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台风
查看: 13815|回复: 23

[1990-1999] 【四十年一梦】——9914台风丹恩(Dan)回顾——秋台例谈

[复制链接]

75

主题

544

回帖

3万

积分

资深会员-热带辐合带

积分
33502
发表于 2015-1-24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914
Dan)
——秋台例谈

PS:前段时间学业繁忙,没时间来继续写回顾骗分的大业。如今考试终结,寒假到来,彻底解放,所以,你懂的……很高兴看到这两个月回顾版显得生机勃勃,令人看到了许多新人的成长。(我也是其中一个)希望伴随着假期,有更多更好的回顾能够丰富论坛。文笔拙劣的我就在此开个头吧(我胡汉三又回来了~·~·~[s:11][s:11])。
目录
前言……………………首楼
第一部分 秋台初长成…………一楼
第二部分 横掠吕宋岛…………二楼
第三部分 路径多诡谲…………三楼
第四部分 鹭岛遍疮痍…………四楼
第五部分 附录…………………五楼
后记……………………六楼
前言
    众所周知,台湾岛是福建特别是闽南地区面对台风的一道屏障。毋庸赘言,登陆闽南的大多数热带气旋都不强。然而,万事皆有例外。5903台风艾瑞丝(Iris)登陆厦门附近,在当地创造了超过60m/s的阵风纪录,甚至测到了接近940hpa的气压(非官方),堪称50年代仅次于5612台风温黛(Wanda)的巨灾,伤亡无可估量;1973年,7301号台风威尔达(Wilda)和7315号台风诺拉(Nora)分别于当年七月和十月正面袭击厦门,厦门市区极大风速均超过40m/s这些台风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在路径上都属于台湾海峡北上型,能够保持眼墙结构,有时甚至能槽前爆发,近岸增强。登陆福建的一手台和准一手台由于避开台湾岛保存了实力而更具破坏力,它们在大类上可分为两种——台湾海峡北上型和较高纬度西行型。对于台湾海峡北上型的台风,其出现的季节也常在初夏和深秋,这也加大了近岸槽前爆发以及登陆后台风环流与西风槽结合造成沿海地区大面积高强度降水的可能性,使得风雨影响更为激烈。这类台风出现的频次不高,但一旦出现,灾害往往十分严重。9914台风丹恩(Dan)是一个代表。作为一个近岸爆发的秋台,其对厦门造成的风雨影响仅次于5903台风。47.1m/s的厦门国家站最大阵风足以被载入史册。5903台风后的第40年,9914台风给厦门又带来了一次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的惨痛回忆,故谓四十年一梦……
路径图
dan_track.gif
登陆前后特写
10_4668_0ed79a1c439d8a6.jpg
GMS599100901.199920.jpg
2.png
丹恩的一生(NRL云图动画)
1.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544

回帖

3万

积分

资深会员-热带辐合带

积分
33502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部分 秋台初长成
      让我们先从大环境说起……
      自1997年强厄尔尼诺事件后,1998年中国出现了大面积的降水异常。而同年,一次强拉尼娜过程开始酝酿、发展,并于1999年8月至9月份达到鼎盛,赤道附近的东太平海温平均较常年偏低约0.9℃,赤道附近中太平洋海温负距平也达到0.5℃以上,冷水中心偏低幅度达到1.5℃;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西北太平洋海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尤其是中低纬度地区,9月海温平均较常年偏高1℃以上。按照统计规律,在这种拉尼娜的背景下,西太平洋台风的生成地偏西,登陆我国的台风往往偏多偏强。而9914号台风丹恩,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形成的。
图1  丹恩形成之初的西北太平洋SST距平图
dan_sst_anom_1999.10.02_08.30.png
图2  1999年500hpa副高活动特征量与常年比较表
NRL Monterey Tropical Cyclone Homepage.png
(解读:副高北界偏北,强度偏弱,脊线偏北偏东,符合拉年特征)
       9月30日,关岛以西的一个热带扰动进入的JTWC的视野,随后获得了90w的编号,这便是9914号台风丹恩的前身。随后,该扰动持续发展,对流增强,逐渐覆盖LLCC,螺旋性逐渐明显。10月2日,90W到达菲律宾吕宋岛东方约1100千米的太平洋洋面,JTWC和JMA相继对其发布TCFA和GW信号,随后JTWC升格其为26W,次日,该热带低压加强为9914号热带风暴丹恩,开始了它的生命历程。
图3  9914生成前后
19991003.1020.f11.composite.composite.x.jpg
刚刚生成便有如此底层,注定前途无量
      菲东海域号称暖池。尤其是在秋季,配合良好的高空条件,是非常利于台风快速增强的。在横亘于台风北面的副热带高压南侧的偏东气流的引导下,丹恩稳定地以15km/h左右的速度向西北西方向移动,穿过暖池北部,向菲律宾吕宋岛北部靠近,并在这个过程中受惠于秋季暖池的优良条件,得以爆发增强。10月4日,丹恩在吕宋岛东方约400千米处增强为台风;但由于距离吕宋岛太近,留给丹恩加强的时间并不充裕,以致它的高层风眼未来得及清空。10月5日,丹恩在登陆前,仅仅获得了JTWC110kt,即C3上限的评价——一个与大多数菲东台风相比并不出众的成绩。这个刚开始迅速发展的台风在发展并不成熟时撞上了吕宋岛——以经验而论,9914进南海后也是开烂眼的节奏……的确,事实与此无异。但这并不重要,因为,9914丹恩还是给风迷们开了一个大玩笑。
图4 登陆吕宋岛东北部前达到巅峰
19991005.0039.f14.composite.composite.x.jpg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544

