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鹭岛遍疮痍 9914丹恩就这样踏上了北上之路。很明显,闽南,面临着5903艾瑞丝后最为巨大的考验。
10月初的南海东北部至台湾海峡,海水热焓已经不高了,这对丹恩而言确实不是什么好消息。多年以后,在相近时间靠近华东的1323菲特也遇到了相似的情况,但它们的共性是——都没有因为海温的降低出现强度上的明显减弱,能够基本维持强度,甚至在登陆前实现近岸加强这也告诉我们,西风槽可以显著增强台风的极向流出,有利于加强台风的抽气作用,使低层进一步,进而令台风增强;其带来的弱冷空气可以加强台风中心的辐合,对台风强度也具有正反馈作用——这个过程完全可以抵消海温对台风强度的负面影响。台湾海峡似乎也是一片神奇的水域,它所具有的狭管效应不仅仅能在台风到来时能够加大福建和浙江沿海的风力,还能使许多从南海北上进入台湾海峡的台风北侧风速增大,有利于质量辐合,从而加强正涡度,使台风强度更容易增强,在增强时也会出现环流紧缩。这种增强方式,会大大增加台风核心区附近的气压梯度,使登陆地附近出现更大的风速,从而造成更大的破坏。历史上几个直接登陆闽南的较强一手或准一手台风,例如1013鲇鱼,1010莫兰蒂,8015珀西,5903艾瑞丝等无一例外地具有这个特点。9914丹恩之所以能够实现近岸增强,主要原因就在于上述几种条件的有效配合——而这,对闽南而言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图12 UTC8日08:00(a)和20:00(b)的200hpa流场
(至8日20:00(UTC)已可见丹恩形成双向流出,利于强度增强) 图13 UTC7日20时(a)和8日08时(b)的云图轮廓对比 (至8日08时(UTC)弱冷空气云系与丹恩外围连为一体,加强台风中心辐合,利于强度增强) 图14 丹恩登陆前后厦门雷达回波变化图 (风眼从开放到闭合,云系从松散到密实,充分体现其近海增强特征) 图15 丹恩登陆前的海温图 (由于热焓低,加上丹恩移速慢,南海东北部和台湾海峡的SST不容乐观) 图16 台风内螺旋带最大多普勒速度推算值(由雷达数据推算) (速度场的风速变化可推定丹恩存在明显的近岸增强) 图17 两张丹恩靠近过程中的切蛋糕 (靠近闽南过程中,丹恩对流减弱(海温下降),风眼清空,总体略有增强) 图18 丹恩登陆前后切蛋糕 (风眼紧缩,从形态上看,强度明显大于前两张,且在登闽台风中十分罕见)
尽管海温不佳,但在狭管效应、西风槽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丹恩在靠近闽南的过程中完成了一次对秋台而言极其罕见的近岸增强:对登陆大陆的台风而言,甚至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可以说,丹恩创造了一个秋台的奇迹。按照JTWC年鉴中的说法,丹恩以80kt的强度离开吕宋岛,而在登陆大陆时风速为90kt,除了以登陆实测定强的1323菲特外,恐怕再难有一个登陆我国大陆的十月台风强度可媲美丹恩了(注:2015年10月又有超强台风彩虹登陆湛江,成为一大奇迹)。但就形态而言,丹恩的登陆形态是明显好于菲特的,其风眼结构十分清楚,这是菲特所没有达到的。10月9日厦门机场过程最低气压984.8hpa,最大风速40.4m/s,有八个小时的最大风力大于等于十级,日降水量达207mm。(丹恩中心距离厦门机场最近也有十公里,说明丹恩登陆5小时后中心气压仍可能低于980hpa!)然而,当时登陆地附近的测站密度和风速计质量都没有保障,厦门国家站又是一个哑站,丹恩没有类似菲特的逆天实测也情有可原。而菲特登陆纬度较高,容易与冷空气形成大的气压梯度,从而测得与其形态极不对应的风速;对丹恩而言,测站密集度不足且风速计质量较低,也可能会使实测数据偏低。德法上,丹恩强于菲特;实测上,丹恩也未必弱于菲特。综上,CMA给的初始登陆强度35m/s和后来修正的登陆强度38m/s都严重低估,以丹恩的形态和实测,其登陆强度应为强台风下限水平(42m/s),中心气压约为960hPa,可与菲特并列,或略强于菲特,是10月份登陆中国大陆强度最大的台风之一。
