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3月12日,这一天,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天。在一个高层冷心低压所转化的低压槽中,对流不断爆发,为巴西带来狂风暴雨。在各大机构眼中,这只是个普通的离岸系统,并没有引起预报员的注意。然而,奇迹,就从中诞生。
|
(孕育中的卡塔琳娜)
|
该低压槽系统在挣扎一个星期后,几经周折,LLCC逐渐形成,并具有热带性,预报员似乎只是例行公事似的将其编号,并没有太在意。这里,向来是热带气旋的禁地。
|

|
|
(刚刚编扰时的卡塔琳娜)
|
|
在南大西洋,西风呼啸而过,激起千层浪。初生的她她看着一个海水虽然冰冷,但风切变异常微弱的南大西洋,似乎隐隐约约的感觉了自己的使命——在南大西洋创造一个奇迹。一个坚定的信念在她心中涌现,她要在这个罕有热带气旋出没的地区,一个热带气旋的禁区,创造一个不曾出现的奇迹。越是不受重视,越要出人头地!她十分努力,可是,南大西洋的环境毕竟不算优良——尽管她幸运的遇上了低风切,但低水温仍严重阻碍着她的发展。她对流衰弱,LLCC裸露,形态貌似一副热带气旋。但是她并未放弃,她向东南移动,借着一定的副热带性,她奇迹般的在24度到26度左右的水温开始发展。可是,随着纬度渐高,如果继续这样走下去,她似乎要死在寒冷的海水和西风之下,她几乎绝望了。望着呼啸的西风和逐渐冰冷的海水,绝望涌上心头。但此时,她想起了她的夙愿——在南大西洋创造一个奇迹。在这个信念的支持下,咬紧牙关没有放弃,顽强的支持着,并努力的加强。也许是老天不忍心看着一个如此持之以恒的气旋就这样离去,决定帮她。一个高压脊及时的开始西伸,让她寸步难行,同时也阻断她被西风勾走的道路——一切恰到好处。她最终在高压脊的引导下北折,重回北部水温较高的区域。她望了望上天,感激的笑了,她的信念更加坚定了,她不愿辜负老天的厚望。虽然此时她被认定为一个副热带气旋,但持续发展。3月25日,随着中心对流不断发展,深对流巩固,暖心不断加强,CISK机制启动,她终于摆脱副热带性,发展为一热带风暴,NRL编号50L。十几天的奔波,让她积蓄了无数力量,爆发的时刻到来了,她终于开始了她的漫漫征程。她一出生就螺旋性良好,并开始构云卷眼。环流狭小的她不需要太多的水汽,在这冰冷的海水提供的有限的能量中发展。
|

|
|
(刚刚编号50L,正在构建云卷眼)
|
|
她不断巩固云卷眼,眼墙逐步形成,与此同时,CDO构造也逐步形成,结构完善。奇迹!奇迹!在诞生仅仅一天之后,她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增强为一飓风。NHC的预报员为其震惊,一个清晰的风眼镶嵌在平整圆润的CDO中,云卷眼已转化为一真眼,尽管不算清晰,但这在南大西洋是绝无仅有的,而且这一切仅仅用了不到一天。她,必将载入史册,在南大西洋乃至世界留下辉煌的一笔。可是,此时,巴西的气象局却将她当成一个温带气旋。但她没有在意,是金子,总会发光,她的实力,已毋庸置疑。她望着这个无知的国家,轻蔑的笑了。然而骄傲的她遭到很快遭到了打击,她的风眼变差,CDO结构变得不对称,发展停滞。她的心碎了,为什么?为什么?她不甘愿就此止步,她抬起头,看了看远方,悲伤涌上心头。自己难道就如此堕落了么?“不,我一定要走下去,不管有什么困难,”她心里想着。此时,她步入巴西沿岸的暖流区,水温增高,流出变的优越,风眼清空度开始变好,奇迹再度上演!她近岸爆发,对于巴西这无疑是一个噩耗。巴西报社以“预计飓风会袭击圣卡塔琳娜州”作为标题,使她获得了一个非正式名称——卡塔琳娜。28日 凌晨,巅峰终于到来,凭借着日际变化与较高的水温,对流增强,CDO扩大并整合的圆润对称,风眼也达到了WMG的水平,中心风力直逼160km/h。据说她达到了WMG EYE in LG/MG RING,具有C3的水平。此时的她,身姿优美,体态匀称。然而,越优美她也就越具有破坏力。
|
|

|
(巅峰时的卡塔琳娜)
|
巴西的噩梦已经悄然到来。当日下午,她挟杂着狂风暴雨登陆卡塔琳娜州。
|

|
她想起了那个把她当做温带气旋的国家——巴西,她把积蓄的所有能量以及她的愤怒挥洒在巴西圣卡塔琳娜和南里奥格兰德州,以摧拉枯朽知识扫荡所经之地。尽管登录前已经有所减弱,并似乎开始进行眼壁置换,却依然威力不减。此时,她无怨无悔,“人生自古谁,留取丹心照汗青”,她做到了,已没有遗憾。疲惫的她登陆后风眼迅速填塞,并在陆上迅速减弱消散,只留下滔滔洪水。她走了,消失在南美苍莽的山脉中,回到了她出生的地方。她虽离去,可争论再继续。饱受争议的,就是她是否为热带气旋。一年以后,她终于被正身为热带气旋,同时也是南大西洋风王。金子,终于闪出了耀眼的光芒。此时,在天上的她,微微一笑——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死而无憾。再见了,一路走好,卡塔琳娜,一个孤独而又坚强的守望者,默默的在冰冷的南大西洋孤寂地守望,守望着这一片孕育了她的海洋。
|
仅此纪念卡塔琳娜诞生1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