回帖

3万

积分

资深会员-热带辐合带

积分
33502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部分 横掠吕宋岛
       9914丹恩还是没能避开吕宋岛。它势必要受到吕宋岛北部山地的折磨。10月5日,与陆地的亲密接触,使其强度显著减弱——底层风眼撞烂了,对流减弱了,形态变差了。对于丹恩而言,这意味着它两三天的努力已是徒然无功,经历了吕宋岛的毁容手术的它注定要拖着疲惫的身躯告别暖池,进入南海,开始新的征程。
图5   丹恩在吕宋岛西北角
19991005.1134.f11.composite.composite.x.jpg
核心结构已显得松散,可明显看出地形的作用
      对于吕宋岛北部地区而言,丹恩的停留时间并不长,其强风豪雨在这个人口稀疏的山地地区并没有带来太大的伤亡,经济损失也并不是十分严重。丹恩对待菲律宾是仁慈的,它选择了一条相对而言是人畜无害的路线……
      当然,这对于丹恩而言,只是它生命历程中的一个小插曲——与它的那些菲东前辈相比只是一个乏善可陈的过程。除了吕宋岛西北部某小镇出现266mm的12h雨量外,并没有留下非常可观的实测数据。毕竟,真正的精彩直到几天后才展现在世人面前。
图6 丹恩出海时底层扫描
1.png
果断又是大烂眼模式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544

回帖

3万

积分

资深会员-热带辐合带

积分
33502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部分 路径多诡谲
     这的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丹恩形成之初。从NOAA的500hpa天气图再分析可以看出,10月1日至2日,副高西伸至华南,西脊点到达95E,脊线到达27N,在江西-湖南境内甚至形成592的副高中心,出现“秋老虎”天气。对于这个时间而言,副高如此偏北偏强是比较异常的。在9914丹恩生成之初,多数机构都认为其会在强大的副热带高压的引导下,穿过吕宋岛,进入南海,然后拉直线,直趋珠三角。一时间,所谓关于风球的讨论也多了起来。但这毕竟只是10月的副高……正所谓世事难料,秋台路径的诡谲在丹恩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图7 10月1日至2日NOAA再分析资料
compday.igGev2kZwZ.gif
(副高肥大,偏北偏强)
      秋台路径之所以复杂,主要原因在于秋季越来越活跃的西风槽的作用和副热带高压强度周期性变化的固有规律。槽底纬度的稍微偏差就可以决定是否勾走台风,从而对其路径产生重大影响。秋季副热带高压依旧比较强盛。对于秋台而言,路径的倾向性与副热带高压的周期性紧密相关:副高处于加强周期,台风路径可能偏西,例如9615莎莉,0814黑格比这些台风,有机会穿过巴士海峡,并直趋粤西,便是直接受到处于加强周期的副高引导而走出持续的西偏北路径;倘若副高位置偏北且处于加强周期,在较高纬度形成高压坝,而西风槽的位置又恰到好处,既给台风提供良好辐散,又不至于勾走台风,就会类似出现1323菲特,0519龙王等10月份沿西偏北路径登陆东南沿海的情况;而当副热带高压处于减弱周期时,台风可能会在到达某个位置时,由于副热带高压的断裂而陷入鞍场——在自身内力作用下,鞍场内的台风常向偏北方向移动(有时不排除地形影响西折);此时如有西风槽经过,极易将台风勾走,从而形成北上路径。这种情况不仅见于秋季,也见于初夏。某些南海台风出现这类路径时,会对粤东和福建沿海造成重大威胁,0102飞燕,0601珍珠,1013鲇鱼不约而同地都有这个特点。而9914丹恩,也因为类似的形势而在南海东北部出现了路径上的转折。
      10月2日,在9914丹恩即将生成之际,副高达到最大强度,随后就进入了减弱周期。至10月4日,副高分成东西两个中心,脊线南落,虽仍呈带状分布,但强度已经有所减弱。在这段时间内,丹恩受到仍然较为强盛的副热带高压引导持续西移趋向吕宋岛北部,并不奇怪。JTWC甚至认为,丹恩将受到副高稳定地引导掠过菲律宾北部,并在之后沿着西偏北方向靠近珠西;为此,HKO曾大为紧张,甚至挂出三号风球——不过,与十一年后的鲇鱼一样,都是一场虚惊。
图8   丹恩登陆吕宋岛前JTWC的预报路径
wp261999.99100406_副本.jpg
(可见JTWC初期支持丹恩西进)
      真正的转折是从10月5日开始的,此时大气环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蒙古至青藏高原以东有一个西风槽加强东移,槽底南探至26N,由此,我国东部中纬度沿海地区出现明显的经向环流形势,使得副高明显减弱,断为东西两环,东环副高明显南落。在此期间,台风北侧的云系迅速向副高断裂处发展,云型也由原来的圆形逐渐变为“6”字形,这也暗示了丹恩的路径可能比预期偏北。因此,5日至6日丹恩横过菲律宾进入南海之后,大致向西北方向移动。JTWC等机构认为东环副高东退后由于西风槽减弱北缩将重新西伸而与西环相连,从而阻止丹恩北上,因此维持支持丹恩西行的预报,仍将预报的登陆地定在珠三角附近。
图9    丹恩离开吕宋后JTWC的预报路径
wp261999.99100618.gif
(略有东调,但仍然支持登陆珠三角)

