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台风
查看: 6494|回复: 18

[回顾] 几个深秋至初冬影响香港的热带气旋回顾

[复制链接]

178

主题

1万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会员-暖池

积分
32042
发表于 2013-5-23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岑智明台长上任后,天文台发警告的作风和以往有很大转变,变得特别进取。其实,从岑台长平时的言论,不难发现他比我们风迷更「盼风」,例如去年4月回顾以往的十号风球,7月韦森特袭港果真为香港带来十号风球。当台风袭港时,他又会在社交网站发表天文台内部的照片。就在刚过去的星期三,暴雨使天文台发出黑色暴雨警告,岑台长便立即在社交网站发表留言「昭告天下」,表现十分雀跃。
    岑台长在早前于网志发表了一篇关于1900年庚子风灾的文章,详细描述了当时情况和以往11月影响香港的热带气旋数据,又再揭露了他「盼风」的本性。由于他的文章,我翻查了一下以往深秋至初冬影响香港的台风的数据,打算在这里作一些回顾。

1900年庚子风灾
    我想对于这个风暴,没有什么可以说的,要说的岑台长基本上都详细地描述了。1900118日至9日初段,香港基本上受较微弱的东北季候风影响,早上气温大概在20度左右。除了一些降水外,天气不算太差,119日更有少许阳光。虽然岑台长提到这个风暴环流大,我也不排除118日至9日香港的弱降水是由于西风带拉扯这个风暴的云系造成,但恶劣天气集中于1110日。以下是风暴影响前后香港的天气:
日期
最低气温(摄氏度)
最高气温(摄氏度)
降雨量(毫米)
日照时间(小时)
118
20.4
25.7
10.8
0
119
20.8
24.7
13.3
0.2
1110
21.5
25.7
120.2
0.3
1111
15.3
27.3
0
8.5

    119日入夜后,香港风力逐部加强,半夜前已达烈风程度,风向为东北。1110日清晨,风暴经过香港东部陆地,并从大鹏湾进入深圳地区。当风暴最接近天文台总部时,天文台录得每小时平均风速为113公里,平均海平面气压974.9百帕斯卡,可以肯定当时风暴仍有台风强度。
    风暴登陆后,北面的东北季候风已经加强,并发展出冷锋。估计风暴在冷空气入侵和欠缺水气支持的环境下,加度快速减弱,当天黄昏前已减弱至热带低气压,甚至消散。和冷锋相关的冷空气在1111日抵达香港,这次是干冷过程,所以香港迅速转晴。

庚子风灾800公里路径

庚子风灾800公里路径


庚子风灾300公里路径

庚子风灾300公里路径


1900年11月9日天气图

1900年11月9日天气图



190812月风暴
   190812月上旬,东北季候风已经稳据华南沿岸,香港早晚变得清凉。这时在菲律宾以东海域形成了一个热带气旋,并在125日进入南海。这个风暴稳定向西北移动,并进入香港800公里范围。127日,东退中的副高令这个风暴到达香港东南约500公里左右时转向东北移动,并在翌日横过台湾以南海域的吕宋海峡重新进入西北太平洋,而且转化为温带气旋。128日,强烈且潮湿的冬季季候风抵达华南沿岸,并为香港带来三天寒冷和多雨的天气。
    这个风暴基本上没有影响香港的天气,只是纯粹当年预测天气技术水平低,所以才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估计警告生效时间大概在126日至8日。不过值得留意的是,这个热带气旋警告是天文台成立以来年内最迟发出的警告。如果这个风暴发生在今天,我想下场应该和2004年的南玛都差不多。所以说,天气预测水平进步,要破纪录就变得越来越难了。

