顺水。高海温和较低的垂直风切变之下,Winston已经逐步开出了底层的风眼。这对于一个刚刚被命名的热带气旋来说,已经颇为难得。JTWC在预报理由中也指出Winston“深对流包围着清晰而又细小的底层风眼”。FMS在命名后不久就将其强度升至二级旋风。
图片6.png
图1-4  2月12日2时Winston底层扫描(此时FMS评级为二级旋风.)

底层风眼开出以后,Winston着手清空高层风眼。尽管其极向流出通道受到抑制,但得益于良好的赤向流出通道,Winston的高层风眼逐步打开。而同时,Winston继续向东南方向移入高海温区,表面海温接近31℃。紧密的CDO也建立完毕。

2月12日夜间,Winston的极向流出略有改善,并开始爆发。而随着Winston的高层风眼中的低云进一步清空,风眼内最高温度也逐渐上升到9℃(WMG)以上,而CDO也在继续扩大,温度进一步下降。FMS将其升格为四级旋风,而JTWC也于13日凌晨将其升格至三级旋风的上限强度110kts(FMS和JTWC的分级标准不同)。Winston已经达到了其第一次巅峰,而JTWC也预报其将在1天后增强至四级旋风的上限强度(135kts)。
图片7.png
图1-5  2月12日20时东澳大利亚高空风场反演,笔者小幅批注。
图片8.png
图1-6  2月12日20时Tatiana(原97P)与Winston 云图特写。
D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8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该配合你演出的我演视而不见

Winston才刚刚加强至三级旋风(JTWC评定),似乎即将冲破Ula成为新的年度风王,Winston加强途中的弊端和不足却也逐渐显现出来。前文我们曾经提到,由于其左侧的另一旋风Tatiana 的压制,Winston的极向流出通道远远比不上赤向流出,这就使得Winston南侧的环流更薄弱。而快速爆发之下,Winston的核心区环流也不够稳定,底层结构也不扎实,这几乎直接导致Winston在到达纬度相对更高,潜热水平较差的海域时发展陷入倒退。
图片9.png
图2-1  2月13日6时Winston底层扫描图,可见Winston南侧的环流已经破损。

环流薄弱还在其次,更致命的是Winston东南侧的大片高风切区域。在Tatiana和Winston的藤原过程中,二者相互排斥,Winston移向东南方。而Winston的主体也从10°S以北移动到了20°S以南,海表温度和潜热的下降也为Winston的减弱添了一把柴火。
图片10.png
图2-2 2月13日西南太平洋热带气旋热潜势分布图,黄框覆盖区为Winston白线粗略描绘出其移动轨迹。
图片11.png
图2-3  2月13日8时东澳大利亚垂直风切变分布图,红色实心旋风标注初为旋风Winston,空心旋风标注处为旋风Tatiana,可见Winston所处海域风切变达到20节。

Winston在逐渐增强的风切、逐步减少的潜热面前不得不低下了头。13日中午,Winston的风眼填塞,底层结构也涣散不堪。2月13日夜间,Winston被JTWC降格为二级旋风。讽刺的是,在一天前JTWC正预测此时的Winston正将挑战四级旋风上限,终究是人算不如天算。
图片12.gif
图2-4  2月13日早晨至中午红外卫星云图动画

Winston的命运似乎即将被风切紧紧地扼住,每年有多少旋风会被这样吞噬,消失在茫茫海洋之中。但转机的到来总是如此之快,而带来这样转机的,正是残害Winston的风切。强风切在侵袭Winston的同时,也不断弱化Tatiana。14日凌晨,Tatiana由一个二级气旋变为一个副热带系统,风力仅仅相当一个热带低气压。

前文笔者曾经谈到,迫使Winston向东南移动的正是这个Tatiana与Winston发生的藤原效应。而如今Tatiana减弱变性远离,Winston不再受到它的束缚,副高对其的引导也开始占了上风。副热带高压开始稳定地引导Winston重新向偏东方向乃至东北方向移动。这一改变也几乎改变了Winston一生。
图片13.png
图2-5  2月14日8时500Hpa层面引导气流示意图,可见Winston的引导气流向东北。
图片14.png
图2-6  2月14日20时500Hpa层面形势图(00Z形势图略有异 议,故改用12Z)

尽管如此,Winston的减弱还在继续。风切逐渐切离其底层环流,原有的底层风眼的西侧眼壁完全破损,深对流也被切离至北侧和东侧。FMS于14日夜间将其降格至二级气旋,而JTWC更是于15日早晨降格至热带风暴的强度(60节)。
图片15.png
图2-7 2月14日14时Winston底层扫描图,可见旋风Winston西侧和南侧的环流已经被切离。Winston北方的群岛就是斐济群岛。此时它们相距约550千米。