       然而,副高并没有出现JTWC预期的西伸在南海,受惠于西风槽带来的良好辐散,丹恩重新增强,与东移的西风槽一起对东环副高施加压力,导致东环副高进一步南落,又在丹恩南侧加强西伸,这使得丹恩没有出现预期的西折。尽管西风槽如预期一样地浅化东移,槽底北缩至30N,然而西环副高浅化西撤,东环副高又南撤太快,使丹恩出现了更大的偏北分量。丹恩一步步地北移逐渐地浇灭了珠三角风迷心中的期望,本来如临大敌的HKO也得以长舒了一口气它和多年以后的鲇鱼一样,都和风迷们开了一个大玩笑。不能不说这便是秋台的独特魅力所在。
图10  10月7日HKO地面天气图
display_image.gif
      但就丹恩北上的方式而言,其特征也是较为诡异的。从云图中可以发现,北京时间8日5时至9日2时,丹恩以一种蛇形路径向偏北方向移动,一会儿东北移,一会儿西北移,并不是稳定地向北而当天丹恩处于东环副高和西环副高之间,东西环副高强度相当,对丹恩形成方向相反大小接近的引导场,即鞍形场,使其路径出现摆动,移速不高。直到9日早晨东环副高重新加强,给予丹恩更强的偏南气流后,丹恩才稳定地北移。JTWC的路径一改再改,从珠三角调到闽粤交界——北移成为了丹恩不可避免地路径趋势,最终机构们纷纷将登陆地调到了闽南。厦门,这个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在5903艾瑞丝的惨痛灾难过去四十年后,又面临一次新的危机……
图11 丹恩进入南海后500hpa形势变化图
1.png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544

回帖

3万

积分

资深会员-热带辐合带

积分
33502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部分 鹭岛遍疮痍
     9914丹恩就这样踏上了北上之路。很明显,闽南,面临着5903艾瑞丝后最为巨大的考验。
    10月初的南海东北部至台湾海峡,海水热焓已经不高了,这对丹恩而言确实不是什么好消息。多年以后,在相近时间靠近华东的1323菲特也遇到了相似的情况,但它们的共性是——都没有因为海温的降低出现强度上的明显减弱,能够基本维持强度,甚至在登陆前实现近岸加强
这也告诉我们,西风槽可以显著增强台风的极向流出,有利于加强台风的抽气作用,使低层进一步,进而令台风增强;其带来的弱冷空气可以加强台风中心的辐合,对台风强度也具有正反馈作用——这个过程完全可以抵消海温对台风强度的负面影响。台湾海峡似乎也是一片神奇的水域,它所具有的狭管效应不仅仅能在台风到来时能够加大福建和浙江沿海的风力,还能使许多从南海北上进入台湾海峡的台风北侧风速增大,有利于质量辐合,从而加强正涡度,使台风强度更容易增强,在增强时也会出现环流紧缩。这种增强方式,会大大增加台风核心区附近的气压梯度,使登陆地附近出现更大的风速,从而造成更大的破坏历史上几个直接登陆闽南的较强一手或准一手台风,例如1013鲇鱼,1010莫兰蒂,8015珀西,5903艾瑞丝等无一例外地具有这个特点。9914丹恩之所以能够实现近岸增强,主要原因就在于上述几种条件的有效配合——而这,对闽南而言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图12 UTC8日08:00(a)和20:00(b)的200hpa流场
1.png
(至8日20:00(UTC)已可见丹恩形成双向流出,利于强度增强)
图13  UTC7日20时(a)和8日08时(b)的云图轮廓对比
1.png
(至8日08时(UTC)弱冷空气云系与丹恩外围连为一体,加强台风中心辐合,利于强度增强)
图14 丹恩登陆前后厦门雷达回波变化图
1.png
(风眼从开放到闭合,云系从松散到密实,充分体现其近海增强特征)
图15  丹恩登陆前的海温图
1.png
(由于热焓低,加上丹恩移速慢,南海东北部和台湾海峡的SST不容乐观)
图16 台风内螺旋带最大多普勒速度推算值(由雷达数据推算)
1.png
(速度场的风速变化可推定丹恩存在明显的近岸增强)
图17 两张丹恩靠近过程中的切蛋糕
2.jpg
(靠近闽南过程中,丹恩对流减弱(海温下降),风眼清空,总体略有增强)
图18  丹恩登陆前后切蛋糕
1.jpg
(风眼紧缩,从形态上看,强度明显大于前两张,且在登闽台风中十分罕见)