191511月风暴
    岑台长提到,天文台成立到第二次大战前,仅有三个风暴令天文台在11月录得烈风,这股风暴便是其中一个。
    191510月最后几天东北季候风影响华南,香港气温下降至20度以下。随着东北季候风缓和和充沛的阳光,11月首几天气温稳步上升,114日更达到炎热水平。一个不知是什么强度的风暴在113日于菲律宾以东出现,路径大致向西北偏西至西北移动,进入南海,并在116日早上登陆广东西部。这个风暴在香港西南210公里左右掠过。当这个风暴到达香港西南时,曾有三小时使香港天文台吹起持续烈风,当时最高每小时持续风速为70.4公里,最高阵风为每小时111.1公里,最低每小时海平面平均气压为1002.3百帕斯卡。可是风暴靠近香港的这几天,香港天气不见得特别差,这是风暴靠近前后的天气:
日期
最低气温(摄氏度)
最高气温(摄氏度)
降雨量(毫米)
日照时间(小时)
114
22.5
30.1
9.8
3.6
115
23.0
26.6
19.2
0.1
116
24.1
27.2
7.7
2.3
117
23.8
28.1
0
8.7

    天气最差的日子是115日,但雨量也只不过是19.2毫米。随着风暴在116日早上登陆并快速向西移动,香港迅速转晴。从天气图上发现风暴在117日己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时香港已再回到炎热的怀抱里。

1915年11月5日天气图

1915年11月5日天气图



193911月风暴
    19391118日,一个热带低气压在棉兰老岛以东形成,并迅速增强成台风。台风横过菲律宾后,1121日风暴到达南海群岛以北海域。东退中的副高令这个台风转向西北偏北移动,靠近海南岛东部海域。连绵不绝的雨带从1122日开始影响香港。台风开始转向东北移动,直趋珠江口一带。根据一份文献记载,1123日台风横过澳门,并在两小时后吹袭香港,香港天文台纪录到15分钟风眼的平静。不过,根据天文台提供的路径数据,台风是从香港以南掠过,最接近天文台的方向和距离是东南偏南约65公里。根据天文台提供的资料,这个风暴在香港西南面250公里左右时,曾使天文台录得1小时的持续烈风,当时的持续风速为每小时64.8公里,最高阵风更是达到飓风程度的每小时118.5公里。从天气图可以看到,东北季候风在1123日抵达华南沿岸,冷空气令风暴开始出现锋面结构。风暴掠过香港后向东移动,1124日转变为温带气旋,掠过台湾以南海域,并重新进入西北太平洋。
    风暴吹袭香港期间,并没有造成重大损失。香港天文台录得最低每小时海平面气压为989.5百帕斯卡,显示风暴最接近香港时应该仍有强烈热带风暴的强度。以下是风暴吹袭前后的天气:
日期
最低气温(摄氏度)
最高气温(摄氏度)
降雨量(毫米)
日照时间(小时)
1121
22.6
26.7
0.1
3.3
1122
22.2
24.9
18.1
0
1123
17.1
25.4
102.2
0
1124
17.1
24.4
0
7.6

    这个风暴的路径极为罕见,自西向东近距离掠过香港的路径很少出现。在香港附近发展出锋面,开始转化过程,亦是香港风暴历史中的经典。

1939年11月风暴800公里路径

1939年11月风暴800公里路径


1939年11月风暴300公里路径

1939年11月风暴300公里路径


1939年11月23日天气图

1939年11月23日天气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

主题

1万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会员-暖池

积分
32042
 楼主| 发表于 2013-5-23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5011月热带风暴黛丽娜
    一个热带气旋在菲律宾以东形成,并向西北偏西移动,并命名为黛丽娜。在1121日进入南海,1122日进入香港800公里范围。JMAJTWC均没有纪录黛丽娜进入南海后后期的发展,其中JTWC1122日便判黛丽娜死刑。但根据CMABest Track,黛丽娜稍为减弱后在南海西部转向北移动,以热带风暴强度登陆海南岛。1124日,它从海南岛东北角离开海南岛,向东移动靠近广东沿岸,强度也大幅减弱。可能由于当时天文台仍颇依赖JTWC的发布,当黛丽娜进入香港400公里范围时,才察觉到其实它仍然未死,于是直接发出三号强风信号。清凉的东北季候风在1125日抵达华南沿岸,使黛丽娜减弱为低压区。1123日至1124日黛丽娜吹袭香港期间,香港的雨量亦很可观:
日期
最低气温(摄氏度)
最高气温(摄氏度)
降雨量(毫米)
日照时间(小时)
1122
20.1
28.0
微量
9.8
1123
21.7
23.4
16.9
0
1124
21.6
26.1
36.3
1.7
1125
17.5
21.9
0.6
0

