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台风
查看: 50213|回复: 167

[回顾] 追忆往昔热带气旋的足迹(添加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0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MARKED:NOAA从1944年起派出飞机进入西太平洋台风和大西洋飓风进行探测,其中有四架飞机再也没有回来。当我们阅读NOAA的数据时,请不要忘记生命的代价。

自从人类走出孕育他们的冲积平原,走向海洋,就一直不得不面对热带气旋这个可怕的天气系统,飓风,海溢,田庐漂没,溺死无算的记载不可胜数。随着科技的逐渐发展,人类建立了一整套对付它的预警系统,但是也逐渐认识到了热带气旋是地球大气循环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当然,现在仍然有15%的世界人口生活在热带气旋的阴影之下,但人类既然选择了海洋,也就选择了接受海洋的一切,包括猛烈的风暴。也许这就是痛并快乐着。

以下的排序将会按照时间顺序,而新添加的将会通篇正文用彩色表示。

凡是提到“XXXX号台风”的字眼,则均指CMA的编号。在升降格上,若无说明,遵循命名机构的决定。其中所有的时间概念,若不加说明,都会换算成北京时间。

如果没有特别说明,以KT(海里)为单位的风速资料均引自JTWC,而气压则采用CMA的数据。有时不同机构的数据可能被放在一起,请留意各自的来源。(NEW)

1、她是CMA心中的女皇  

5827号台风(IDA  艾达)  877HPA--110M/S(CMA)  877HPA(JMA)  175KT(JTWC)

    生不逢时是世界上最大的悲哀,而IDA更是第一个郁郁而终的受害者。1979年10月,随着泰培的横空出世,在人们的心中,似乎也从此没有了IDA孤独的身影。正如五十年前的JTWC不被人所信任一般,五十年前的IDA也从来没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过真正的承认,除了同样不受欢迎的CMA。110M/S,这是CMA给她的无上殊荣;虽然除此再无知音,但我们仍然可以选择仰望,毕竟她是五十年代无可争议的王者

   1959年9月20日,IDA在关岛东南洋面获得JTWC的升格,并一路西行。而从诞生开始,IDA就显示了她惊人的爆发力。命名十二个小时后加强成为台风,二十四小时后加强成100KT的三级台风,其增强之快,让无数后来者都望尘莫及。但此后IDA逐渐接近副高在140E附近的缺口,在移动逐渐减慢,准备转向时,IDA似乎也有些疲惫。她停止了增强,并在一天以后逐渐扭转身躯,开始了漫长的北上进程。

   然而IDA就从此恢复了她的英雄本色。在稳定了移动路线后,IDA重新积蓄了力量,开始了第二次疯狂的爆发。9月23日早晨,IDA的强度达到了110KT,并在此后一天半的时间里以平均每6小时10KT的速度迅速增强,终于在9月24日晚上发展成为175KT的超强台风,也成为日本气象厅认定的877HPA的猛烈台风。这是JTWC第一次给予一个台风高于170KT的崇高评价,也是日本气象厅第一次把一个台风的气压降到880HPA以下;在后来的漫长岁月中,也只有三个台风的气压能够比她更低。CMA更是给予了从前没有,至今也没有过的110M/S,IDA登上了CMA的王座,从此君临天下。IDA就这样成为了到当年为止全球最为强大的热带气旋。第二年,当琼安企图挑战伊达的梦想功亏一篑时,IDA终于在战后的第一个十年站在了世界之巅,傲视群雄

   到了此刻,日本人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处在多么险恶的境地中。是的,日本久经考验,但这回他们面对的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艾达。尽管随着北方冷高压的接近,IDA的未来并不乐观,但日本人也不敢掉了轻心。他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注视着步步逼近的IDA。

   在维持了整整一天时间后,IDA终于无法延续她的神奇,开始缓慢地减弱。在越过北纬30度线后,随着周围环境的急剧恶化,IDA也渐渐地人老珠黄。当IDA加速移动,迅速趋向本州东南时,她的力量也迅速衰减。9月26日晚上8时,IDA减弱到可怜的70KT;紧接着,21时,IDA在静冈县的伊豆半岛登陆了。

   IDA已经筋疲力尽,但她还剩下最后的力量。石廊崎出现955.2HPA的最低气压和37.8M/S的十分钟平均风速,日本气象厅也因此最终把她登陆前的气压定为了955HPA;而最大的阵风则出现在伊豆大岛的50.2M/S。这是一个并不突出的数字,但IDA最终还是没有放过日本人。

   在冷高压的助威下,IDA丰沛的水汽化作了倾盆般的暴雨。9月27日凌晨,IDA的中心经过东京附近,东京的雨势也达到了顶点。在IDA影响的两天里,东京的雨量达到了惊人的371.9MM,是过程雨量的最大值。关东大地江河泛滥,一片汪洋,尤以伊豆半岛中部为重。暴发的洪水让狩野川疯狂异常,洪水吞没了两岸的千家万户,至少52万户人家被泡在水中。仅在伊豆半岛就有888人死于非命,381人下落不明,另有1138人受伤。这也是截止当时日本战后所遭遇的最惨重的伤亡和损失。9月27日,当IDA从三陆冲离开本州并迅速转化为温带气旋后,心有余悸的日本人给予了她“狩野川台风”的称号,艾达也从此永远留在了日本人不堪回首的记忆中。

   IDA就这样默默地结束了她短暂的生命,只留下了一个惊世骇俗的数字。仅仅三年之后,“第二室户台风”NANCY让IDA统治的时代就此终结,而TIP最终让IDA只能在九泉之下默默黯然垂泪。但CMA终究没有忘记她,110M/S是对她的最好承认。随着人造卫星的一飞冲天和德沃夏克分析法的日益完善,这个光辉灿烂的数字也许就将永远在地下陪伴孤独的艾达了。





2、她离奇迹只有一步

5904号台风(JOAN  琼安)  885HPA(JMA)  170KT(JTWC)  884HPA--100M/S(CMA)  885HPA--80M/S(CWB)

    王者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自封的。在号称暖池的西北太平洋,没有谁不觊觎那皇冠上的明珠;生于50年代末的天之骄子JOAN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IDA史无前例地惊艳九月的一年之后,JOAN踏上了超越前辈的道路,她要冲击IDA至高无上的地位,她要站在世界的巅峰。但命运却给她开了个甚至比对IDA更加残酷的玩笑。对于IDA,百尺杆头没能再进一步让她只能叹息自己红颜薄命;而对于终用自己的力量征服世界的JOAN,上帝却无情地抛弃了她。让我们再一次追随JOAN的足迹,揭开这一页鲜为人知的历史吧。

    8月23日,处在副高东风带里的关岛发现风向转向了北风,地面观察认为关岛东北已经形成了LLCC,于是派出飞机前往这一区域进行探测。很快,事情就证实了:一个热带风暴确实存在于此。JTWC在8月25日11时25分对她进行了第一次定位,并且发布了第一号警报,并且命名为JOAN。刚刚形成不久的JOAN,近中心最大风速已经有40KT(一说45KT)。JOAN的路线很稳定,她向西北西稳步移去,而一直到登陆台湾之前,她的路线也没有改变。

    和许多最终成为超级台风的天之骄子一样,JOAN有一个梦幻般的开局。仅仅23小时后,JOAN已经增强为85KT的2级台风;当她以10-17KT的速度逐渐远离关岛时,她的势力也在迅速膨胀。在此后的一天多时间里,JOAN的精力放在自身的巩固和环流的扩展上——她知道,没有完善的高空结构和充足的水汽供应,没有台风能够拥有想入非非的权利。这三十六小时,是她韬光养晦的36小时;在这36小时里,JOAN成功地为让自己成为1959年环流最广阔的热带气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6小时后,JOAN的时辰到来了。