       尽管海温不佳,但在狭管效应、西风槽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丹恩在靠近闽南的过程中完成了一次对秋台而言极其罕见的近岸增强:对登陆大陆的台风而言,甚至可以说是绝无仅有。可以说,丹恩创造了一个秋台的奇迹。按照JTWC年鉴中的说法,丹恩以80kt的强度离开吕宋岛,而在登陆大陆时风速为90kt,除了以登陆实测定强的1323菲特外,恐怕再难有一个登陆我国大陆的十月台风强度可媲美丹恩了(注:2015年10月又有超强台风彩虹登陆湛江,成为一大奇迹)。但就形态而言,丹恩的登陆形态是明显好于菲特的,其风眼结构十分清楚,这是菲特所没有达到的。10月9日厦门机场过程最低气压984.8hpa,最大风速40.4m/s,有八个小时的最大风力大于等于十级,日降水量达207mm。(丹恩中心距离厦门机场最近也有十公里,说明丹恩登陆5小时后中心气压仍可能低于980hpa!)然而,当时登陆地附近的测站密度和风速计质量都没有保障,厦门国家站又是一个哑站,丹恩没有类似菲特的逆天实测也情有可原。而菲特登陆纬度较高,容易与冷空气形成大的气压梯度,从而测得与其形态极不对应的风速;对丹恩而言,测站密集度不足且风速计质量较低,也可能会使实测数据偏低。德法上,丹恩强于菲特;实测上,丹恩也未必弱于菲特。综上,CMA给的初始登陆强度35m/s和后来修正的登陆强度38m/s都严重低估,以丹恩的形态和实测,其登陆强度应为强台风下限水平(42m/s),中心气压约为960hPa,可与菲特并列,或略强于菲特,是10月份登陆中国大陆强度最大的台风之一。
图19  丹恩(a)、鲇鱼(b)、菲特(c)登陆形态对比
10_4668_52f4206426f31d4_副本.jpg
(丹恩风眼质量最好,菲特对流最强,德法上丹恩占优,而鲇鱼则较弱,但也有TY强度)
图20  福建省地形图
1.jpg
(闽南一带地形相对菲特登陆的闽北浙南地区要平坦得多,不容易有海拔作弊因素)

     让我们把视线拉回到当时的厦门。自10月6日处于南海东北部的丹恩转向北上,厦门便已处于一个比较危险的境地。丹恩的环流并不算大,但北侧接上西风槽使厦门在台风登陆两天前就出现了降水。10月8日,随着丹恩逐渐靠近,厦门的风雨逐渐增强。10月9日,时值农历农历九月初一,中秋后的第一次天文大潮期,丹恩近岸加强并于8时30分前后登陆福建龙海的镇海角,近距离袭击厦门!其中心随后进入厦门,并在厦门境内停留5至6小时,致使厦门出现剧烈的风雨天气,且出现接近200cm的风暴增水——可以说,当天厦门遭遇的风雨甚至强于两年后受飞燕袭击的福清,损失极为惨重
      丹恩登陆闽南,一路向北,一次严重的台风灾害就此拉开了序幕。

