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台风
查看: 7245|回复: 3

[时段] (原创)1982-2001年西太和南海热带气旋受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影响的数量统计

[复制链接]

108

主题

7174

回帖

3万

积分

资深会员-热带辐合带

积分
33183
发表于 2008-2-20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82-2001年西太和南海熱帶氣旋受厄爾尼諾和拉尼娜事件影響的數量統計


    以下熱帶氣旋統計,是對熱帶氣旋在1982-2001年期間受厄爾尼諾和拉尼娜事件影響的情況有多大.統計中對每個年份的劃分,本人主要依據東太平洋地區SST值歷史月變化和西太熱帶氣旋活躍季度(6-11月)相比較得出,如1995年1-2月為厄爾尼諾事件,但由3月開始便逆轉成一較長時拉尼娜發展階段,跨過95年風季,把95年熱帶氣旋影響列為該拉尼娜事件中.在統計中會簡單說明事件情況.

    對於判定厄爾尼諾和拉尼娜事件是否發生,主要根據NINO3海區SST正負值強弱範圍(>=0.5或<=-0.5)和持續時間是否超過6個月決定.因為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發生週期固定性並不一定,受它們影響的年份有長有短,而在我統計的事件範圍內,有3年的,2年的,雖然這樣,但百分比數在各自事件中也大致一樣的.

    而熱帶氣旋統計資料,本人大致以JMA資料作基礎,但對於小部分強度和生成點有差異的熱帶氣旋(特別是南海的) 資料作了少部分修改.

以下是84-85,88-89,95-96,99-01拉尼娜年

1984-1985年度拉尼娜現象由1983年10中東太平洋冷水區域開始擴大至1986年初拉尼娜事件自然回復,約時29個月,強度是中拉尼娜.以下是84-85年熱帶氣旋統計:
1984-1985:
西太熱帶氣旋總數:54個.
西太生成的熱帶氣旋總數:45個,占83.3%
南海生成的熱帶氣旋總數:9個,占16.7%
西太進入南海熱帶氣旋總數:12個,占22.2%
影響南海熱帶氣旋總數:21個,占38.9%
達颱風級別熱帶氣旋總數:32個,占西太熱帶氣旋總數59.3%
達颱風級別南海熱帶氣旋總數:7個,占達颱風級別熱帶氣旋21.9%

1988-1989年度拉尼娜現象由1988年4月南美西海岸冷水上湧開始至1990年1月,約時22個月,強度是強拉尼娜.以下是88-89年熱帶氣旋統計:
1988-1989:
西太熱帶氣旋總數:63個.
西太生成的熱帶氣旋總數:56個,占88.9%
中太生成的熱帶氣旋總數:1個,占1.6%
南海生成的熱帶氣旋總數:6個,占9.5%
西太進入南海熱帶氣旋總數:8個,占12.7%
影響南海熱帶氣旋總數:14個,占22.2%
達颱風級別熱帶氣旋總數:30個,占西太熱帶氣旋總數47.6%
達颱風級別南海熱帶氣旋總數:10個,占達颱風級別熱帶氣旋33.3%

1995上旬-1997上旬年度拉尼娜現象由1995年3月開始-1997年2月結束,共影響達24個月,強度是中拉尼娜, 95-96年西太熱帶氣旋形成和強度應受拉尼娜現象影響,以下是95-96年熱帶氣旋統計
1995-1996:
西太熱帶氣旋總數:49個.
西太生成的熱帶氣旋總數:41個,占84.6%
南海生成的熱帶氣旋總數:8個,占15.4%
西太進入南海熱帶氣旋總數:14個,占19.2%
影響南海熱帶氣旋總數:22個,占34.6%
達颱風級別熱帶氣旋總數:25個,占西太熱帶氣旋總數57.7%
達颱風級別南海熱帶氣旋總數:8個,占達颱風級別熱帶氣旋20%