经过一天的减弱,Winston的形态已经难以同两天前比较,不仅底层结构混乱,高层云系也难以恭维。但从图2-7中也看得出Winston已经重新回到了南回归线以北。而随着Winston的环流逐步移向更低纬度的地区,西风槽主体东移南收,20°S附近的垂直风切变逐渐下降,Winston的减弱很快就放缓乃至停止。15日夜间,随着所处区域风切的减小,Winston也开始修补底层被破坏的眼墙。FMS在16日凌晨的报文中也表示“深对流已经爆发”。
NeoImage_副本.jpg
图2-8  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分别是15日8时、14时、20时和16日8时西南太平洋垂直风切变示意图,可见Winston所处区域的风切正在减小。

16日上午,Winston的中心正式回到20°S以南,Winston利用其原有的结构,开始大规模爆发对流。对流直接从中心爆发, 并迅速卷入其中,结构又再次出现了明显好转。
图片20.gif
图2-9 16日早晨-中午旋风Winston可见光云图动画

而随着增强代替减弱成为Winston发展的主基调,各机构对于其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强度也不断上调。16日晚上,JTWC将其强度重新升格至一级旋风,并于17日早晨再升格至二级旋风。而FMS也预测未来将重新达到与第一次巅峰相同的强度四级旋风。

到了17日上午,Winston底层风眼眼壁部分已经重新围绕起来,高层的风眼也略有雏形。虽然风切的影响逐渐减小,海洋潜热条件也逐渐转好。但Winston仍然面对着大多数南太平洋旋风所面临的困扰:流出不良。高空上流出不良直接导致了Winston的辐散很不如人意,也严重影响了风眼的稳定性和清空速度。
图片21.png
图2-10  17日8时西南太平洋高空风场反演图,可见Winston缺乏成型的流出系统,西侧的风场更十分混乱,不利于Winston高空流出。
D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8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赴你最后一约

诚然,Winston的表演在平时落寞的南太平洋上,已经足够惊艳了。而它最后的命运也已经似乎被算准:沿着东北移的路径再次原路返回,南压的西风槽将带走这个来回徘徊许久,已是苟延残喘的东西。然而,正如同当初从风切口中求生一般,人算终究不如天算。Winston还与盛夏的南太平洋,有着最后一约。

时间重新回到17日中午。此时Winston已经移动至斐济的偏东方约850千米处,国际日期变更线从它们中间穿过。可见光云图上,Winston的高层风眼已经略有端倪,向北的辐散云系也愈加明显,底层扫描上已经完整的底层风眼都在表明Winston处于快速增强期。
3-1.png
图3-1 17日15时Winston可见光云图,由于其身处国际换日线以东,故北京时间15时Winston所处区域已经接近傍晚。

Winston的北移不仅远离了垂直风切较大的区域,更重新回到了高海温的海域。随着重新回到20°S以南,Winston重新拥抱海表温度达29℃的海域。海表温度的增高也为Winston的进一步加强提供了良好的能量来源。
3-2.png
图3-2 17日14时Winston所处海域及附近海温分布图。紫色表示海温达30℃以上,棕色表示海温为29-30℃,红色表示海温为28-29℃。绿色标志大致为Winston中心区域。由于NOAA的海温分布图范围过大,故使用EARTH海表温度反演。

而在Winston增强的同时,它的东北行之路也即将到达尽头。随着澳大利亚以东的高压略向西移,Winston转眼间便已到达高压势力所及地区的东北方,向东的引导逐渐减小乃至消失,向北的引导也明显变小,而向西的引导力却陡然增加,向国际日期变更线逐步靠近。这是Winston一生中第二次出现接近360°的大转弯。如此诡异多变的路径即使放到西北太平洋也是难觅一二。而这也会成为Winston一生之中最大的一个转折,斐济之约才刚刚开始。

8月18日,Winston结束了数日的东北行,正式转向偏西方向移动。数值预报也逐步统一,认为Winston将在向西偏南以四级旋风上限(FMS预测)的强度掠过斐济以南海域,影响斐济的主岛——维提岛和瓦努阿莱武岛。
3-3.png
图3-3 18日8时形势反演图,白色虚线表示已行路径,白色实线表示数值预报路径。

西行之后,Winston的加强仍然在继续。8月18日凌晨,Winston第二次达到三级旋风的强度(JTWC评定)。而FMS则早已将重新升格为四级旋风,增强速度直指2016年南太平洋风王的王位。