图21  丹恩经过厦门所采取的路径
1.jpg
(丹恩从厦门岛西侧近距离经过,半圆效应加剧厦门的风雨)
图22  丹恩过境厦门过程风速、潮位全记录
1_副本.png
(过程极大风速47.1m/s,最大增水171cm
        秋台的可怕之处并不仅仅是路径诡谲,难于预报,以及登陆时的强风和风暴增水,更重要的是其与冷空气结合后在地形作用下造成的猛烈的暴雨。台风北侧倒槽高强度的降水似乎是许多十月台风的共同特征(这也是秋台不同于夏台主要由于季风槽造成持续强降水的一大特点)。例如1323菲特能够水淹浙江的严重暴雨(当然还有丹娜丝输送的东风急流共同作用)仍让人记忆深刻,0519龙王在长乐留下的152mm/h的疯狂降水依然让人心有余悸……雨强大,时间短的暴雨极易造成严重的城市内涝。对于沿海地区而言,台风的风暴增水达到一定高度时,会造成海水倒灌(当然这是最严重的情况);即使没有出现海水倒灌,也会造成城市排水不畅,从而延长内涝时间而增加经济损失
        对丹恩而言,登陆前后,其东北侧存在一支东南风中低空急流(700hpa风速≥12m/s),在云图上表现为一支螺旋的积雨云带从台风东南偏南测卷入台风内部,这是台风的水汽和能量输送通道,提供了福建沿海台风暴雨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福建沿海地区当时也存在高空位势不稳定的情况——增强了台风的对流,也增大了暴雨的强度;出现强降水的地区的探空报告也表明,该地在850hpa风向转为东南风并持续加强的同时,200hpa高空的风速风向并无明显变化,这使得低层东南风输送的水汽和能量获得了堆积的条件,从而形成强降水。
       对流层上部的水平辐散可以使对流层中下层的上升运动持续不断,这是产生强烈暴雨的重要条件,对台风暴雨而言也是必要条件。分析9日08时的200hPa急流轴(如图23所示),台风位于高空急流入口处右侧的辐散区,有利于台风环流上空的辐散流出加强。在对流层中低层(700hPa)台风东侧存在一条东南风急流,其出口处左侧的正涡度叠加在台风东侧环流上,使台风登陆后减弱较慢(1O-11月登陆台风在陆上平均维持时间是12.3小时,而丹恩在陆上维持19小时)。在高低空两支急流之间,也就是台风环流所在处,正好是高空辐散与低空辐合的叠加区,台风的强烈暴雨就发生在这个高空辐散、低空辐合的强上升气流地区。
    深厚的东南风急流有利于台风在陆地上的维持以及地面中尺度系统的产生和维持。丹恩过境过程中,位于东南急流左侧的福建中南部沿海山区形成了中尺度切变线,并能够获得东南急流的水汽和能量供应,辐合抬升持续不断且位置稳定少动,形成不连续的中尺度细胞状暴雨云团,进而降下特大暴雨。由此可见,受惠于东南急流和地形抬升因素的共同作用,丹恩的暴雨强度获得了一定的增幅,而显得更加猛烈。

图23   1999年10月9日08时综合图
1.png
图24  1999年10月9日20时925hpa流场和等风速线
1.png
    (东南风吹向闽中沿海地区,风向与海岸线基本正交,受海岸阻挡产生辐合;而泉州湾和湄洲湾的喇叭口地形加强了这种辐合作用。同时,丹恩云系与山地地形发生摩擦,沿海向内陆风速显著减小,从而形成地形辐合)
图25  福建中南部沿海四个验潮站的风暴增水曲线
1.png
(丹恩的风暴增水持续时间长且增幅明显,激振期短使潮灾具有突然性)
图26  9914台风丹恩风暴增水空间分布图
1.png
(除了厦门附近验潮站出现超过当地警戒潮位的高潮位,平潭以北验潮站的最高潮位均未超过当地警戒潮位
——丹恩风暴潮灾致灾范围较小)
图27  9914号台风丹恩海浪要素实测
1.png

           从当时的报道上看,厦门市受灾尤为惨烈。     [blockquote]
       首当其冲的厦门,在丹恩的冲击下,验潮站出现了732cm的最高潮位,这也是当地历史纪录第四高的潮位。闽中南海域也普遍出现5至8米的巨到狂浪。由于丹恩移速缓慢,造成风暴潮和暴雨的持续时间都很长,厦门市如同遭遇了一番洗劫——全市普降大暴雨至特大暴雨,面雨量超过200mm;正面袭击达5个多小时,市区最大平均风速25.3m/s,极大风力达15级(47.1m/s),7万多株树木折断或连根拔起,95%的户外广告牌被毁坏,200多间房屋倒塌, 海堤决口40处,全市经济损失达19.37亿元;厦门大学因此次台风被迫停课两天,校内经济损失严重……这是建国以来厦门市遭遇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一九九九年十月九日上午十时,第十四号台风正面袭击厦门,受台风破坏,厦门全岛大部分地区停电。自来水和燃气中断,大部分企业停产,机场关闭,轮船停航,铁路停运,市内公交及厦鼓轮渡停班;大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二百多名渔民被困海上┅┅厦门市出现最大风暴增水171厘米。厦门、晋江、惠安、石狮等地的10多处海堤被冲毁,崇武码头被淹。厦门市区、泉州市区街道多处受淹,沿海有多处海堤受损。
    福建晋江10月9日出现268mm的日雨量和持续13小时极大风力大于等于8级的情况。
      丹恩是自1959年8月23日台风艾瑞斯(英语:Iris,中国大陆编号:5903号)重创厦门以来袭厦的最强台风,也打破了鼓浪屿岛上建造了郑成功塑像以后台风不再吹袭厦门的当地传说。台风使得进厦门岛的三条电源线路全部跳闸,造成10月9日中午起全岛大停电,进而带来自来水和燃气中断。机场航班取消、轮渡停航、铁路停运、公交停驶、厦门大桥也被迫关闭。供水、供电和交通一直到次日才逐渐恢复。大风还造成了厦门大学芙蓉第五学生宿舍的屋顶被掀,一栋教工宿舍楼发生倾斜、百年榕树被连根拔起。
[/blockquote]     正是:鹭岛遍疮痍。
图28  9914丹恩(Dan)与5903艾瑞丝(Iris)灾害对比
1.png
1.png
(官方统计数据虽然不可靠,但也能部分说明丹恩灾害极其严重的事实)