图19 丹恩(a)、鲇鱼(b)、菲特(c)登陆形态对比 (丹恩风眼质量最好,菲特对流最强,德法上丹恩占优,而鲇鱼则较弱,但也有TY强度) 图20 福建省地形图 (闽南一带地形相对菲特登陆的闽北浙南地区要平坦得多,不容易有海拔作弊因素) 让我们把视线拉回到当时的厦门。自10月6日处于南海东北部的丹恩转向北上,厦门便已处于一个比较危险的境地。丹恩的环流并不算大,但北侧接上西风槽使厦门在台风登陆两天前就出现了降水。10月8日,随着丹恩逐渐靠近,厦门的风雨逐渐增强。10月9日,时值农历农历九月初一,中秋后的第一次天文大潮期,丹恩近岸加强并于8时30分前后登陆福建龙海的镇海角,近距离袭击厦门!其中心随后进入厦门,并在厦门境内停留5至6小时,致使厦门出现剧烈的风雨天气,且出现接近200cm的风暴增水——可以说,当天厦门遭遇的风雨甚至强于两年后受飞燕袭击的福清,损失极为惨重。 丹恩登陆闽南,一路向北,一次严重的台风灾害就此拉开了序幕。
图21 丹恩经过厦门所采取的路径 (丹恩从厦门岛西侧近距离经过,半圆效应加剧厦门的风雨) 图22 丹恩过境厦门过程风速、潮位全记录 (过程极大风速47.1m/s,最大增水171cm)
秋台的可怕之处并不仅仅是路径诡谲,难于预报,以及登陆时的强风和风暴增水,更重要的是其与冷空气结合后在地形作用下造成的猛烈的暴雨。台风北侧倒槽高强度的降水似乎是许多十月台风的共同特征(这也是秋台不同于夏台主要由于季风槽造成持续强降水的一大特点)。例如1323菲特能够水淹浙江的严重暴雨(当然还有丹娜丝输送的东风急流共同作用)仍让人记忆深刻,0519龙王在长乐留下的152mm/h的疯狂降水依然让人心有余悸……雨强大,时间短的暴雨极易造成严重的城市内涝。对于沿海地区而言,台风的风暴增水达到一定高度时,会造成海水倒灌(当然这是最严重的情况);即使没有出现海水倒灌,也会造成城市排水不畅,从而延长内涝时间而增加经济损失。 对丹恩而言,登陆前后,其东北侧存在一支东南风中低空急流(700hpa风速≥12m/s),在云图上表现为一支螺旋的积雨云带从台风东南偏南测卷入台风内部,这是台风的水汽和能量输送通道,提供了福建沿海台风暴雨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福建沿海地区当时也存在高空位势不稳定的情况——这增强了台风的对流,也增大了暴雨的强度;出现强降水的地区的探空报告也表明,该地在850hpa风向转为东南风并持续加强的同时,200hpa高空的风速风向并无明显变化,这使得低层东南风输送的水汽和能量获得了堆积的条件,从而形成强降水。 对流层上部的水平辐散可以使对流层中下层的上升运动持续不断,这是产生强烈暴雨的重要条件,对台风暴雨而言也是必要条件。分析9日08时的200hPa急流轴(如图23所示),台风位于高空急流入口处右侧的辐散区,有利于台风环流上空的辐散流出加强。在对流层中低层(700hPa)台风东侧存在一条东南风急流,其出口处左侧的正涡度叠加在台风东侧环流上,使台风登陆后减弱较慢(1O-11月登陆台风在陆上平均维持时间是12.3小时,而丹恩在陆上维持19小时)。在高低空两支急流之间,也就是台风环流所在处,正好是高空辐散与低空辐合的叠加区,台风的强烈暴雨就发生在这个高空辐散、低空辐合的强上升气流地区。 深厚的东南风急流有利于台风在陆地上的维持以及地面中尺度系统的产生和维持。丹恩过境过程中,位于东南急流左侧的福建中南部沿海山区形成了中尺度切变线,并能够获得东南急流的水汽和能量供应,辐合抬升持续不断且位置稳定少动,形成不连续的中尺度细胞状暴雨云团,进而降下特大暴雨。由此可见,受惠于东南急流和地形抬升因素的共同作用,丹恩的暴雨强度获得了一定的增幅,而显得更加猛烈。 图23 1999年10月9日08时综合图 图24 1999年10月9日20时925hpa流场和等风速线 (东南风吹向闽中沿海地区,风向与海岸线基本正交,受海岸阻挡产生辐合;而泉州湾和湄洲湾的喇叭口地形加强了这种辐合作用。同时,丹恩云系与山地地形发生摩擦,沿海向内陆风速显著减小,从而形成地形辐合) 图25 福建中南部沿海四个验潮站的风暴增水曲线 (丹恩的风暴增水持续时间长且增幅明显,激振期短使潮灾具有突然性) 图26 9914台风丹恩风暴增水空间分布图 (除了厦门附近验潮站出现超过当地警戒潮位的高潮位,平潭以北验潮站的最高潮位均未超过当地警戒潮位 ——丹恩风暴潮灾致灾范围较小) 图27 9914号台风丹恩海浪要素实测 从当时的报道上看,厦门市受灾尤为惨烈。 [blockquote] 首当其冲的厦门,在丹恩的冲击下,验潮站出现了732cm的最高潮位,这也是当地历史纪录第四高的潮位。闽中南海域也普遍出现5至8米的巨到狂浪。由于丹恩移速缓慢,造成风暴潮和暴雨的持续时间都很长,厦门市如同遭遇了一番洗劫——全市普降大暴雨至特大暴雨,面雨量超过200mm;正面袭击达5个多小时,市区最大平均风速25.3m/s,极大风力达15级(47.1m/s),7万多株树木折断或连根拔起,95%的户外广告牌被毁坏,200多间房屋倒塌, 海堤决口40处,全市经济损失达19.37亿元;厦门大学因此次台风被迫停课两天,校内经济损失严重……这是建国以来厦门市遭遇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一九九九年十月九日上午十时,第十四号台风正面袭击厦门,受台风破坏,厦门全岛大部分地区停电。自来水和燃气中断,大部分企业停产,机场关闭,轮船停航,铁路停运,市内公交及厦鼓轮渡停班;大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二百多名渔民被困海上┅┅厦门市出现最大风暴增水171厘米。厦门、晋江、惠安、石狮等地的10多处海堤被冲毁,崇武码头被淹。厦门市区、泉州市区街道多处受淹,沿海有多处海堤受损。 福建晋江10月9日出现268mm的日雨量和持续13小时极大风力大于等于8级的情况。 丹恩是自1959年8月23日台风艾瑞斯(英语:Iris,中国大陆编号:5903号)重创厦门以来袭厦的最强台风,也打破了鼓浪屿岛上建造了郑成功塑像以后台风不再吹袭厦门的当地传说。台风使得进厦门岛的三条电源线路全部跳闸,造成10月9日中午起全岛大停电,进而带来自来水和燃气中断。机场航班取消、轮渡停航、铁路停运、公交停驶、厦门大桥也被迫关闭。供水、供电和交通一直到次日才逐渐恢复。大风还造成了厦门大学芙蓉第五学生宿舍的屋顶被掀,一栋教工宿舍楼发生倾斜、百年榕树被连根拔起。
[/blockquote] 正是:鹭岛遍疮痍。
图28 9914丹恩(Dan)与5903艾瑞丝(Iris)灾害对比 (官方统计数据虽然不可靠,但也能部分说明丹恩灾害极其严重的事实) 但,损失惨重的并不只有厦门。如前面所提到的,强烈的暴雨袭击了闽中南沿海地区,崇武出现国家站过程雨量最大值501mm。而与秋台暴雨中心往往在其北侧一致,因此莆田和泉州出现强度罕见的特大暴雨,莆田出现严重灾情。作为台风东北侧东南气流主要影响的区域,且具有迎风坡地形(处于NNE-SSW走向的戴云山中段东南侧,正对东南气流),莆田境内的暴雨持续时间长且雨强大。其中下张隆村出现一小时141mm的降水,创造福建省单小时雨量纪录(后于2005年被0519龙王台风在长乐的152mm最大单小时雨量超越)。莆田山区一些村镇持续3至4个小时出现特大暴雨(10月9日,下张隆站出现637.8mm的日雨量,莆田境内有5个站日雨量超过500mm,且最大12h雨量占到过程雨量的90%以上),致使该市主要河流木兰溪干流发生50年一遇洪水,其支流延寿溪发生180年一遇洪水,市内唯一大型水库东圳水库发生200年一遇特大洪水。这是建国以来木兰溪流域发生的最大洪水。山洪暴发进而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一系列次生灾害,导致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与厦门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事后统计,莆田全市受灾人口占总人口的1/3,重灾11个乡镇,灾民33万人,死亡、失踪28人,伤156人,倒塌房屋3.74万间,损坏房屋7.33万间;农作物受淹面积27.09千公顷,绝收7.75千公顷,基础设施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8亿元。 北上的丹恩进入浙江境内,在台州也降下特大暴雨。椒江降水总量达348毫米, 10月10日降水量达307毫米, 12小时降水量达295.4毫米,1小时最大降水量达89.7毫米, 创该站12小时历史最大降水量记录。随着丹恩的残余云系进入黄海并逐渐消散,风雨远去了。但无法改变的事实是,丹恩创造了福建和浙江沿海许多地区的暴雨极值,而这足以令9914丹恩这个恐怖的名字被永远载入史册。