    黛丽娜和193911月的风暴很相似,同样成功在南海转向东北偏东移动,风暴吹袭后期东北季候风便进占香港。可见对于这类深秋南海转向风暴,较强的东北季候风会加强华南沿岸的气压梯度,风也会得比较大。冷空气令西风槽向华南延伸,迫使副高东退,明显的引导气流令风暴成功突破弱点转向。

195411月超强台风柏美娜
    柏美娜是比较为一熟悉的风暴,它在西北太平洋已经达到超强台风的级别,JTWC更一度定格其为5级台风。柏美娜在114日从吕宋海峡向西移入南海,随后数天稳定靠近华南沿岸。116日,柏美娜以台风强度在香港西南约60公里掠过,这是它最近香港的距离。同日下午柏美娜便登陆珠江口以西一带并迅速减弱消散。柏美娜吹袭香港期间,天文台需要发出相当于今天的九号烈风或暴风风力增强信号的警告,是战后年内最迟的九号信号。当柏美娜在香港东南面时,香港天文台录得最高平均风速为每小时87公里,最高阵风为每小时155.6公里,最低海平面气压997.1百帕斯卡。烈风在天文台持续了5小时。香港南部的横澜岛风速亦很可观,当地录得每小时平均风暴为113公里的暴风风力,阵风更达每小时174.1公里。横澜岛最低海平面气压为989.0百帕斯卡。这些可怕的数据,都是在风暴仍在香港东南偏南面时录得,因此迫使天文台发出九号信号。可能随着风暴减弱,当柏美娜到达香港西南面时,本地风力已经大不如前,所以即使柏美娜近距离掠过,亦不需要发出十号飓风信号。
    柏美娜使鲗鱼涌最大风暴潮为1.16米,是众多袭港风暴中较严重的一次。这是风暴吹袭期间本地的天气资料:
日期
最低气温(摄氏度)
最高气温(摄氏度)
降雨量(毫米)
日照时间(小时)
114
18.6
26.9
0
10.0
115
20.3
28.4
0
5.5
116
18.9
24.6
93.5
0
117
21.3
24.3
1.6
4.1

超强台风柏美娜800公里路径

超强台风柏美娜800公里路径



超强台风柏美娜300公里路径

超强台风柏美娜300公里路径



196511月热带风暴伊兰
    伊兰的路径较为迂回曲折,在卫星云图仍未发达的60年代,这个风暴的路径较难预测。伊兰在11月上旬于南沙群岛以南海域形成,并向北移动。经过多次的重新定位,119日伊兰终于进入香港800公里范围,天文台遂发出一号戒备信号。可能因为当时仍为伊兰有迹象继续向北移动并且加强,天文台在1110日早上便改发三号强风信号,可是当天伊兰近乎停滞不动,本地风力亦未见增强,所以天文台在1111日早上便改发一号信号。1111日晚上,伊兰加速向北移动,进入香港西南400公里范围,于是天文台重新发出三号强风信号。受东北季候风影响,伊兰强度亦开始减弱,1112日减弱为热带低气压,并转向西北偏西移动,1113日登陆海南岛北岸,所有热带气旋警告取消。
    这是风暴吹袭期间本地的天气资料:
日期
最低气温(摄氏度)
最高气温(摄氏度)
降雨量(毫米)
日照时间(小时)
119
23.0
26.7
微量
1
1110
19.7
23.7
40.4
0
1111
19.8
22.9
9.7
0
1112
20.9
22.8
34.5
0
1113
21.4
24.9
8.9
0.5


196711月超强台风爱玛
    爱玛发生在11月上旬,是典型深秋影响华南的风暴。当风暴即将登陆菲律宾时,强度达到超级台风级别,JTWC亦定格其为5级台风。爱玛向西北移动横过菲律宾,在114日进入南海,强度已大不如前。已减弱为强烈热带风暴的爱玛继续向西北偏西移动,最后在湛江附近登陆消散。天文台在117日爱玛进入香港西南偏南400公里范围时发出三号强风信号。当天,横澜岛曾有4个小时吹持续烈风,达到每小时70.1公里,最高阵风为每小时96.3公里。天文台亦录得阵风每小时94.5公里。由于烈风不算持续,所以天文台没有发出8号烈风或暴风信号。风暴最接近香港时的距离为西南370公里。
    这是风暴吹袭期间本地的天气资料:
日期
最低气温(摄氏度)
最高气温(摄氏度)
降雨量(毫米)
日照时间(小时)
115
21.8
25.9
微量
1
116
20.9
24.4
1.7
0.2
117
20.7
23.5
21.5
0
118
22.8
25.4
0.7
1.4
影響香港熱帶氣旋路徑圖:http://www.hktctrack.net/ 將軍澳日出康城首都氣象站天氣情況:http://hktctrack.net/weatherstation/LOHASPark/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zodiacvirgi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