        但,损失惨重的并不只有厦门。如前面所提到的,强烈的暴雨袭击了闽中南沿海地区,崇武出现国家站过程雨量最大值501mm。而与秋台暴雨中心往往在其北侧一致,因此莆田和泉州出现强度罕见的特大暴雨,莆田出现严重灾情。作为台风东北侧东南气流主要影响的区域,且具有迎风坡地形(处于NNE-SSW走向的戴云山中段东南侧,正对东南气流),莆田境内的暴雨持续时间长且雨强大。其中下张隆村出现一小时141mm的降水,创造福建省单小时雨量纪录(后于2005年被0519龙王台风在长乐的152mm最大单小时雨量超越)。莆田山区一些村镇持续3至4个小时出现特大暴雨(10月9日,下张隆站出现637.8mm的日雨量,莆田境内有5个站日雨量超过500mm,且最大12h雨量占到过程雨量的90%以上),致使该市主要河流木兰溪干流发生50年一遇洪水,其支流延寿溪发生180年一遇洪水,市内唯一大型水库东圳水库发生200年一遇特大洪水。这是建国以来木兰溪流域发生的最大洪水。山洪暴发进而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一系列次生灾害,导致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与厦门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事后统计,莆田全市受灾人口占总人口的1/3,重灾11个乡镇,灾民33万人,死亡、失踪28人,伤156人,倒塌房屋3.74万间,损坏房屋7.33万间;农作物受淹面积27.09千公顷,绝收7.75千公顷,基础设施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8亿元。
       北上的丹恩进入浙江境内,在台州也降下特大暴雨。椒江降水总量达348毫米, 10月10日降水量达307毫米, 12小时降水量达295.4毫米,1小时最大降水量达89.7毫米, 创该站12小时历史最大降水量记录。随着丹恩的残余云系进入黄海并逐渐消散,风雨远去了。但无法改变的事实是,丹恩创造了福建和浙江沿海许多地区的暴雨极值而这足以令9914丹恩这个恐怖的名字被永远载入史册。

图29  崇武、秀屿、莆田、仙游风向风速随时间变化图
(1999年10月9日8时至24时)
1.png
(13时至22时中尺度切变在秀屿和仙游之间维持,造成持续强降水)
图30  莆田、秀屿、仙游雨量图
1.png
(雨强大且持续时间长)

       与大陆地区相比,台湾受到9914丹恩的影响相对较轻。对于丹恩这类沿台湾海峡西侧北上的台风,由于存在东风水汽的输送通道,也常在台湾东部的迎风坡地带造成较强降水。岛内的最大降水是台东的340.5mm。而由于丹恩北上路径距台湾岛较远,且风圈较小,台湾岛测得的风速并不是很强。相比于直接掠过澎湖列岛的0102飞燕台风,丹恩对台湾的影响明显要弱一些(除了金门损失较重)。但由于台湾岛内刚发生过九二一大地震,台风带来的强降水对灾区重建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引述会员TenbeensWu在与我的私信中所提到的内容
      靠近厦门的金门处于丹恩的危险半圆中,全县有超过1/2的树木被强风折断,甚至是连根拔起。当地断水断电达11天,幸亏台湾电力公司尽力抢修,水电才得以恢复(据回忆,台湾电力公司指派239名专业技术人员专船赴金门抢修电力。当时整个厂房都泡在水里,工程人员还得把设备拆下来烘干之后,再亲手装回去)。值得一提的是,丹恩一度是CWB历史上发布过最多张警报张数的台风,超越了1986年怪台韦恩的42张纪录(1994年8月起,CWB自六小时一报改制为三小时一报,在这里张数未经换算),共有43张,与后來2008年辛乐克(森拉克)的张数持平。不过此纪录后来被2001年纳莉(百合)(64报),以及2012年天秤(54报)所超越。