    越过17N后,JOAN从三级台风(100KT)向巅峰发起冲击,8月28日早晨增强为120KT的四级台风,同一天的晚上增强为150KT的五级台风。第二天的午后两点,JOAN达到了自己生命史中最强盛的顶点,与她细小紧密的风眼(不到30公里)相比,她的环流直径超过了1600公里,十级暴风半径竟超过了240公里,台风中心的700HPA位势点仅仅存在于6850英尺的空中,比她刚刚形成时低了近3200英尺之多,巨大的身躯让IDA也望尘莫及。在这些方面,JOAN无可争议地打败了同年的SARAH和VERA,加冕1959之王。8月29日凌晨,在JOAN达到颠峰之前,JTWC的飞机第十九次飞向JOAN的中心,那里,一个前所未有的数字在等着它。

    891HPA,一个很低,但无法拿到桂冠的数字,JOAN失败了吗?没有!因为190KT!侦察机带着它返回了关岛。关岛震动了,在接下来的八个小时里,JTWC对她进行了空前密度的探测,侦察机四次传回数据。终于,在8月29日午后,一个新的纪录诞生了:MAX SFC WIND——200KT。虽然此刻她的气压没能再度降低,但这已经足够了。

    这是琼安的骄傲,是她傲视群雄的最大本钱。直到德沃夏克分析法取代了飓风猎人的飞行,琼安的纪录仍像天宇中的星星一般可望而不可及,没有谁能超过她,即使是不可一世的泰培。但JTWC最终开了个可怕的玩笑——可能是由于没有测到足够低的气压,可能是人们不相信这夸张的数字,可能是一时的心血来潮——JOAN仅仅获得了170KT的评价。是的,就这么简单。JOAN已经用她的风征服了世界,她只是缺乏一点运气……如果有了足够低的气压,也许如今站在世界之巅就是她。直到今天,仍然有人为JTWC的决定而耿耿于怀,因为它用冷酷的铁手扼杀了一个奇迹的诞生,它让JOAN失去了她本该获得的东西。从今天我们回望当年,JTWC的是是非非已不再重要,只有永恒的Peak Idensity——200KT。

    JOAN就这样离开了关岛的视线,她的移动加速了,这一回是要正面冲击台湾。CWB创纪录地把JOAN的强度定为80M/S,这一纪录同样保持到了今天,而且只有四个台风和她的差距能够小于10M/S。但是相比一个月后的日本,台湾人一如既往地挺直了身子,勇敢地迎接琼安的狂风暴雨。不过由于JONE过于广阔的环流,她终于在玉山的阻挡下开始减弱。虽然JTWC仍然认为JONE是以五级台风的强度登陆,但JONE显然已有些力不从心。8月29日深夜22时30分,JOAN和后来的许多台风一样,选择了花莲。
   
    距离JOAN登陆点30公里的成功镇记录到940.8HPA的气压和43.0M/S的平均风速,瞬间55.8M/S,台湾中央气象局已在登陆前把她降格为中度台风。虽然这和四十一年后同一时刻的碧利斯相比相形见绌,但并不妨碍她让台湾损失惨重。27人死亡,371人受伤,房屋全倒4698座,半倒11010座,其中东半部、澎湖、台北地區最为严重。多少年了,台湾从未在一个台风面前损失过一万多座房子,而JOAN做到了。六个小时的时间,JOAN越过玉山,以955HPA的气压进入了海峡。

    但CMA又一次用另一种方式补偿了没有得到承认的JOAN。海上884HPA,100M/S,登陆930HPA,75M/S,这就是CMA认定的JOAN。诚然,最后一点是夸张的,但它的意义在于确认了JOAN曾经无与伦比的威力。而在进入海峡以后,JOAN也已筋疲力尽。在海峡里度过了漫长的十个小时后,8月30日下午13-14时,JOAN拖着沉重的脚步,以970HPA的中心气压,从惠安进入福建境内,并在第二天的中午12时,在闽北的崇山竣岭中减弱成热带低压。此刻,台湾中央气象局悬挂了长达三个整整昼夜的海上台风警报也随着JOAN作为热带风暴的生命的结束而徐徐降下。

    一切都结束了,虽然JOAN又顽强地在浙江诱发了副中心并且转向出海,越过韩国,直到9月3日才以温带气旋的形式消散在日本;虽然她让闽北浙南暴雨倾盆,浙江平阳出现了425MM的过程雨量,但一切已不再有意义。失去的已永远不能挽回,没有遇上天文大潮眷顾的她也再没有了以另一种方式青史留名的机会。但JOAN完全可以昂起她高贵的头,可以用不屑的神情面对JTWC的风言风语。虽然关岛的人们忘记了,但历史没有忘记这光辉灿烂的200KT;虽然世界上只会有一个神,而泰培就是这个高高在上的神,但琼安可以再不仰望这个神坛,因为在遥远的1959年,曾经有过那么一天,她让泰培的王座摇摇欲坠。





3、不屈的莎拉:凭什么卡米尔就是王?

5914号台风(JMA编号)  SARAH(莎拉)  165KT(JTWC)  905HPA(JMA)  905HPA--85M/S(CMA)
     
     西太平洋是全球热带气旋潜力最强的海域,每年孕育出的平均个数,平均强度还是最大强度都不是其它大洋所能望其项背。但在1969年,小环流的CAMILLE终于还是一朝惊艳。接着,在这个全球历史上最暖的2005年,北大西洋又向西太平洋发出了无畏的挑战:KATRINA、RITA和WILMA成就了大西洋历史上最疯狂的组合。只不过,西太平洋在这遥远的1959就默默孕育了强大的琼安、莎拉和薇拉,这不可一世的三姐妹创造的三项世界纪录让所有挑战者都只能选择仰望,也让全世界都为之胆寒。

     在59三姐妹中,JOAN用200KT证明了自己的价值,VERA也成了纬度最高的五级台风,而莎拉却是最不为人知的一个,这对SARAH并不公平。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当好莱坞的飓风风靡全球时,SARAH的一生比谁都值得人们去珍惜。

     9月初的西太平洋特别活跃,旬初,JOAN刚刚转化为温带气旋,KATE、LOUISE、PATSY和NORA就在这十天里接连出现。但这罕见的奇观也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插曲。旬末,波那佩岛以北,一个广阔的低压区逐渐成形,而RUTH在苦苦挣扎后也在这一区域归于消散,竟为低压区所无情吞噬。而这不平凡的低压区,就是不平凡的SARAH的摇篮。
     
     大概是看在RUTH的面子上,又也许是她十分接近关岛(仅仅110公里),JTWC的表现特别积极。9月11日早晨,JTWC对这个杂糅的系统进行了第一次正式探测,并且迫不急待地升格为30KT的热带低压,更大发慈悲地给这个低压一个名字——SARAH。SARAH的诞生因而更具传奇色彩。刚刚出世的SARAH拥有多个细小的环流中心,这让JTWC也颇有些头疼。当天下午,关岛的雷达目送SARAH最成型的环流中心掠过岛的北方;SARAH轻轻地吻别关岛,回头一路西去。这,就是SARAH最后的温柔了。