主题

1万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会员-暖池

积分
32042
 楼主| 发表于 2013-5-23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1972年强台风柏美娜
    同样是柏美娜,1954年的柏美娜令香港发出年最迟的九号烈风或暴风风力增强信号,而1972年的柏美娜则带来最迟的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
    114日,菲律宾以东形成了一个热带低气压,同日增强成热带风暴。翌日,柏美娜登陆菲律宾中部群岛后继续增强成台风,并在同日晚上进入南海。此时柏美娜移动速度开始减慢,并向西北偏西朝南海中部进发。117日,到达南海中部后,柏美娜进一步转向西北移动,靠近海南岛以南海域。117日早上8时半,飞机探测到柏美娜中心风力最高达到每小时185公里,海平面气压952百帕斯卡。虽然这个中心风力并非十分钟平均风力,但在南海达到这个强度并非易事。117日下午4时,天文台发出一号戒备信号,这时柏美娜距离香港西南偏南720公里。由于天文台预测香港入夜后风力会增强,加上柏美娜已增强成强台风,所以即使柏美娜还在香港西南600公里外,天文台仍然改发三号强风信号。入夜后,香港普遍吹清劲东风。同一时间,一道深厚的西风槽从中南半岛附近向东推进,使柏美娜转向北移动,并在118日早上登陆海南岛东部。由于没有海南岛的天气资料,风暴附近亦没有船舶报告或飞机实测,有关柏美娜的资料一度暂停供应。同日下午,风暴减弱为台风并离开海南岛,有关柏美娜的资料开始变得清晰。随着柏美娜向东北偏北移动,越来越接近香港,天文台在当日下午改发相当于现时八号东北烈风或暴风信号的七号风球。烈风警告生效后,柏美娜的风眼变得十分不清晰,雨带结构也变差了。柏美娜在118日登陆广东西部,迅速减弱为强烈热带风暴。由于风向转变,天文台在当晚改发八号东南烈风或暴风信号。119日凌晨,柏美娜已深入内陆,进一步减弱为热带风暴,天文台于是在清晨改发三号强风信号。所有警告在七点左右取消,柏美娜亦继续减弱为低压区。同日早上香港风力普遍减弱,但离岸仍间中有强阵风。
    天文台没有公布香港各地的持续风力数据,仅在报告提及各区的最高阵风情况:
地区
1179日最高阵风(公里小时)
大老山
154
长洲
120
启德机场
111
香港天文台
109
横澜岛
96
歌连臣角
94

    柏美娜并没有为天文台带来持续烈风,从阵风数据看,柏美娜的八号风球应该属中等偏弱的一个。值得留意的是,2011年纳沙袭港,很多人都以为天文台发出八号信号时,纳沙和香港的距离是最远的(360公里)。事实上,柏美娜来到香港西南偏西400公里时,天文台就已经发出八号信号,至于有没有更远的,我也不太清楚。秋季当东北季候风影响华南,而热带气旋在香港西南面时,即使热带气旋仍然很远,香港风力已经很强劲,柏美娜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以下是柏美娜吹袭香港时的一些数据:
日期
最低气温(摄氏度)
最高气温(摄氏度)
降雨量(毫米)
日照时间(小时)
116
23.4
30.4
微量
9.8
117
23.2
25.3
微量
0
118
23.2
25.7
64.2
0
119
23.9
27.8
9.6
7.3

    197211月上半个月,影响香港的东北季候风偏弱,估计当时海温仍然不冷,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再加上西风槽深厚,柏美娜才顺利北上转向。  
Pamela.png