图31  丹恩期间台湾各站点气象要素统计表
1.png
图32  马公、金门逐时气压变化图 1.png
图33  丹恩台风过程雨量分布图(台湾)
1.png
图34  CWB关于丹恩的灾情报告
QQ图片20150203111616.jpg
图35  组图(金门报纸、灾情图片)
——来源:会员TenbeensWu提供
QQ图片20150203110303.jpg
╝薄.PNG
(报纸来自影片《金门点灯人》截图)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以下引述福建省气象台对9914丹恩台风灾害总结。        
    9914号热带风暴于lO月3日在西太平洋上生成,生成后稳定向偏西方向移动. 5日02时发展成台风,5日穿过吕宋岛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6日08时开始向西北方向移动,7日05时在l9.6N、l17.5E折向偏北方向,8日08时~9日02时呈左右摆动的蛇形路径, 8日20时中心风速加强达38m/s,9日10时在龙海市港尾镇登陆,登陆后穿过厦门、同安,安溪、永春,9日20时在德化境内减弱为热带风暴,路径继续向偏北方向移动。CMA1O日08时停止编号。
   受14号台风正面袭击。8日夜里起我省中南部沿海风力加大,9日中南部沿海阵风达11-12级,沿海地市的内陆县市达8~ 10级,其中以厦门阵风达47.1m/s为最大。8日下半夜起中南部沿海出现特大暴雨,8日08时一l1日08时过程雨量全省超过lOOmm 的县市有16个,超过200mm有9个,以崇武519ram为最大(9日02时~ 10日02时),暴雨沿沿海分布,降雨中心在闽东南沿海.集中降雨时段,南部在9日02~ 20时。中部沿海出现在9日l2~ l0日02时。东北部沿海在9日14时~ 10日。暴雨分布在台风路径的右侧,大风分布在台风中心左右两侧。
   这次台风中心强度强,范围小,结构紧密,移动慢,破坏力大,造成我省惨痛的经济损失,是近年来影响我省最严重的台风。
图36  9914丹恩灾害图
1.png

      90年代是严重台风灾害的高发期。从9107登陆汕头开始,次年9216造成华东严重潮灾,后9315和9316接连袭击广东,9403造成华南世纪洪灾,随后是9417,9608,9615,9711这九十年代四大灾台相继登场,损失不可估量。与这些台风相比,丹恩影响范围较小,但在其影响区域内,灾情也显得非常严重。诚然,9914丹恩对于福建人而言,也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544

回帖

3万

积分

资深会员-热带辐合带

积分
33502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部分 附录
(帮忙挖一下论坛会员tiac的坟帖)
附表一 【1962-2010】福州受TC影响极大风速≥8级 一览
附:196122 PAMELA 最大风速40M/S 极大风速45M/S
QQ图片20150124111922.jpg

附表二【1958-2010】厦门受TC影响极大风速≥8级 一览
201011 FANAPI 最大风速15.1M/S 极大风速25.7M/S
201013 MEGI   最大风速11.5M/S 极大风速18.8M/S
QQ图片20150124105734.png
QQ图片20150124105753.png
10_18826_d2742c3f3f275f5.png
QQ图片20150124105836.jpg
QQ图片20150124105901.png
QQ图片20150124110104.png
附图一:JTWC年鉴中的丹恩
199914DAN.png
附图二:个人版登闽台风强度排行
无标题_副本.jpg
附文 《曾经厦大——台风》

