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艾利:闽东北的暴雨记忆 2004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当年8月,对浙江影响巨大的台风“云娜”横扫该省,造成巨大损失。但这里的主角不是“云娜”,同月袭击福建的“艾利”也有值得大书特书的一面。(对闽东北而言,如果说“桑美”是风台风的典型,那么,毫无疑问,“艾利”是雨台风的典型。) 8月18日,热带扰动96W在雅浦岛附近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形成低压区,于20日获得编号20w。它初时向北移动,同日08时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命名为“艾利”(AERE),随后稳定向西北移动,稳步增强。于8月21日08时增强为强热带风暴,同日20时增强为台风。然而,由于东面的强大的热带气旋“暹芭”(24日达到cat.5(140KT),也是当年与针眼强台“电母”齐名的台风)的靠近,其强度发展受到抑制,23日前后它到达台湾以东洋面,强度也达到了巅峰(JTWC:90KT cat.2;JMA:80KT:CMA:40m/s,955Hpa;CWB:38m/s(中度台风)),移速也较为缓慢。24日,“艾利”移至台湾东北方,终于接上西南季风,环流空前扩大,注定要成为一个影响巨大的水台。
与此同时,东面的“暹芭”也在不断靠近。在辽阔的西北太平洋上,“艾利”不过是“暹芭”的陪衬。但,这个不强的台风一样造成了不小的灾害。8月24日至25日,艾利掠过北台湾,狂风暴雨席卷该地,造成大面积淹水。在台湾,“艾利”造成24人死亡,9人失踪,91万户停水,36万户电力中断,直接经济损失超4亿新台币。在21世纪袭击台湾的热带气旋中,“艾利”的影响可谓严重。
由于北侧副高的压制和与“暹芭”的相互作用,24日抵达台湾东北方的“艾利”停止了西北路径而西折,直指福建中部沿海。与那些登台入闽的台风相比,“艾利”虽也对台湾造成严重影响,但主体部分并未受到台湾中央山脉的摧残,没有经历高低层分离,故而对闽浙一带的影响更为严重。25日16时,“艾利”以台风强度(36m/s,965hPa)登陆福建省福清市高山镇,随后沿福建沿海向西南方向移动,出海后于当日21时30分再次登陆福建省石狮市(33m/s,975hPa)。后又出海,减弱后于次日依次登陆福建龙海、东山,随后进入粤东,减弱为低气压,西进至珠三角附近消散。其生命史(从加强为热带风暴算起)历时7天,诡异的路径让人捉摸不透,堪称2004年的一大怪台。(西折的具体原因:24日500hPa副高断成两环,东环位于日本东南洋面,有592闭合中心,588线西脊点位于129E,30N。西环位于中国大陆中东部,呈块状,脊线为东北-西南向,有两个高压中心,分别位于湖北和贵州。朝鲜半岛有一西风槽浅槽。此时台风中心位于台湾东北部附近,陷入鞍场。通常情况下,副高减弱断成两环有利于台风向偏北方向移动,而“艾利”却一反常态而西折。究其原因,在于副高东环西脊点依然偏西,与西环相接形成东西向高压坝,阻挡了台风的西北向移动,台风西折)
“艾利”在福建造成2人死亡和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损坏堤防236处,45.1千米,堤防决口50处,1.8千米,损坏灌溉设施1579处,使3个城市被淹,农作物受灾74.9万公顷,成灾37.9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4.85亿元,其中农业损失8.13亿元,水利损失3.86亿元)。其风力在登闽台风中并不出众,最大阵风在福鼎台山录得,为43.8m/s,内陆风力并不太大。但其强大的降水却让闽东北人民印象深刻,甚至连两年后强势横扫这一带的超强台风“桑美”望尘莫及。“艾利”登陆后,向西南方向进入闽中南地区,其向南分量与在闽东北地区沿径向向北传播的螺旋雨带取得平衡,造成雨带滞留。加上台风东侧偏东急流的水汽输送(闽浙交界一带上空700Hpa风速大于24m/s,850Hpa风速大于20m/s,这种中低层偏东急流带来了大量暖湿水汽和不稳定能量,为闽东北成为此次台风最大的降水中心提供了充足的热力和动力条件)和闽东北地区有利的地形作用(东北-西南走向的太姥山附近有多条河流向东南流入东海,当台风在福建中南部沿海时,其外围环流的东南或偏南气流沿河谷北上,又受到太姥山地形的强迫抬升作用),雨势更为强劲。柘荣青岚面水库24小时最大降水量达504mm,福鼎桑园水库24小时最大降水量亦达397mm,重现期均超十年一遇。闽东北大范围强降水,8月24日8时至27日8时过程雨量:福鼎663mm,柘荣638mm,福安425mm,寿宁257mm,周宁204mm。这种高强度的降水以后再也没在这片地区出现过。受此影响,赛江发生洪水,上游白塔水文站洪峰水位达32.40m,超危险水位3.40m,对应流量9350立方米/秒,仅次于1969年洪水。虽然两年之后洪峰纪录又被罕见的超强台风“桑美”刷新,“艾利”的影响,依然无法在闽东北人民心中抹去。
而在北面在不久前受到“云娜”严重影响的浙南地区,暴雨也相当强烈。据浙江省水文局的资料,“艾利”在浙江的降水主要集中在温州、丽水、台州等地,降水时间主要集中在8月25日4时至20时。据全省所有报汛站降雨资料统计,8月23日8时至26日8时,1小时降雨量30毫米以上的有75站次,71站次发生在25日4时至20时,其中1小时雨量50毫米以上的有11站次,最大为苍南县吴家园水库8月25日10~11时64.5毫米,其次为文成县高二电水库8月25日14~15时58.5毫米。日雨量大于200毫米的有6站次,分别是8月25日青田奇艺水库242毫米、文成玉壶231毫米、青田建萍水库230毫米、文成济下水库217毫米、文成东三电水库215毫米、瑞安林溪水库206毫米。过程雨量(三天)大于250毫米的有9个站,分别是瑞安林溪水库323毫米、青田奇艺水库315毫米、青田建萍水库295毫米、文成东三电水库287毫米、文成玉壶275毫米、文成峃口258毫米、苍南吴家园水库257毫米、文成济下水库255毫米和瓯海区塘下坑水库252毫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