     离开了关岛,SARAH开始较真了。12日凌晨,SARAH整合出完整的LLCC并加强成为热带风暴,随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太平洋三姐妹的爆发潜力都非常惊人,SARAH也不例外,仅仅12小时后就加强为65KT的台风,更于13日早上增强成为100KT的三级台风,前后只用了短短24小时时间。随后,SARAH的疯狂势头虽然有所放缓,却一直没有停止,并且再次直趋台湾。形势已经很清楚,出身坎坷的SARAH绝不甘屈居JOAN之后,她要让奇迹再度上演,她要在历史中让自己的名字永放光芒。

     就像春暖花开一般自然,9月15日早晨,当SARAH准备绕过副高的西脊时,JTWC的侦察机传回了170KT和905HPA的探测数据。到了午后,JTWC终于决定,给了SARAH165KT的最终待遇,可是SARAH再也没能延续辉煌,她的光辉似乎就已定格在这短暂的一瞬。从某种意义上说,莎拉已比琼安幸运得多,在和JOAN的较量中虽然遗憾地落败,却没有令关岛辜负自己170KT的强大力量。但当SARAH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经力不从心时,JOAN高大的背影让她剩下的只有失落。出路只有一条。越过副高的西脊后,SARAH猛然抬头,她要毁灭前进道路上的一切。

     东京时间1959年9月15日晚上7时,五级台风SARAH的中心踏上了小小的宫古岛。这是一个注定永载史册的时刻,因为当莎拉的风眼俯瞰着颤栗的小岛时,一个历史性的纪录——908.4HPA诞生了。这是二战之后全世界陆地气象站记录到的海平面最低气压,她让任何挑战西太平洋的企图化为了泡影,包括十年后以同样的方式扬名世界的CAMILLE。太平洋三姐妹中的每一个都能让任何挑战者感到绝望,而SARAH在宫古岛为这点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

     这注定是一次毁灭性的破坏。宫古岛的风速计不仅被无情地摧毁,而且被她刮得无影无踪,仅仅在它还活着的时候记录到了53M/S的持续风速和64.8M/S的阵风。这个恐怖的台风之夜,宫古岛在SARAH的肆意践踏下瑟瑟发抖。虽然没有正面冲击,但整个冲绳群岛都感受到了SARAH的巨大威力,200多公里外的久米岛记录到了34M/S的持续飓风和46.8M/S的瞬时阵风。“宫古岛台风”,又一个让日本人心惊胆战的名字,虽然他们不可能预见,在SARAH的背后,一切都远还没有结束。

     宫古岛的肆虐是SARAH生命中最强盛的顶点,很快力不从心的SARAH减弱为三级台风,在副高的西缘逐渐向北北东转去。西风带在前方不祥地召唤,进入中纬度的SARAH知道时日无多。但SARAH是绝不会就此放弃的,一个908.4已根本不足安抚她受伤的心。9月16日夜间,当她越过30N后,抢在西风带之前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加强,JTWC的飞机竟然传回了150KT的数字。SARAH就这样爆发出最后的潜力,在32.1N, 126.8E再次加强为115KT的四级台风。黄海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施舍了它无多的体温,为SARAH铺平了完成最后一击的路。

     突然从梦中惊醒的韩国震动了,但此时的SARAH已经不再给他们任何反应的时间。9月17日早上,大韩民国建国以来强度最强,破坏力最大的台风莎拉在釜山西南登陆了。台风中心登陆前夕,JTWC的探测显示SARAH仍然拥有942HPA的中心气压和100KT的风速,这一记录也为韩国人所承认为SARAH登陆时的强度(奇怪的是KMA却认定SARAH登陆时的等级为2级)。而韩国人的气象站记录下了952HPA的中心气压,这项纪录保持了四十六年之久,直到2003年的鸣蝉才用950HPA艰难地超越。在登陆后不久,SARAH的中心如一阵风般从釜山西侧仅仅数英里的地方经过,随后就进入了日本海,向北海道飘然而去。

     在这也许是韩国气象史上最不堪回首的一个早上,莎拉以她摧枯拉朽的狂风横扫了韩国东南角,所到之处,城乡房屋倒塌,通讯中断,摧城拔寨,水漫金山;那狂野杀伤之势,前所未有,世界仿佛到了毁灭的边缘。当莎拉从釜山西方仅仅数英里的地方经过时,釜山记录到47.5M/S的平均风速,这份是SARAH最好证明的纪录在KMA的保险箱中已经静静地躺了四十六年,而八百四十多条鲜活的生命,也从此和这份纪录一起长眠地下。莎拉无情带走的,还有在50年代末足以让韩国经济遭受毁灭性打击的七亿美元;而留下的,只是一片满目疮痍的废墟;忽从天降的人间悲剧,让坚强的韩国人也欲哭无泪。2003年9月,当釜山又一次在鸣蝉的狂风中颤抖时,在老一辈韩国人的心中,四十四年前莎拉的幽灵依然是挥之不去的阴霾。

     这就是59三姐妹中排行第三的SARAH,这就是那个被人们所遗忘的SARAH。不论芸芸众生的目光如何,她做到的已经足够。一天后的晚上,SARAH在库页岛以温带气旋的身份再度增强,为SARAH的生命画上了完美的句号。SARAH最终让99个日本人死于非命,相对韩国人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只是一个敲山震虎的警钟。对韩国人而言,他们宁愿没有908.4HPA的奇迹;但生不逢时他们却只能选择承受,因为莎拉要用它证明,什么才是真正的天下无双。





4、名古屋——四十七年前的新奥尔良

5915号台风(JMA编号)  VERA(薇拉)  895HPA(JMA)  165KT(JTWC)

     去年8月30日,飓风卡特里娜登陆路易斯安娜,新奥尔良全城沉没在滔滔洪水之中,1300多人死于非命,震惊世界。美国人使用了无数个感叹号来表示KATRINA的疯狂,并发出了惊恐的叫喊:全球变暖让世界末日到来了!KATRINA和911联系在了一起,她作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飓风灾害之一(仅次于1900年的加尔维斯顿飓风),被美国人视为上帝对他们的无情惩罚。但是日本人却在大洋彼岸丢来了轻蔑的一瞥,他们微微一笑,为美国人的少见多怪发出了一声叹息。因为,四十七年前的9月,他们本土的第三大城市,比新奥尔良重要百倍的工业重镇名古屋就曾经历了一次惨烈得多的浩劫,而那也是日本气象史上最令人刻骨铭心的血泪

    1959年9月,是名古屋建市70周年的大好日子,全城上下忙忙碌碌,人们为大庆之日的到来装点了船只,准备了鲜花、乐队、讲演会和焰火。战争结束这么多年,这个城市的人们在生活的压力下还从未有过一次彻底的狂欢。然而这一次,上帝却给他们开了一个可怕的玩笑。9月20日早晨,一个低压区在11N,160E,GUAM和TRUK之间引起了JMA的注意。

    这就是薇拉的前身,一个悄悄从潘多拉的魔盒里钻出的恶魔。她无声无息地发展着,迈着细碎的脚步向西北西前进。9月22日凌晨,一架侦察机因为引擎故障而未能到达她的中心;但取得的数据还是让JTWC下定决心升格这个低压区。VERA就这样诞生了。

    相比一年前的IDA,VERA甚至更加疯狂。仅仅一天多后,当JTWC的飞机再次起飞,进入VERA已经成型的风眼,它传回了令人骇异的数字:70KT(一说75KT),22日凌晨2时的强度也因此被定格在此。此刻她距离塞班岛只有110英里。没有等JTWC有思索的余地,已经发狂的VERA如几何级数一般强度暴增,竟在23日晚上,也就是一天半以后,在关岛西北400英里处加强到她生命中的最顶点——165KT。这是一个比IDA还要不可思议的奇迹,VERA似乎下定决心要让IDA的辉煌就此作古……然而她失败了。VERA没有获得更多的机会,她的威力就此被定格在165KT,终究只能望着IDA的背影怆然长叹。就在这一天,JTWC的飞机传回了896HPA的海平面气压和175KT的风速,而这还是她达到颠峰之前。经过考虑,JTWC决定将VERA的强度定为165KT。但是这就是VERA生命史中最美丽的瞬间了,从此美国人的探测再也没能对她青眼有加。