1999-2001年度拉尼娜現象實際由1998年6月中東太平洋大範圍冷水區域擴大開始-2001年結束,共影響達二年多,強度是強拉尼娜.考慮到1998年風季是在7月份開始,即冷水區域擴大後拉尼娜現象發生,98年上旬厄爾尼諾導生的環流變化巳出現改變,本人把1998年風季看作與拉尼娜誘發有關.另一方面98年是強厄爾尼諾和強拉尼娜快速交替, 交替在6-7月開始,雙方影響下西太熱帶氣旋形成集中在下半季且數量偏少,98上半年明顯受厄爾尼諾影響無風暴產生而導致熱帶氣旋數低於正常值,所以把98年熱帶氣旋數列入厄爾尼諾年統計中.2001年東太地區SST一度上升,回復正常,但幅度不大且時間短隨後又再發生一弱拉事件,使整個拉尼娜影響時間加大,以下是99-01年熱帶氣旋統計:
1999-2001:
西太熱帶氣旋總數:71個.
西太生成的熱帶氣旋總數:55個,占77.5%
中太生成的熱帶氣旋總數:2個,占2.8%
南海生成的熱帶氣旋總數:14個,占19.7%
西太進入南海熱帶氣旋總數:14個,占19.7%
影響南海熱帶氣旋總數:28個,占39.4%
達颱風級別熱帶氣旋總數:39個,占西太熱帶氣旋總數54.9%
達颱風級別南海熱帶氣旋總數:14個,占達颱風級別熱帶氣旋35.9%

以下是82-83,86-87,91-93, 97-98厄爾尼諾時期西太熱帶氣旋比較:

1982-1983年度厄爾尼諾由1982年4月開始-1983年9月結束,共影響達19個月,強度是強厄爾尼諾,以下是82-83年熱帶氣旋統計:
1982-1983:
西太熱帶氣旋總數:48個.
西太生成的熱帶氣旋總數:40個,占83.3%
南海生成的熱帶氣旋總數:8個,占16.7%
西太進入南海熱帶氣旋總數:14個,占29.2%
影響南海熱帶氣旋總數:22個,占45.8%
達颱風級別熱帶氣旋總數:28個,占西太熱帶氣旋總數58.3%
達颱風級別南海熱帶氣旋總數:9個,占達颱風級別熱帶氣旋32.1%

1986年上半年受84-85年度的拉尼娜事件的後續影響,儘管東太SST有回復跡象,但SST仍是偏少,特別在南美西海岸,不過NINO3海區總體回復正常水準.隨後6,7月該區水溫上升,並且導發一股中等強度厄爾尼諾事件直到1988初才被一強拉尼娜替,1986年西太風季大部分時間都處在新一股厄爾尼諾發展期中,個人把1986和1987年熱帶氣旋列在一起統計,1986年6月-1988年1月共20個月內,受到厄爾尼諾影響, 以下是86-87年熱帶氣旋統計:
1986-1987:
西太熱帶氣旋總數:52個.
西太生成的熱帶氣旋總數:46個,占88.5%
中太生成的熱帶氣旋總數:2個,占3.8%
南海生成的熱帶氣旋總數:4個,占7.7%
西太進入南海熱帶氣旋總數:15個,占28.8%
影響南海熱帶氣旋總數:19個,占36.5%
達颱風級別熱帶氣旋總數:35個,占西太熱帶氣旋總數67.3%
達颱風級別南海熱帶氣旋總數:8個,占達颱風級別熱帶氣旋22.9%

1991-1993年度厄爾尼諾由1991年4月開始-1993年7月結束,期間在1992年7月開始南美西海岸有冷水區發展,但強度不強且中東太平洋一帶水溫仍然偏高,拉尼娜沒有顯著發生,算是回復正常,翌年厄爾尼諾再次發生,同年7月開始SST回復正常水準,在接近36個月內,受影響達20個月,強度是中-弱厄爾尼諾,以下是91-93年熱帶氣旋統計:
1991-1993:
西太熱帶氣旋總數:88個.
西太生成的熱帶氣旋總數:76個,占86.4%
中太生成的熱帶氣旋總數:5個,占5.7%
南海生成的熱帶氣旋總數:7個,占7.9%
西太進入南海熱帶氣旋總數:27個,占30.7%
影響南海熱帶氣旋總數:34個,占38.6%
達颱風級別熱帶氣旋總數:49個,占西太熱帶氣旋總數55.7%
達颱風級別南海熱帶氣旋總數:14個,占達颱風級別熱帶氣旋28.6%