图29 崇武、秀屿、莆田、仙游风向风速随时间变化图 (1999年10月9日8时至24时) (13时至22时中尺度切变在秀屿和仙游之间维持,造成持续强降水) 图30 莆田、秀屿、仙游雨量图 (雨强大且持续时间长) 与大陆地区相比,台湾受到9914丹恩的影响相对较轻。对于丹恩这类沿台湾海峡西侧北上的台风,由于存在东风水汽的输送通道,也常在台湾东部的迎风坡地带造成较强降水。岛内的最大降水是台东的340.5mm。而由于丹恩北上路径距台湾岛较远,且风圈较小,台湾岛测得的风速并不是很强。相比于直接掠过澎湖列岛的0102飞燕台风,丹恩对台湾的影响明显要弱一些(除了金门损失较重)。但由于台湾岛内刚发生过九二一大地震,台风带来的强降水对灾区重建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引述会员TenbeensWu在与我的私信中所提到的内容 靠近厦门的金门处于丹恩的危险半圆中,全县有超过1/2的树木被强风折断,甚至是连根拔起。当地断水断电达11天,幸亏台湾电力公司尽力抢修,水电才得以恢复(据回忆,台湾电力公司指派239名专业技术人员专船赴金门抢修电力。当时整个厂房都泡在水里,工程人员还得把设备拆下来烘干之后,再亲手装回去)。值得一提的是,丹恩一度是CWB历史上发布过最多张警报张数的台风,超越了1986年怪台韦恩的42张纪录(1994年8月起,CWB自六小时一报改制为三小时一报,在这里张数未经换算),共有43张,与后來2008年辛乐克(森拉克)的张数持平。不过此纪录后来被2001年纳莉(百合)(64报),以及2012年天秤(54报)所超越。
图31 丹恩期间台湾各站点气象要素统计表 图32 马公、金门逐时气压变化图
图33 丹恩台风过程雨量分布图(台湾) 图34 CWB关于丹恩的灾情报告 图35 组图(金门报纸、灾情图片) ——来源:会员TenbeensWu提供 (报纸来自影片《金门点灯人》截图) 以下引述福建省气象台对9914丹恩台风灾害总结。 9914号热带风暴于lO月3日在西太平洋上生成,生成后稳定向偏西方向移动. 5日02时发展成台风,5日穿过吕宋岛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6日08时开始向西北方向移动,7日05时在l9.6N、l17.5E折向偏北方向,8日08时~9日02时呈左右摆动的蛇形路径, 8日20时中心风速加强达38m/s,9日10时在龙海市港尾镇登陆,登陆后穿过厦门、同安,安溪、永春,9日20时在德化境内减弱为热带风暴,路径继续向偏北方向移动。CMA1O日08时停止编号。
受14号台风正面袭击。8日夜里起我省中南部沿海风力加大,9日中南部沿海阵风达11-12级,沿海地市的内陆县市达8~ 10级,其中以厦门阵风达47.1m/s为最大。8日下半夜起中南部沿海出现特大暴雨,8日08时一l1日08时过程雨量全省超过lOOmm 的县市有16个,超过200mm有9个,以崇武519ram为最大(9日02时~ 10日02时),暴雨沿沿海分布,降雨中心在闽东南沿海.集中降雨时段,南部在9日02~ 20时。中部沿海出现在9日l2~ l0日02时。东北部沿海在9日14时~ 10日。暴雨分布在台风路径的右侧,大风分布在台风中心左右两侧。
这次台风中心强度强,范围小,结构紧密,移动慢,破坏力大,造成我省惨痛的经济损失,是近年来影响我省最严重的台风。 图36 9914丹恩灾害图
90年代是严重台风灾害的高发期。从9107登陆汕头开始,次年9216造成华东严重潮灾,后9315和9316接连袭击广东,9403造成华南世纪洪灾,随后是9417,9608,9615,9711这九十年代四大灾台相继登场,损失不可估量。与这些台风相比,丹恩影响范围较小,但在其影响区域内,灾情也显得非常严重。诚然,9914丹恩对于福建人而言,也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