    9月24日,缓缓向西北而行的VERA路过了硫磺岛。尽管和她的中心有300多公里的距离,硫磺岛仍然记录到了77KT的阵风,并且受到了轻微的破坏。随后,VERA以一个抛物线逐渐北转,沿着副高西脊北上,怀着一丝遗憾的VERA加快了步伐,挟着五级台风的狂暴,又一次扑向了刚刚被IDA蹂躏的关东大地。不祥的阴云笼罩在日本列岛上空,自然也包括——名古屋。

    早在周一,9月21日,JMA就已预见到刚形成的VERA可能袭击日本,但沉浸在喜庆气氛中的名古屋人不加在意。作为多台风的日本,人们早已习惯了台风的阵性发作,何况,在眼前,还有重要得多的事情在等着他们。台风,日本人不怕,尽管IDA刚刚带去了一场惨祸,而如今她的妹妹又以惊人的相似在警醒他们。

    而在另一边,JMA内部的气氛有如死寂。五级台风薇拉来了,而这一次,上帝再不会像对待IDA一样让VERA英年早逝了。这些和台风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很清楚,5级台风的正面袭击意味着什么,虽然他们一生中可能从未经历这样一场浩劫。怀着沉重的心情,他们向本州中部发出了紧急警报,尤其是那里的重镇名古屋。在疯狂的VERA面前,他们做了自己所能做的事,而剩下的,就只有祈祷。

    9月26日东京时间18时,星期六的晚上,灾难终于降临,五级台风薇拉在和歌山县的潮岬以西登上了本州的陆地,名古屋首当其冲。这是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JTWC认定的五级台风强度登陆日本的台风。伊良湖的持续风力达到45.4M/S阵风达到了55.3M/S,而名古屋的风速也高达37M/S,阵风则为45.7M/S;最低气压出现在台风中心登陆点的潮岬,929.2HPA。更可怕的是,在天文大潮的推动下,伊势湾的潮水上涨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名古屋创造了3.5米的日本最大风暴增水,并一直保持到今天。薇拉是决心发疯了,她在完成IDA所没有完成的事。在海浪的撞击下,大坝、堤防、码头、桥梁以及其他建筑物都被打得粉碎。疯狂的海浪还掀平了全城的贮木场,冲倒了成堆成堆的圆木,把它们抛往空中,又像冰雹一般击打在街道的屋顶上。海浪掀翻了许多屋顶,将砖头、瓦片甩向四面八方。伊势湾漫出的潮水倾泻人城,使得许多人还未来得及逃命便连人带屋被洪水卷走。在一所较大的公寓楼倒塌之时,楼中的84人全被埋在了瓦砾和泥水之中。

  经过3小时强烈的台风袭击后,大街上杂物、碎石遍地,满目苍痍。星期天上午,名古屋有1/3的地区仍泡在水中,剩余的地方到处是碎石、泥浆和散落的圆木。街面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尸体。台风把21艘船只抛上了名古屋的海岸,其中包括7艘远洋巨轮。

  到处是一片绝望和混乱,有些人冲入污水中捞取食物来充饥,一些人想方设法回到自己家的住地,千方百计地捞取可捞到的物品。惊恐万状的难民纷纷涌向简易协段容处,许多人手中还抱着被泥水浸透的衣服和床单。人们把尸体临时集中到寺院旁的一片空地上,排成一串, 每具尸体都用一张苇席盖上。其中许多尸体已经面目全非,亲属根本无法辨认。

  由于大风、海潮以及洪水的影响,通讯中断、交通阻塞,营救工作在很艰难地进行。而邻近地区也遭到台风的袭击,自顾不暇,所以只有展开自救工作了。为了吸引过往直升机的注意,名古屋的50名儿童,穿着鲜红的救生服,坐在一座小山坡上,组成日文的“救命”一词。台风过后的第三天, 救援工作终于开始了。自卫队利用直升机向较高地方投放食品和其他生活品。并把病人和严重受伤的人接上直升机,或把许多困在屋顶上的人送到较安全的地带。尽管如此,台风袭击一周以后,仍有25万受饥挨饿的人被困在屋顶上。名古屋周围的许多城镇也遭到了台风的重创,许多房屋倒塌,几百人死亡。在另一城镇,强劲的台风引起山崩,使12家60人被活活地埋在泥土之下。

   狂暴的薇拉以33KT的时速横越本州,6小时后进入日本海,第二天在北海道以东以台风的强度转化为温带气旋。她使日本的47个县中有38个县遭到了严重损伤。大约20万公顷的耕地荒芜了, 地里的水果、稻子、蔬菜全部被毁,成群的家畜被淹死。电线和电话线断裂,无线电和电视塔倒塌,铁路被毁、机场设施严重损坏,本州岛中部的工厂全部关闭,住房全倒40838座,半倒113052座。VERA让日本几乎陷入了瘫痪状态。是的,这就是五级台风,五级台风VERA。
   
   根据事后的统计,4697人被薇拉夺去了生命,401人下落不明,38921人受伤,而名古屋就有超过3300人不幸罹难。VERA留下的,是比IDA更加不堪回首的往事,日本人终于用血的代价体会到了西太平洋拥有的可怕潜力。“伊势湾台风”,一个令人颤抖的名字,她在名古屋最欢乐的时刻给了它最无情的一击,她让无数名古屋人的希望和梦想,还有他们的家园,毁于那致命的三小时。尽管VERA在海上没能超越IDA,但上帝用另外一种方式给了她最合理的报答,世界是公平的,VERA可以含笑九泉了。


(感谢网站观止楼提供资料)




5、南茜:有多少奇迹可以重来?

6123号台风(NANCY   南茜)  185KT(JTWC)  890HPA(JMA)  100M/S--888HPA(CMA)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是上一次强拉尼娜周期走向极盛的开始,西北太平洋也因此在这个年代写下了无数传奇。但是1960年却是一个罕见的全年没有五级台风的年份,可能是上一年疯狂的三姐妹耗尽了暖池的能量,让无所不能的西太平洋也只能选择休养生息。不过西太平洋决不是北大西洋,在紧接下来的1961年,五级台风NANCY用她的一鸣惊人让全世界再度为之震惊,也宣告了六十年代西太平洋登陆台风全盛时代的到来

     9月7日早晨,JTWC开始注意到东方的马绍尔群岛有所异动,随即他们通过夸加连岛的观测证实了这一切。就这样,通向铸就今年最为强大的热带气旋的道路打开了。当天晚上8点,JTWC就升格了这个低压区为热带低压;第二天早上,当JTWC意识到新生的热带低压已经开始了显著的加强时,继续升格的决心坚定了。8时,热带风暴NANCY诞生了。

     九月的副高依然强大,刚刚出生的NANCY只能被压在北纬10度之下迅速西行。但就像命运早已决定了似的,每个在生命的初期能够迅速爆发的台风终将拥有不平凡的一生,而NANCY也一样追随了她英雄的前辈。9月9日凌晨,当JTWC的飞机终于能第一次一探NANCY的秘密时,他们却发现早已物是人非。125KT,四级台风,NANCY的威力让关岛目瞪口呆。和两年前的三姐妹一样,NANCY的征服开始了。