8月18日中午的底层扫描更显示Winston底层风眼眼壁完整,而Winston也抛弃了外围的螺旋云系,使得整个结构更接近于环状旋风(目前似有研究指环状台风能更大程度地利用海洋潜热,比较典型的例子有西北太平洋上的台风桑美和北大西洋上的飓风伊莎贝尔,此处不展开讨论)。高层上对流虽然松垮,但环流高度却仍然在上升,表现在对流环温度在正午前后也在下降。尽管极向流出通道仍然是困扰Winston的一个大问题,导致高空风眼迟迟未能清空,但加强依旧是Winston的主基调。
3-4.png
图3-4  18日13时底层扫描图,可见Winston的螺旋雨带很少。

19日早晨,JTWC将Winston强度评定为110kts,正式追平第一次巅峰强度。同一时刻,FMS则将其强度提高到四级旋风的上限强度,超过Ula成为2015-16年度南太平洋风季的新风王。但Winston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FMS对斐济再度发出旋风警告(14日FMS第一次发出警告,后因Winston逐步远离而解除),斐济政 府亦“准备用军事力量来救灾”,足见Winston的威胁,毕竟一个四级旋风正面吹袭斐济,就要追溯到2012年12月的旋风Evan了。按照目前的移动速度,Winston只剩下一天的时间来加强。然而世间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意外。谁又知道接下来的一天里会发生什么呢?

Winston的加强还在继续,风眼内最高温度已经上升至-30℃以上(OW)。14时,FMS率先将Winston升格为五级旋风(110kts),并预测其将以五级旋风的强度正面登陆斐济。
3-5.png
图3-5 19日14时FMS Winston预报图,被直接穿过的岛屿是维提岛。维提岛的东南部有斐济的首都苏瓦,西北部有斐济第二大城市劳托卡。

14时在Winston所处地区已经接近傍晚,虽然Winston的高层风眼始终是不规则的椭圆形,但高层的对流十分耀眼,并在日落前后出现了CMG(-70℃)成环的现象,德法分析值随后达到T6.5. 同时,由于澳大利亚以东的高压较预期强,Winston的西分量较预期更强,几乎直接通过斐济以东的暖涡的中心,海表温度达31℃,TCEP接近110KJ/cm2,导致Winston较预期更强。
3-6.png
图3-6  19日14时Winston所处海域及附近海温分布图。图中已标出预测路径的差异。

19日晚上将会是Winston登陆前的最后一个夜晚。此时其距离斐济的瓦努阿莱武岛的东端只余下不足200千米的距离,一些离岛已经处于Winston的狂风暴雨之下。然而Winston的加强还在继续。继日落前后出现CMG之后,夜间的Winston更将眼温长时间稳定维持在0℃以上,日出后(北京时间20日2点前后)更持续出现WMG(﹢9℃以上),德法分析也首次达到T7.0.

与此同时,Winston的高空暖心水平也在上升。入夜后高空温度甚至在快速上升,短短3小时内250Hpa温度上升5℃,随后温度稳定在-25℃左右,与同纬度地区温差达到10℃以上。这些都显示出Winston的暖心之盛。
3-8(1).png 3-8(2).png
图3-7 2月19日20时(上)、23时(下)250Hpa温度反演。同纬度地区250Hpa温度维持在-35℃以下。

沉寂的夜中偶尔沉闷地敲打窗棂的风背后却隐藏着一场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Winston掀起一阵海浪轰鸣而去。声潮带走心脏跳动的杂音,留给黑夜下的世界最后一点宁静。而不远处,狂风暴雨洗刷着天地,沉闷的风声和倾泻而下的暴雨如同恶魔的耳语,这一点最后的宁静,又还能维持多久呢?

日出之后的Winston形态愈加完美。FMS于19日的最后一报将其强度定为120kts,而JTWC也将其强度升至150kts,成为自旋风Pam之后同一海域的又一个五级旋风,并预测Winston将打破南半球旋风纪录达到160kts。此时,Winston正在横扫斐济的离岛,Vanua Balavu在距离风眼15km处录得了936Hpa的气压,而最大十分钟风速更是达到惊人的125kts(约64.3m/s,笔者注),这样的实测风速在南太平洋实在是少见。
3-9.png
图3-8  2月20日2时JTWC预报图

北京时间上午8时,在斐济当地已接近正午。得益于东南方一个温带气旋,Winston的流出通道开始建立,流出开始进一步增强。在最后时刻打开的流出通道无疑是最后一把干柴,随着辐散的增强,Winston的风眼清空程度进一步转好,风眼内最高温度稳定维持在两位数以上。
3-10.png
图3-9  2月20日14时高空风场反演图(00Z的高空风场反演出错,故改用06Z)