Pamela.png

Pamela.png

1974年超强台风埃玛
   1974年的下半年是让香港风迷津津乐道的一年。香港经历了平平无奇的夏季,踏入秋季,台风就接踵而至。当年10月中旬先有嘉曼为香港带来九号风球,下旬又有伊兰带来八号风球。1974年有6个袭港风暴出现在10月或以后,从1011日到119日,热带气旋警告取消后,平均4天后又要重新发出,可见袭港台风出现的频率十分高。
   11月下旬,当香港渐渐踏入冬季,一个台风在西北太平洋形成,并被命名为埃玛。埃玛在1127日达到超强台风程度,一直向西移动趋向菲律宾。1128日下午,埃玛在马尼拉以北75公里左右掠过,并进入南海,同时减弱为强烈热带风暴。埃玛在随后几天稍为增强,但仍维持强烈热带风暴水平。1130日,埃玛开始向西北移动,靠近海南岛。121日早上2时,当埃玛来到永兴岛西北偏北100公里附近时,当地录得每小时85公里的持续风速和平均海平面气压996.6百帕斯卡。一号风球在当日下午1245分悬挂,当时埃玛已转向北移动,和香港距离大概是西南440公里。当天晚上11时,由于有迹象显示埃玛会转向东北移动,进一步接近香港,所以天文台悬挂三号风球,当时埃玛集结在香港西南330公里。122日早上,埃玛进一步减弱为热带风暴,横过上川岛,并登陆珠江口西部沿岸。从天文台的雷达显示,埃玛的组织极差,但雨带十分强烈。最后,所有热带气旋警告在当天下午4时取消,埃玛亦在香港以北55公里左右消散。
    121日初时,香港吹清劲偏东风,随着埃玛靠近,香港转吹强风。天文台公布了香港部份地区的的风力数据,从数据看,应该为持续风力:
地区
1212日最高持续风速(公里小时)
大老山
63
长洲
63
启德机场
48

    埃玛没有为香港带来太大的风速和风暴潮,但雨量却是十分可观,这是埃玛袭港的天气情况:
日期
最低气温(摄氏度)
最高气温(摄氏度)
降雨量(毫米)
日照时间(小时)
1130
20.0
22.7
3.7
0.5
121
20.2
21.8
19.3
0
122
21.0
23.5
177.3
0
123
20.9
23.9
0
2.5



    122日的雨量,为香港12月单日雨量的最高纪录,埃玛的一号和三号风球,亦是战后香港年内最迟的风球。





Irma.png

Irma.png

Irma.png
影響香港熱帶氣旋路徑圖:http://www.hktctrack.net/ 將軍澳日出康城首都氣象站天氣情況:http://hktctrack.net/weatherstation/LOHASPark/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zodiacvirgi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

主题

1万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会员-暖池

积分
32042
 楼主| 发表于 2013-7-6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近年,秋冬台风袭港的事件似乎越来越少。198711月尾,超级台风莲娜进入香港以南220公里,但由于强劲的冬季季候风早已控制华南,因此莲娜很快就减弱,纵然横澜岛录得每小时104公里的阵风,天文台也没有挂起风球,就只发出强烈季候风信号。1993年埃拉在11月袭港,本地风力也十分强劲,天文台发出三号风球,一架华航客机在启德机场滑行时堕入海中。自此之后,就再没有在冬季台风袭港的显著案例。不过,这些事件,都一直提醒我们,在11月深秋,台风仍然是可以进入南海,为香港带来强风。「我们是否已准备好应对下一个深秋风暴?」,这应该是我们每年风季开始之前抚心自问的问题。


fivestorm.png
几个难以找到HKO best track的路径
Ira.png
Ira.png
Ira.png
影響香港熱帶氣旋路徑圖:http://www.hktctrack.net/ 將軍澳日出康城首都氣象站天氣情況:http://hktctrack.net/weatherstation/LOHASPark/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zodiacvirgi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1090

回帖

2185

积分

强热带风暴

积分
2185
发表于 2013-7-13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的寶霞也是類似山神、南瑪都、尤特、Axel...的下場,沒有發出任何TC警告。

若不是現在技術水平發達,可能又會再創造多幾個1908深秋TC了!
我口裡說沒有(盼風),心底裏卻很誠\實(盼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1090

回帖

2185

积分

强热带风暴

积分
2185
发表于 2013-7-13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深秋初冬外,我還記得1922年3月底有TS-STS強度的TC影響本港,當時亦發出了8號風球,亦是有紀錄以來最早8號風球。

其實2008年浣熊也可以創造戰後最早的8號風球,衹不過是減弱快及現在技術水平較高。(加上林台長掛8號是很手緊的)
我口裡說沒有(盼風),心底裏卻很誠\實(盼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1090

回帖

2185

积分

强热带风暴

积分
2185
发表于 2013-7-13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浣熊不比所謂的8號風球弱!