     后来,在NANCY消逝以后,JTWC又一次翻开陈年帐簿,用他们颤抖的手将NANCY命名的生日提前到原本只是视她为低压的时刻,赋予她50KT的出生强度;并将原本命名的时间视为她成为90KT的二级台风的时间。NANCY也因此获得了“EXPLOSIVE DEEPENER”的称号,她只差一点,就能让二十二年后的FORREST再无翻身之地。

     但这对于NANCY并不重要,而当时JTWC也没有时间去想得太多,因为NANCY已经向关岛的方向迅速移来。9月9日上午9点,当侦察机传回150KT的最大风速时,JTWC毫不犹豫地把她升格为今年第一个五级台风,而此刻她的纬度仅仅在北纬9.3度,她的增强也决不因此而稍有放缓。IDA?JOAN?NANCY已然不再放在心上,因为她正在试图进行另外一次她的前辈已经进行过的伟大超越,她向琼安天神般的纪录发动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六个小时后,165KT的探测风速传回来了;又过了12个小时的9月10日凌晨,180KT的风速又诞生了。NANCY的决心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坚决。终于,在9月10日的上午八点半,200KT,琼安在两年前做到的事,NANCY,也做到了

     在此时的NANCY看来,风华正茂的她仍然处在难以置信的上升期,尽管在JTWC的估计中她的风速已经达到了165KT的惊人高度。她把JOAN永远写进历史似乎已经成了顺理成章的结局。的确,在未来两天时间里,NANCY一直在继续着她在常人看来已经绝无可能的增强,从165KT到175KT,从175KT到180KT,关岛一次次地让NANCY变得越发强大。JOAN也许都已经发出了无奈的感叹,因为NANCY的强大让她从内心感到恐惧。

     但是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宿命。IDA的宿命,JOAN的宿命,SARAH的宿命,VERA的宿命,现在轮到了NANCY。9月10日14时,200KT,没有超越。随着NANCY进入了关岛雷达的视野,也由于她强大的风圈让飞机的起飞不再安全,在这一次探测以后,关岛暂停了对NANCY的侦察。

     接下来的一天也许是关岛历史上最心惊肉跳的一天,也许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台风NANCY威胁着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的生死存亡。时至今日,我们无法体会当年的人们内心有多少恐惧和无助,但四十一年后的凤仙让人们不由感到后怕,从关岛身边仅仅数英里处经过的凤仙就把关岛变成了满目创痍的“死城”。但是关岛是幸运的,其强大是凤仙望尘莫及的NANCY只是选择了从关岛南方一百多公里的地方经过。于是,惊魂未定的关岛从NANCY狂风中走出,发现自己伤得不重。虽然南部的庄稼和一些道路被毁,但关岛已经知足了。

     JTWC几乎马上就恢复了对NANCY的监测。在9月11日凌晨估计关岛南南西方135公里的NANCY已经拥有180KT这个前所未有的风速以后,9月11日下午的又一个200KT立刻证实了他们所想无讹。但在NANCY看来,这个200KT是对她的当头一棒,因为这意味着她向JOAN的挑战依然没有成功。但NANCY不会放弃,继续努力的她又连续在12日9时和12日14时两次拿出了200KT的数字……可惜,是200KT,不是210KT。随着13日10时150KT的出现,NANCY绝望了,她终究还是只能选择对JOAN的仰望。虽然她曾经与她平起平坐,但JOAN毕竟走在了她的前面。200KT,至高无上的荣耀,属于JOAN,而不属于她。
     
     也许是为自己的探测器感到汗颜,JTWC在9月12日上午8时给予了NANCY185KT的评价。这让NANCY成为世界历史上风速最大的热带气旋,虽然JTWC在多年以后感到了后悔,但至少它并没有对不起NANCY连续七次180KT以上和连续五次200KT以上的探测风速;而在一个月后的VIOLET再次站在180KT的高度时,JTWC的这次眷顾显得尤其重要。当NANCY远离关岛后的13日14时,NANCY留下了她的最低气压——882HPA。这个让WILMA名垂青史的气压在当年的NANCY却如过眼云烟一般显得无足轻重。NANCY和两年前的SARAH一样,一定要拥有一个真正只属于自己的奇迹。

     于是,“第二室户台风”诞生了。

     9月14日,NANCY艰难地绕过副高,9月15日凌晨,已逐渐准备转向的NANCY终于减弱成四级台风她在五级台风的强度上整整维持了五天半时间,成为有史以来维持5级台风强度时间最长的热带气旋之一。随后,她的风圈令人窒息地罩住了琉球群岛,日本人似乎又一次在劫难逃。在这一天的晚些时候,在西风带牵引下的NANCY移动速度大大加快,显然她和VERA一样又选择了日本,作为她施展最后一击和弥补毕生遗憾的地方。

    西风带的拉扯不再重要,不久减弱为三级台风的事实也不再重要;便如命中注定,又一项世界纪录被刷新了。当9月16日上午9点南茜在本州岛高知县的室户岬西方登陆时,她也注定成为日本人心中的“第二室户台风”而永载史册。处在危险半圆的室户岬记录到了66.7M/S的十分钟平均风速,这个已经超过蒲氏风级上限许多的骇人风速毫无争议地坐上了陆地气象站对热带气旋实测最大风速的宝座并稳稳地坐到今天。而当室户岬的风速计终于承受不住南茜的摧残而毁灭时,它最后留下了84.5M/S的惊人阵风,而这距离西太平洋第一风速也只有毫厘之差。鹿儿岛在NANCY登陆后的两个小时出现918HPA的最低气压,它超越了5612号台风WANDA的923HPA成为亚洲大陆所记录到的最低海平面气压。而登陆南茜的韶华不再也让人们不禁浮想联翩,如果路过宫古岛的不是莎拉而是她,劳动日飓风的892HPA也许根本就不是障碍,宫古岛新风速计的生命也许就会比它的前任更加辉煌和灿烂。

      南茜辽阔的环流紧紧罩住了日本,除了寥寥几个站点外,全国一百多个站点的气压跌破990HPA,其中五分之四的站点更是在980HPA以下,而且当南茜穿过日本海以50KT以上的高速越过北海道时,北海道多数站点的气压也都先后降到970HPA以下。日本全境普遍出现7-8级大风,三十多个站点的风力竟在10级以上。不论记录到的风力和气压,不论极值和均值,在战后的日本都是绝无仅有,只有TIP能在大范围低压记录上与NANCY略略一拼。但相比两年前面对VERA的惨痛经历,日本人已经学得更加坚强。三天的肆虐,日本194人遇难,8人下落不明,4972人受伤,房屋倒塌15000多座,半倒46600座,近40万住房被水淹没。但是,他们面对的是战后登陆日本最强大的台风南茜,他们已经成功地让他们受到的伤害减到了最低。南茜的登陆,不仅不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挫折,而且预示着日本人正在从薇拉巨大的阴影下走出。从这一天开始,日本人真的可以抬起头来,勇敢地接受热带气旋的挑战了。

    一个绝无仅有的外号,五次与JOAN平分秋色的实测风速,历史最强的风力评价,维持最久的五级台风之一,全球热带气旋最大实测平均风速的创造者,亚洲大陆的最低气压。这就是NANCY拥有的一切,这就是185KT所代表的价值。JTWC终于后悔给了NANCY这样惊世骇俗的风力,但NANCY所创造的一切绝不是JTWC的一份报告所能磨灭。当TIP最终唐而皇之地登顶加冕时,身后的NANCY与IDA和JOAN一样,永远是它挥之不去的梦魇。