不仅风眼稳定维持于WMG上,对流的强度也是令人叹为观止。自19日晚CMG对流成环至20日正午,CMG环始终维持,虽中间曾有一段时间断开,但在中午时分稳定出现-70℃以下的对流环仍然是极其罕见的。20日早晨,JTWC给予Winston 155kts的强度,不仅超越旋风Pam 150kts(原为145kts,于年鉴上修至150kts)的强度,更是与旋风Monica平起平坐,共为南半球风王。FMS亦给予125kts的强度,略逊于旋风Pam的135kts。
3-11.gif
图3-10  2月20日13时旋风Winston的可见光云图

此时Winston已经来到了维提岛的家门口。斐济政 府已经宣布全国进入为期60天的紧急状态,斐济总理弗兰克·姆拜尼马拉马在电视讲话中称:“这将是一次严峻的考验,让我们为我们的国家,我们自己和我们身边的人共同祈福。”
3-12.png
图3-11  2月20日9时旋风Winston横过Koro岛,该岛遭遇毁灭性打击。

20日下午的一幅底层扫描图则更加揭示了Winston恐怖的面貌,黑色的对流分布在Winston的西北和东南象限之上,黑色对流通常分布于能量极其集中,风力极强的热带气旋之中,可见Winston眼壁强度多么惊人。而同一时刻的雷达扫描也显示Winston的风眼浑圆,眼墙完整,几乎是教科书式的模范旋风。
3-13.png
图3-12 20日12时Winston底层扫描图
3-14.png
图3-13  20日14时旋风Winston雷达扫描图

15时,Winston的风眼终于触地,维提岛的北端成为Winston的选择。这样一个无可争议的五级旋风袭击维提岛,风雨的强度实在难以想象和估量。登陆前不久旋风中心经过科洛岛,气象站被毁。而登陆地附近的气象站也同样被毁,留下的数据大多不尽人意。尽管如此,登陆前不久Vanua Balavu测站留下的125节的十分钟持续风速记录与阵风165节的记录依旧显示Winston 155节的评价不虚。
3-15.jpg
图3-14 Winston中心附近部分测站最高实测资料,制作者为@老干部
3-16.png
表格   FMS事后公布的部分测站最高实测资料
3-17.png
图3-15  斐济第二大城市劳托卡海平面气压变化曲线,过程最低气压964.2Hpa.
3-18.gif
图3-16  Winston中心登陆前后雷达动画,制作者为@hei
3-19.gif
图3-17  Winston中心登陆前后云图动画,制作者为@meow

货真价实的五级旋风吹袭斐济,这样的情况实不多见。而斐济的灾情也堪比1979年的旋风梅丽。晚上六点,斐济政 府宣布进行宵禁。斐济的东部大区(斐济将全国分为四个大区,行政单位上比省大)最早遭到破坏,破坏也十分严重。Vanua Balavu,Lakeba, Cicia,Nayau, Taveuni和Qamea先后通讯中断,与外界失去联系,而单单在Koro岛上就有超过1000间房屋损坏或倒塌。瓦努阿莱武岛的南部海岸则遭受极其猛烈的风暴潮,Nukubalavu的风暴潮一度高达五米。

东部大区各地的通讯到22日才基本恢复正常,而Winston也成为南太平洋历史上损失最为严重的一个旋风,其一共造成了14亿美元的损失,53人死亡,这对一个岛国已然是无法承受之重。
3-20.png
图3-18  Winston登陆前后Koro岛的卫星图像拍摄,可见Koro岛由绿色变成棕色,林木遭到大面积破坏。
79_5073_81d8573cde89883.jpg 79_5073_91e5eb95e2acd7b.jpg 79_5073_405f8ca1f63b7fb.jpg 79_5073_d47b972f92f73aa.jpg 79_86690_4c465a466504446.jpg
图集   灾情图片

20日,正巧是Winston编扰整整两个星期。两个星期来,Winston跌跌撞撞,却始终不离斐济左右。对于斐济来说,这个夜晚将让这个国家永远都难以忘怀。而对于Winston来说,它完成了它最后的一项使命,它终于离开了这个岛国,却留下了一片黑暗。

副热带高压脊已经到了尽头,离开斐济后的Winston开始加速南折,很快就再一次到达南回归线。这已经是它第三次越过这条特殊的纬线,但此时它已辉煌不再,极高的风切和不足26℃的水温像是黑夜中突然甩来的一个重重的耳光,把这位曾经的王者打 倒在地。