NeoguriKoniDoksuriKai-Tak
平均風速平均風速平均風速平均風速
(參閱圖1.1) 風速風速風速風速
(公里/時)(公里/時)(公里/時)(公里/時)
赤柱56454951
中環碼頭43436352
長洲76676768
長沙灣16196567
青洲70567763
香港國際機場56454947
啟德45344336
京士柏27253131
流浮山40303831
昂坪1358712294
北角30344740
坪洲70455654
平洲30162047
西貢38415649
沙洲63514943
沙螺灣45403822
沙田30252531
石崗41303847
九龍天星碼頭41385823
打鼓嶺25223159
大美督62457283
大帽山90678731
塔門41384170
大老山58567620
將軍澳20193043
青衣島蜆殼油庫36252727
屯門政府合署31252531
橫瀾島76588570
濕地公園23202327
黃竹坑38313830
Strong 4034
Gale/Storm4043
Hurricane1000
Other5012
我口裡說沒有(盼風),心底裏卻很誠\實(盼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

主题

1万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会员-暖池

积分
32042
 楼主| 发表于 2013-7-14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NeoguriKoniDoksuriKai-Tak站 平均風速平均風速平均風速平均風速(參閱圖1.1) 風速風速風速風速(公里/時)(公里/時)(公里/時)(公里/時)赤柱56454951中環碼頭43436352長洲76676768長沙灣1...
啟德和天鹅也就算了吧......
杜苏芮虽然风力看似不怎样,但九龙天星码头录得烈风(10分钟平均)足以显示其威力,八号信号也及格
浣熊昂坪风力十分强劲,但八个参考站僅得長洲录得烈风,发不发八号也是见仁见智
不如派比安时天文台的脑殘
影響香港熱帶氣旋路徑圖:http://www.hktctrack.net/ 將軍澳日出康城首都氣象站天氣情況:http://hktctrack.net/weatherstation/LOHASPark/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zodiacvirgi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8

主题

1万

回帖

3万

积分

荣誉会员-暖池

积分
32042
 楼主| 发表于 2013-7-14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深秋初冬外,我還記得1922年3月底有TS-STS強度的TC影響本港,當時亦發出了8號風球,亦是有紀錄以來最早8號風球。

其實2008年浣熊也可以創造戰後最早的8號風球,衹不過是減弱快及現在技術水平較高。(加上林台長掛8號是很手緊...
不清楚1922年3月的TC是否发出8号风球
但那个TC的路径大概是在香港以南18-20N向东北偏东橫过南海北部,重新进入西北太平洋
这种路径能为香港带来烈风吗?


1922marchstorm.png

1922marchstorm.png
影響香港熱帶氣旋路徑圖:http://www.hktctrack.net/ 將軍澳日出康城首都氣象站天氣情況:http://hktctrack.net/weatherstation/LOHASPark/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zodiacvirgi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1090

回帖

2185

积分

强热带风暴

积分
2185
发表于 2013-7-14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啟德和天鹅也就算了吧......
杜苏芮虽然风力看似不怎样,但九龙天星码头录得烈风(10分钟平均)足以显示其威力,八号信号也及格
浣熊昂坪风力十分强劲,但八个参考站僅得長洲录得烈风,发不发八号也是见仁见智
不如派比安时天文台的脑殘
Doksuri是因為進了100km內,所以不得不發8號...
Koni是進了150km內,也是被逼發8號...不過Macau那邊吹得很爽.
啟德???只發3號就應該是強3吧
我口裡說沒有(盼風),心底裏卻很誠\實(盼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台风论坛 ( 沪ICP备20014818号-2 )

GMT+8, 2023-3-22 23: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