注:虽然日本是岛屿,但其面积大得已足够使热带气旋产生明显减弱,因此与大陆同等对待。同理,台湾和菲律宾本土也视为“大陆”,而琉球、西沙等群岛就以岛屿看待。




6、在天愿作比翼鸟

6122号台风(PAMELA   帕米拉)  155KT(一说160KT  JTWC)  910HPA(JMA)  909HPA--85M/S(CMA)  920HPA--65M/S(CWB)

      超级台风南茜的横空出世,拉开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太平洋热带气旋向东亚全面入侵的序幕,也成就了那一个十年最令人惊叹的神话。在南茜耀眼的光环之下,1961年所剩下的热带气旋全都显得如此黯淡无光。然而NANCY君临天下的霸气不仅带给了她至高无上的地位,也几乎埋没了她同样堪称奇迹的一场壮举。从9月7日获得命名到9月17日转化变性,NANCY数千公里的漫漫长路上却并非只有她孤独的舞蹈;阴影下的PAMELA用她无私的伴舞和南茜一起缔造了西太平洋最具传奇色彩的一段佳话。
      
      9月4日,关岛东北600多公里出现了一个弱小的系统——PAMELA的胚胎,而同一天菲律宾以东也形成了一个将在未来发展成为6121号台风OLGA的低压区,此时NANCY的前身正在遥远的马绍尔群岛静静地发展。可襁褓中的PAMELA似乎先天不足,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甚至几度处于夭折的边缘。直到四天后的9月8日,受到副高压迫的她才终于转向西北并开始了真正的加强。在这一天的晚上8点,JTWC决定升格她为热带低压,并开始派出飞机进行探测。而这时,NANCY已经抢在她之前获得了命名,从遥远的东方向她追来。而就在她命名的前六个小时,发源于菲律宾以东的低压区历经坎坷之后也在南海获得了命名,摇身一变成了OLGA,开始对珠江口虎视眈眈。

      第二天午后,增强的热带低压成为热带风暴并获得了PAMELA的命名,她的移动路线也不断向西偏移,划出一条圆滑的弧线,并在一天以后增强为台风,至此西太平洋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虽然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但实际的机会也绝不会太多。其实她的发展速度已经够快,但在那一年,没有谁敢和当时已经增强为五级台风的NANCY一拼爆发的潜力,而与NANCY共处一室的PAMELA更是只好生活在NANCY的阴影之下。尽管如此,PAMELA还是一心一意地巩固和发展自己,不温不火地逐渐加强。暖池中的她并不想浪费这黄金的九月,更不想对不起她来之不易的出身。她和在同一天增强为一级台风的OLGA一样,不愿意在NANCY高大的身影下默默无闻;她们盼望着用自己唯美的华尔兹奏出生命中最强的音符。

      9月10日正午12时,台风OLGA以它巅峰强度的70KT在广东海丰率先登陆,虽然登陆时的中心气压只有980HPA,OLGA短暂的生命所做到的也已足够。OLGA不由感叹自己早生了两天,无法亲眼目睹NANCY和PAMELA举世无双的华尔兹。不过,当OLGA逐渐减弱时,另一边的PAMELA却在一步步地走向极盛。就在OLGA登陆前的几个小时,PAMELA加强成为二级台风,又在这一天的晚上8点增强成为三级台风。也许和大洋另一边的NANCY相比,她和OLGA都只能算是小小的点缀,但她的决心已促使她用另外一种方式缔造或许能让她留下值得怀念的记忆的奇迹,她要完成OLGA所未完成的千秋伟业。于是,在9月11日早晨8点,在OLGA残留的低压消失在广西境内时,PAMELA顺理成章地继续加强为四级台风,然后,她所做的仍然是,继续加强。

      直到此刻,一直把目光凝注在NANCY身上的人们才意识到帕米拉正在让一个人类从未目睹过的奇迹成为可能,虽然这个奇迹不能通过她的一己之力来完成。似乎也感受到了奇迹是如此地近在咫尺,在值得铭记的9月11日这一天,从她加强为四级台风的那一刻起,生活在NANCY阴影下的帕米拉仿佛突然拥有了南茜那君临天下的壮志豪情,从9月11日早晨八点到晚上8点的十二个小时中,PAMELA的风速难以置信地暴增35KT,发展成为威风八面的五级台风;而JTWC甚至在午后三点探测到了170KT的风速和914HPA的最低气压,并在另一份报告中认为她在下午五点就在宫古岛南方一百公里左右的洋面上达到了160KT巅峰强度哪一次的决定才是JTWC最终的决定?我们无从知道,但PAMELA的威猛已确实让所有一度对她有所怀疑的人彻底地折服。

      1961年9月11日20时,南茜180KT,帕米拉155KT,她们加起来有335KT;南茜14.0N-140.1E,帕米拉23.7N-124.1E,她们相距不到三千公里。这是在同一机构负责的区域中有史以来第一次同时出现两个五级台风,这原本只存在于幻境中的梦想在这初秋的夜晚成为了现实,西太平洋用铁一般的事实告诉世界:当她把暖池中的能量储备完全释放时,这是怎样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恐怖力量。虽然OLGA的英年早逝是无法挽回的遗憾,但就在它生命结束的那个晚上,NANCY和PAMELA依然用她们的梦幻舞步让全世界为之倾倒。PAMELA用她最后的潜力回报了NANCY多日的苦苦等待,也让OLGA可以感到些许的安慰。

      不过,正如流星的灿烂只在一瞬,钢铁华尔兹的共舞很快就因PAMELA的气力不加而不再美丽。也许那疯狂的爆发耗尽了PAMELA所有的精力,随着台湾中央山脉影响的不断增加,在达到巅峰之后的六个小时,PAMELA竟然迅速减弱成125KT的四级台风,其在没有登陆的一段时间内减弱之快,也是难以想象的。不过,此时此刻,PAMELA距离台湾花莲也只有数十公里;尽管登陆前的她人老珠黄,但这也无法阻止她成为1961年登陆中国的最强台风。9月12日凌晨四点到五点之间,帕米拉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花莲这个多灾多难的海滨城市作为她的登陆点,登陆时的中心气压已然升到940HPA,而风速却依然被那个年代手下宽容的CMA定为60-65M/S

      就在PAMELA登陆后的四个小时,远方的NANCY达到了185KT的巅峰强度,这让在玉山上迅速衰弱下去的PAMELA只能无语。虽然她在十二个小时前的起舞让她已不愧对自己,但失落的她仍然忍不住要幻想自己迟生12个小时的诱人情景。再也没有办法了,陆地已让她没有机会;PAMELA所能选择的,就是两年前的SARAH和VERA所同样走过的路。尽管这条路是选得多么无奈,但至少这一天,上帝没有亏待她,他赐予了帕米拉八月初三的天文大潮,让原本不得不在玉山令人心寒的屏障前低头的她得以为所欲为。

      本对台风无所畏惧的台湾终于在他们最为害怕的西北台面前颤抖了,帕米拉惊人的特大暴雨倾泻在北台湾的崇山竣岭,江河水位暴涨,越过堤坝,横冲直撞。工厂、住房、商店、农田,无数人的生命和财产被滔滔洪水无情地吞没。从9月10日外围环流的接触到9月12日晚些时候影响结束,北台湾至少293人死于非命,1800多人受伤,近四万房屋倒塌倾覆,五万多人无家可归;而宜兰的灾情之严重甚至只能用惨烈来形容,至少三分之一的伤亡发生在这里,遍地废墟,满眼凄凉,狂风暴雨的无情摧残让昔日温馨祥和的小小渔港剩下的只有痛苦和悲伤,宜兰的许多历史悠久的团体组织都在自己的历史上写下了民国五十一年这场罕见的风灾。从此以后,以火车站为代表的许多建筑都纷纷改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帕米拉也成为光复以来创伤最为惨重的西北台之一(仅次于63年的GLORIA)而在台湾气象史上占据了最醒目的地位。