    厦门靠海。
    所以呆厦大的人,少不了要和台风打打交道的。
    不过我好象有些幸福(或者说是有些不幸),记忆中只有一次比较能让人来劲的Typhoon ——便是99年那一次几十年不遇的特大台风了。
    不过这说法并不是完全正确的——我在更早之时,已被同学灌输过台风有多可怕的概念。同学说,那时暑假你们回家了,就我呆这边。来台风了,很恐怖,大风刮的呼呼的响,豆大的雨砸在紧闭的门窗上,让人心惊……“咔嚓”一声,外面的一株大树折去了原本属于它的一个部分……又“咔嚓”一声——接着是“咣当”一声了,窗户被狂风卷开,宿舍立时成了一片汪洋——你们知道这台风有多大了吧?他最后问。我说,我没经历过,不知道——不过我现在更加的知道了芙蓉一有多破。他笑笑,你去看看别的楼房吧,新盖的也成,古旧的也成——都差不多的,这是台风的恩赐……
       终于面对台风的日子还是来了——来厦门这么多年,不经历一回岂不是很没面子的说?我能记得很清楚的,那一天是99年10月8日夜——我向来不写日记,会有如此深刻的印象实是因了那天做实验,生平第一次出了所谓的结果,于是很兴奋,没吃晚饭一直坚持下去,“躲进小屋成一统,不管台风与暴雨”。到了八点多,终于饿的不行了,且没有更进一步的好图象出来,于是便想回去——才想出门,老板一个电话追来:“天气预报说有大台风,要把门窗什么都关死……”
       出了化学楼,还没开始下雨,但风已经很大了,让人有进两步退一步的感觉——这鬼天气,我骂一句,把身上单薄的衣服团紧,鼓起余勇跑到了万佳超市。买了很多东西,吃的,喝的,用的,最英明的是我当时不知脑袋里那根筋短路了,居然买了两付扑克想回去玩(历史证明了我的先见之明来的是多么的及时,呵呵)。然后回到了宿舍,大家都回来了——都说这鬼天气,在外面实在受不了了,要回来加衣服钻被窝——再然后我就煮一包方便面,边吃边打牌——这又是英明的决策,保证了我留下了不少口粮在第二天出不了门时充饥的说。
       一夜无话。但第二天早晨就不安稳了。不到六点钟,人人都被吵醒,外面的恐怖情形使我们感觉自己就象在汪洋之中的一只小破船,风雨飘摇,随时都有坠入万劫不复的可能……停电停水了,但厦广还是能听的,我们的心情也随着电波忽上忽下,忐忑不安——台风要在厦门登陆?不会,只是打个擦边球?莲板死了个人了?我们无助的缩在宿舍内,借着阴暗的天光,继续打牌……
      傍晚时节终于风雨都小了下来。出去到食堂吃饭,人多得跟米一样。路上到处都是倒下的树,连三家村那颗爷爷级的大榕树也不能幸免。出白城到海边,随便的看了看,好象大海没什么大变化,真如林则徐说的,有容乃大。买了罐八宝粥,五元大洋,明白了什么叫市场规律。出来时看电线杆倒了许多,于是到处去找蜡烛买,于是“游”过了新校门的“池塘”,在温莎小镇门前踩着倒下的树木跌跌撞撞,在万佳又挤出了一身臭汗——可怜的是一直不能洗澡,估计那是我生平最肮脏的时候了,sigh……
      电话通了的时候首先给家里报了平安,免不了添油加醋说有情况有多么多么的壮观;去系里见到了老板,她还在为没法努力工作而烦恼;进实验室,看到那种一蹋糊涂的情形,自己也没奈何的忙了个一蹋糊涂……
      到一切恢复正常的时候已经是很几天后的事了。走在劫后的校园里,时不时的会感叹一声,“唉,原来这里的那棵树,长得多好呀……”外校的几个同学也知道了这回事,纷纷发信过来问候,我回信时少不了吹一通,然后说:“这回,我可是真正的经历了台风呢!”
CWB红外线云图动画
1.gif
几张可见光云图
Satellite_VIS_LCC.199910040425_副本.jpg
9914台风研究资料(本回顾参考的论文)
9914.zip (5.42 MB, 下载次数: 0)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544

回帖

3万

积分

资深会员-热带辐合带

积分
33502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后记
     花了一周多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篇回顾。这篇回顾,参考了许多专业文章,以期写得完美。不同于我的前两篇回顾,这篇回顾的关注点不仅仅在于丹恩,更在于与丹恩类似的一系列台风,并将它们与丹恩进行对比,寻求共性。这也是我第一次进行台风暴雨的分析,虽然是站在大量资料基础上的简单概括,但也算是迈出了崭新的一步。在附录部分,我整理了论坛已有的一些资料,也算是挖坟吧;参照老干部对登陆福建台风的排行,我在这里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补充了一些台风,并加入了一些个人对其中一些台风强度的判断,也不知道是否合适),当是抛砖引玉,以求大家的看法。
     关于台风回顾,我认为应当兼具资料分析和资料整理的作用,尤其是对于那些年代相对久远的台风(如果没有及时整理,一些资料可能永远也找不到了),这也是我写回顾的原则。希望这种看法能对其他写分析型回顾的新人有所启迪。
(特别感谢会员TenbeensWu提供金门灾情资料)
(本回顾资料来自NRL、数字台风网、NOAA、CWB年鉴、JTWC年鉴、百度百科、论坛讨论以及各类论文资料,特别鸣谢)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主题

1万

回帖

2万

积分

顶级超台

Hailstorm come come come

积分
21648
发表于 2015-1-25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99Dan當年HKO以為會直襲珠江口,所以過份緊張[s:11]結果,副高無法西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荣誉会员-暖池

积分
43503
发表于 2015-1-25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99Dan當年HKO以為會直襲珠江口,所以過份緊張結果,副高無法西伸
是啊,还发了3号风球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3414

回帖

4万

积分

总版主-南亚高压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0056
发表于 2015-1-30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年厦门气象台在台风登陆前一两天才发布预警,很多渔排上的人都来不及避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台风论坛 ( 沪ICP备20014818号-2 )

GMT+8, 2023-5-31 17: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