副热带高压脊再度恢复强势,Winston实现了它一生中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大转弯:它向西北朝着澳大利亚大陆而去,JTWC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级,它曾称霸斐济,现在却毫无在不利的环境面前却还无反手之力。时间很快流转到2月29日这样一个四年仅有一次的日子,此时的Winston早已奄奄一息,中心环流已经孱弱不堪。
79_54563_c4fb9af1b889863.jpg
图3-19  29日Winston位于澳大利亚附近,此时其已经成为一个副热带系统。
20160229_0000_himawari-8_x_vis1km_11PWINSTON_25kts-1007mb-214S-1551E_100pc.jpg
图3-20  2月29日Winston的第一张VIS云图

远方的大陆像是最后的归宿,声声召唤中Winston来到了澳大利亚近海,并最终登上了北昆士兰。这位奄奄一息的王者,恐怕只有在天上才能重新回味自己曲折离奇却又恍恍惚惚的一生吧。

“这是南太平洋上一个罕见的集重灾、超高强度、诡异路径于一身的旋风。”也许也是对Winston最好的评价了。
56_60828_a0030a3eb14fa54.png

图3-21 Winston路径图
=
The End
By
Cheney FW2012
=
D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8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后记

按照惯例随便说几句。好久没来回顾版块了,真的太久不写回顾会手生,写这篇回顾时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也可能是我自己比较蠢,哭/(ㄒoㄒ)/~~)。马上就要初三了,越来越忙也不知道能不能再写回顾了(←主要看我懒不懒),这篇就暂时先奉上啦,下次什么时候见就下次再说啦。

连续写了几天有点小发烧,坚持着发完我就可以去休息好几天啦。Winston相对着来说还是个比较好写的旋风吧,资料发掘啊什么的到底也不难,各位看官就慢慢看啦、、、

P.S.论坛什么时候能把台风回顾版块-回顾-2016 这个分类加上,谢谢啦。
QQ浏览器截屏未命名.png
D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5220

回帖

1万

积分

超强台风

积分
11982
发表于 2016-7-29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不错,风格清新,我喜欢。
不过稍微提一下,NRL和FNMOC的向日葵8号IR-BD(或Ir-Colour)都是偏冷的比较厉害的,可以拿数字台风和SSD的IR-BD来对比一下(当然南半球的风暴无法拿数字台风进行比较),能发现出比较明显的差别。Winston低于-80度的对流实际上根本也没有成环过(貌似低于-80的对流就是CDG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9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不错,风格清新,我喜欢。
不过稍微提一下,NRL和FNMOC的向日葵8号IR-BD(或Ir-Colour)都是偏冷的比较厉害的,可以拿数字台风和SSD的IR-BD来对比一下(当然南半球的风暴无法拿数字台风进行比较),能发现出比较明显的差...
噗,写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卫星偏冷的问题,已经撤下NRL的IR图像,待会去找一找SSD的补上去。
-80℃我记错了【手动拜拜】,谢谢指出,已更正。
D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8

主题

1万

回帖

5万

积分

世纪风王

积分
59286
QQ
发表于 2016-7-29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中有些小错,例如南印度洋、回到南回归线以南,离开斐济到登陆澳大利亚这整整12天也适宜多描写。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Winston_2016_landfall.gif

这还有Winston的登陆动画,或许也可以拿来使用。
Meow, a sex-starved pussy, gets aroused when everyone at the pool stares at her white and soaked up swimsuit turning see-through and exposing her tempting bod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29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中有些小错,例如南印度洋、回到南回归线以南,离开斐济到登陆澳大利亚这整整12天也适宜多描写。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Winston_2016_landfall.gif

这还有W...
错误已更正。
文章开始写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用较重的笔墨来写斐济这一段,但离开斐济到登陆澳大利亚的这段确实结束得比较仓促,或许下午有时间可以再补补。
D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8

主题

1万

回帖

5万

积分

世纪风王

积分
59286
QQ
发表于 2016-7-29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不错,风格清新,我喜欢。
不过稍微提一下,NRL和FNMOC的向日葵8号IR-BD(或Ir-Colour)都是偏冷的比较厉害的,可以拿数字台风和SSD的IR-BD来对比一下(当然南半球的风暴无法拿数字台风进行比较),能发现出比较明显的差...
NRL的“隐藏版”向日葵8号红外云图色阶是对的,不晓得为何网页上呈现的不一致。

可惜Winston时期没有“隐藏版”。
Meow, a sex-starved pussy, gets aroused when everyone at the pool stares at her white and soaked up swimsuit turning see-through and exposing her tempting bod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台风论坛 ( 沪ICP备20014818号-2 )

GMT+8, 2023-5-31 10: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