      然而,北台湾的疯狂肆虐并不是PAMELA生命中最后的演出,因为八月初三的天文大潮让她把台湾海峡的潮位迅速抬高,福建全省沿海都遭到了台风风暴潮的猛烈袭击。台风中心在这一天午后2点在泉州的晋江以970HPA的气压登陆,福州市遭遇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重大灾害。省气象台总部测到了45M/S的14级阵风,而直到今日福州市也再没测到超过13级的阵风风力。巨大的风暴增水抬高的江潮和瓢泼般的大雨淹没了市区的许多街道、住房和商业区;全市的水电、通讯和交通完全中断,学校停课,工厂停工,福州市整整瘫痪了两天,有群众反映这是七十年未遇之大灾;而建国以来类似的灾害也仅仅有过三次。台风登陆前后,有40个县风力达8级以上,同时,她那已经杀人无算的特大暴雨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威力。从敖江、闽江到汀江和九龙江,全省七大江系均形成了洪峰,其洪水范围之大在历史上也十分罕见。不久,PAMELA减弱为热带低压进入江西境内,又在江西徘徊了一天,直到9月14日才最终消散,结束了她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PAMELA是福建和台湾所遭遇的最严重的台风灾害之一,但在大陆那个人妖颠倒的年代,没有人能够了解详尽的统计数据,只知道那一年的台风暴雨在我国大陆可能夺去了937人的生命;JTWC那句“DAMAGE TO THE ASIATIC MAINLAND WAS NOT AVAILABLE”代表着那个年代的社会现实,她也因此没有被列入福建七大风灾的行列,所留下的只有老百姓受苦受难的无奈回忆。当我们在宜兰的史话中处处可见帕米拉的俏影时,不禁要发出真相难求的感慨。也许,在我们有生之日,制造谎言的制度真的无法改变。

      在帕米拉消散两天以后,超级台风南茜用一连串惊世骇俗的表演湮没了世界关于帕米拉的一切回忆。但帕米拉终于可以感谢南茜的是,当三十六年后的艾云和钟恩同样在一个晚上不可思议地重复她们所创造过的奇迹时,南茜用她伟大的180KT无情地宣告,战后六十年的双台第一风速335KT绝不允许任何挑战者加以超越,包括艾云和钟恩的315KT作为一个强大的五级台风,帕米拉是失败的,因为南茜的存在是所有热带气旋的悲哀;但作为钢铁华尔兹的一分子,帕米拉和南茜的比翼双飞永远是热带气旋史上最靓丽的舞蹈。




另外更正:PAMELA并不是光复以来危害最严重的西北台,她次于1963年的GLORIA。


7、雪中送炭,还是雪上加霜?

6213号台风(WANDA  温黛)  95KT(JTWC)  960HPA(JMA)  949HPA—50M/S(CMA)  945HPA--48M/S(CWB)

       1999年10月8日,9914号台风作为中央气象台在天气预报中最后一个使用四字代码的台风在龙海登陆;三个月之后,西北太平洋新命名表正式启用,CMA沿用了五十年的编码发报制度终于作古,听惯了一串串数字的人们才突然感到拥有一个美丽名字的热带气旋是多么亲切动人。但过不多久,“亲切动人”的玛利亚、飞燕、桃芝、百合和杜鹃马上让人们体验了热带气旋美丽外表下那不变的凶残;云娜在2004年的8月12日的登陆又宣告了这爱与恨的复杂感情在大陆民众心中的最终巩固。五年时间,五十年的传统彻底颠覆了。然而香港却用不以为然的眼光看着她,因为在他们心中,真正的神永远只有一个,她就是温黛

       六十年代初的香港正闹水荒,1961年十一个命名热带气旋对中国的狂轰滥炸却没有给香港带来足够的淡水,仅仅在五月留下了一个在各个天气要素上都排行倒数的10号风球。好不容易熬过了干渴的1961年,1962年的风季对香港就显得尤其重要。可是上帝似乎铁了心要和它作对,6205号台风和6208号台风连续登陆闽东北,不但对珠江口的旱情没有任何缓解,它们外围的下沉气流反而更加剧了难耐的酷暑。终于到了8月上旬,6209号台风PATSY进入南海,可是她却一路直奔海南而去,珠江口只留下了无关痛痒的些许降水。严重的伏旱让香港一度只能四天一供水,争水导致的流血事件屡见不鲜。眼看8月就要结束,风季的结束也不遥远;就在这时,仿佛他们的祈祷已经感动了上苍,温黛小姐出现了


       8月23日早上,在高空跨赤道气流的支持下,6N-160E附近的东风波开始发展,并缓慢向西推进。第二天早上,当她逐渐接近关岛时,JTWC开始了对她的探测,但当时的她还只是非常弱小的热带扰动,连续两天的探测表明她的风力都只有10-15KT,似乎有随时夭折的危险。不过度过了好事多磨的四天后,她终于在8月27日晚上发展成为热带低压,确定了自己的前程,并在第二天早上增强成为热带风暴。WANDA形成了。

       副热带高压的西脊牢牢控制着华南沿海,WANDA也因此十分稳定地向西北西移动,这给干渴的香港带来了希望。但也许受累于巨大的环流,也许缺乏先天的潜质,WANDA在她的一生中都没有经历过许多超级台风都经历过的迅速爆发,她始终在不温不火中发展。在获得命名的当天晚上,WANDA发展为强热带风暴,随后在8月29日午后增强为台风。闲庭信步的她直到这时才逐渐接近巴士海峡,并加快了移动速度。WANDA巨大的环流随后慢慢地笼罩住了吕宋和台湾。


       也许得益于缓慢的积累,身躯庞大的WANDA并没有因为陆地的阻碍而停止加强,更于8月30日午后发展成为85KT的二级台风,这时的台湾和吕宋已是大雨瓢泼。香港皇家天文台终于感受到了WANDA巨大的潜在威胁,在这一天的晚上七点四十五分挂起了一号风球。暮色在漫天的烟霞下降临,第二天早上,风向逐渐北转,WANDA的脚步悄悄接近,海上的渔民开始将船驶回历史最悠久的避风港筲箕湾,并像以往一样,将他们的船只互相固定,与码头牢牢相连,静静等待台风的来临。

       8月31日凌晨,WANDA越过吕宋北端进入南海,台湾和福建南部笼罩在她的暴风圈之中,在大陆高压的作用下,连遥远的浙江和江苏也出现了相当程度的降水,而这些降水的唯一作用,就是提高了土壤蓄水的饱和度,给她身后6214号台风AMY的洪水滔滔制造了便利。然而奇迹般的是,WANDA增强的势头依然没有停止。尽管空间已经很小,WANDA还是在8月31日早晨达到了95KT的二级台风上限,而且一直维持到她登陆前夕。

       对于已经拥有1600公里环流直径的她来说,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她是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人们不知道,知道的是珠江口已经处于她的严重威胁之下。当天下午,中央气象台的台风紧急警报和皇家天文台的三号风球高高悬挂,而就在三号风球挂起后的一个小时,JTWC的最后一次探测留下了温黛一生中的最低气压949HPA,此刻的WANDA距离珠江口已经不到三百公里了。

       珠江口的风势和雨势开始加大,尽管直到这时还没有记录到强烈的风力,香港还是在当天晚上的10点50分为几乎必然到来的狂风暴雨挂出了七号风球。不过8月31日的温黛给港人更多的还是对她丰沛雨水的期待,毕竟香港的山塘水库已经近于枯竭。但是三个小时后,横澜岛首先记录到烈风,海上的风力也继续加大到9-10级;筲箕湾成千上万的渔船在狂风中颠簸颤抖,此刻的他们才意识到温黛的来者不善,但是世代以船为家的他们绝不愿意放弃他们心爱的渔船,抱着对这天然良港一线希望的他们选择了留下。凌晨四点十五分的九号风球无人注意,因为海上的人们正在和狂风奋力搏斗,而陆地还在继续沉睡


       9月1日的黎明终于到来,但在这个黎明却没有普照的阳光,只有狂风震耳欲聋的呼啸和巨浪撼山裂岳的轰鸣。从睡梦中惊醒的香港已根本不需要目睹六点十五分的十号风球,因为窗外的鬼哭狼嚎已经告诉了他们一切。对于筲箕湾的渔民来说,一切都已经太迟了,温黛掀起的滔天恶浪凶猛地扑来,无数船只在海上不受控制地乱冲乱撞,许多船被如山的浪头无情地击碎;他们最信任的避风港六十年来第一次在台风面前如此脆弱。人们惊慌万状地弃船而走,许多人被愤怒的大海无情吞噬;海上到处弥漫着凄厉的叫声,到处漂浮着船只的碎片;然而台风越发肆无忌惮的咆哮很快就淹没了一切。
      
       皇家天文台在早晨六点半发布了风暴潮警报,但他们还是低估了WANDA。在农历八月初三的天文大潮推动下,喇叭状海湾顶端的吐露港在上午10点30分出现3.2米的巨大增水,潮位竟达海面基线以上5.4米,西贡海的最大增水也在两米之上。沙田白鹤汀围壆漫顶崩溃,沙田墟上千房屋被狂潮吞没,平地水深一两米
大老山出现52.5M/S的1小时持续风力,它超过了6208号台风OPEL刚刚在宜兰创造的全国纪录并一直保持到今天,而大老山78.9M/S的阵风也成为解放后的中国第一风速。香港天文台总部录得68KT的持续飓风,仅仅比1896年大台风低了1KT/H。香港人又一次在一个近乎世界末日的早晨不知所措。一样的狂潮,一样的飓风,1937年九月大台风的魔影赫然如临。

       九点五十分,温黛的中心在天文台总部南方16公里处掠过,这是温黛最接近香港的时刻,也是风力最强的时刻。当WANDA的风眼经过时,横澜岛的气压一度降到944HPA,此为香港历史上的最低纪录。11时,WANDA在长洲上空经过,随后就远离香港而去。由于风眼与香港的接触,中央气象台认定她的登陆点在香港,然而960HPA的登陆气压却显然低估了WANDA的疯狂。虽然珠江三角洲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但天文大潮和风暴高潮的联合冲击仍然让珠三角遭遇了严重创伤,其中东莞的灾情为建国十多年所未见。不过那个时代的歌功颂德让历史又一次沉沦,温黛这个可爱又可怕的名字被6213这样一个死气沉沉的数字所无情代替。两年之后,当6415号台风LUBY再度在珠江口掀起惊涛骇浪时,大陆关于WANDA的一切记忆从此湮没无闻。

       WANDA带来的雨水还是相当可观的,珠江三角洲的雨量普遍达到100-200毫米,香港的水库水塘也及时地收贮了二十亿加仑的淡水,暂时缓解了干渴难耐的痛苦生活,可是WANDA让他们付出的代价却是不堪回首的。130人死亡,53人失踪,600多人受伤,成千上万的房屋倒塌,72000多人无家可归,郊区的广阔农田尽成泽国,当年的粮食供应因而减少了五分之一。坑口渔业遭受毁灭性打击,侥幸逃得性命的渔民也大多血本无归,许多渔民从此离开了让他们伤心绝望的大海,选择了去市区谋求生路。摧枯拉朽的飓风让香港政府痛定思痛,1962年以后香港所有永久性建筑物的抗风标准全都依照了大老山的最大阵风78.9M/S。温黛在香港人的心中留下了一个带血的印记,他们像记住自己的生日一般记住了她的名字,她的俏影和她给香港带来的巨大变革。人是喜新厌旧的,温黛从此代替了1937年的无名台风成为港人心中的神;她不仅是一次疯狂的飓风,不仅是一次巨大的灾难,更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图腾。

       进入粤西的WANDA迅速减弱为低压,于9月3日午夜在海南文登再度登陆,第二天逐渐消散在天涯海角,而满目疮痍的香港也正在从温黛强加的伤痛中走出。对于一个现代化的大城市,180多人的遇难已是它的切肤之痛,可这也因此铸成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尴尬,因为从菲律宾到粤西,温黛一共带走了至少434条生命。直到今天,依然有许多香港人把1962年的WANDA看作唯一,他们不知道,早在1956年8月2日凌晨,同名温黛的5612号台风在象山震惊全国的风暴潮让西贡和沙田的水侵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她已经为这个美丽名字作出了上个世纪的最好诠释,而1962年的9月1日只是一次最好的点缀。但历史终归是历史,1962-WANDA不温不火的加强,进入南海北部的顽强发展,珠江口的严重风暴潮,在香港的惨烈袭击和神话般的传说,最后是52.5M/S和78.9M/S的全国纪录,也同样有足够的理由在中国热带气旋史上得到人们的确认。





更正错误:JTW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成立于1959年,因此在IDA中就提及JTWC是错误的

总纲增加了一条,请注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主题

5903

回帖

1万

积分

终身荣誉-风之图腾

积分
18284

钻石勋章

发表于 2006-1-20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一个是不是VERA?
CMA当时的110M/S是怎么得出来的?是不是有气象气球分析实测出来的结果?
一个人的浪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0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110M/S怎么来的。下一个将是VER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主题

5903

回帖

1万

积分

终身荣誉-风之图腾

积分
18284

钻石勋章

发表于 2006-1-20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天涯芳草于2006-01-20 22:14发表的:
不知道110M/S怎么来的。下一个将是VERA。
我记得我外公说,50年代中国的气象探测气球经常在西太探测TC
一个人的浪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荣誉会员-暖池

积分
43503
发表于 2006-1-20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天涯芳草于2006-01-20 22:14发表的:
不知道110M/S怎么来的。下一个将是VERA。

可以讲下Forrest吗?就是传说中增强速度最快的那个.
Super_typhoon_forrest.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0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去找找它的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0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中国的探测气球真的巡回于西太上空,并且确实传回了110M/S,那只能说中国的影响力不够让IDA沉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2

主题

4301

回帖

2万

积分

资深会员-热带辐合带

积分
22650
发表于 2006-1-20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名一个国内的
9615SALLY
作者:水晶的梦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主题

5903

回帖

1万

积分

终身荣誉-风之图腾

积分
18284

钻石勋章

发表于 2006-1-20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引用天涯芳草于2006-01-20 22:23发表的:
如果中国的探测气球真的巡回于西太上空,并且确实传回了110M/S,那只能说中国的影响力不够让IDA沉沦了
当时中国的探测气球肯定会在西太上巡游.这个我是经过多方证实的[s:1] .否则中国在50年代不可能知道远方TC的动向.至于有没有进入IDA内,就不知道了
一个人的浪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荣誉会员-暖池

积分
43503
发表于 2006-1-20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Ida的中文翻译不是\"艾黛\"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台风论坛 ( 沪ICP备20014818号-2 )

GMT+8, 2023-5-31 18: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