1997-1998年度厄爾尼諾由1997年3月開始至1998年6月結束,共影響達15個月,強度是強厄爾尼諾,以下是97-98年熱帶氣旋統計:
1997-1998:
西太熱帶氣旋總數:44個.
西太生成的熱帶氣旋總數:33個,占75%
南海生成的熱帶氣旋總數:11個,占25%
西太進入南海熱帶氣旋總數:4個,占9%
影響南海熱帶氣旋總數:15個,占34%
達颱風級別熱帶氣旋總數:26個,占西太熱帶氣旋總數59.1%
達颱風級別南海熱帶氣旋總數:3個,占達颱風級別熱帶氣旋11.5%

    其中1990和1994年的資料本人並不在列,因為1990年東太SST在正常水溫徘徊,有偏高和偏低,但時間也不長,並沒有明顯拉尼娜和厄爾尼諾爆發,算是一次正常的過渡.隨後進入另一波厄爾尼諾事件發生.另一方面91-93年的厄爾尼諾結束,使1994年度上半年東太SST在正常值徘徊,冷水上升有波動性,並維持一較弱拉尼娜事件發生,由93年7月至94年8月差不多一年時間裏,特別在南美西岸沿海地區,發生持續6個月弱拉事件,直至94年9月開始了一次弱厄爾尼諾事件發生到95年2月結束.隨後發生95-96年的拉尼娜事件.因此1994年內是受了一次弱厄和弱拉事件波幅影響,強度弱且時間短,該年受那一事件影響並不明顯,所以忽略不計.

     總結一下在以上統計中,在影響南海的熱帶氣旋總數來看厄爾尼諾年的百分比在接近35%-45%之間,而拉尼娜年則在接近20%-40%之間,從兩個事件來看不論在熱帶氣旋個數上還是穩定上,厄爾尼諾年熱帶氣旋對南海影響明顯佔有優勢.而在颱風個數上厄爾尼諾年南海達颱風強度的比率由10%-30%不等,反之拉尼娜年則是20%-30%點之間,顯然颱風個數上拉尼娜是佔有優勢的.

     至於南海熱帶氣旋的來源問題上,即南海生成個數和西太進入個數上比較,在拉尼娜年四個統計資料中,兩者差值分別是5.5%,3.2%.3.8%.0%,可見在拉尼娜影響下南海熱帶氣旋來源比較平均.再觀看另一組厄爾尼諾年的數據,兩者差值分別是12.5%,21.1%,22.8%,16%,明顯在厄爾尼諾年中,影響南海的熱帶氣旋多數會趨向兩個極端,就是南海多產西太來少,反之西太來多南海少產.看來厄爾尼諾年中南海颱風數目最終由厄爾尼諾現象誘發大氣環流變化而決定,單憑判斷厄爾尼諾事件是否發生來預計南海以至整個西太的台風情況是有很大誤差存在,個人認為還是做好中短期環流預報才是上策.同樣拉尼娜事件也能誘發大氣環流變化的,可能在熱帶氣旋生成上比較平均,但變化還是有的.

    最後就是,厄爾尼諾年南海熱帶氣旋數量較多,颱風個數較少,來源不穩定;反之拉尼娜年南海熱帶氣旋數量較少, 颱風個數較多,來源比較穩定.當然以上全是數量上的統計,至於颱風質量上的問題,老實說以個人覺度來看拉尼娜年”水貨”是較多的.

(以上資料統計均是個人完成,在細節上是存在問題和誤差的,請多多包涵,歡迎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0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啊,顶。这项工作很烦琐的,赞一个。

楼主的着眼点在同期相关,可能因为海洋对大气的滞后影响时限难以确定吧。个人认为,同期相关以月为单位,才会取得比较理想的结果(工作量也大啊,不过楼主取的样本中大多数拉-厄事件的起止月份标准差比较小,误差应该会小些)。下面有1876年至今的逐月SOI。

http://www.bom.gov.au/climate/current/soihtm1.shtml

PS:楼主所认定的ENSO冷-暖事件起止时间是根据国家海洋局的吗?

可以看看下面这篇论文,讨论的是西太平洋热带气旋和ENSO的关系,共同参考……

http://bbs.typhoon.gov.cn/read.php?tid=1665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4392

回帖

1万

积分

资深会员-热带辐合带

积分
14663

钻石勋章

发表于 2008-2-20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天涯芳草于2008-02-20 18:14发表的 :
好文啊,顶。这项工作很烦琐的,赞一个。

楼主的着眼点在同期相关,可能因为海洋对大气的滞后影响时限难以确定吧。个人认为,同期相关以月为单位,才会取得比较理想的结果(工作量也大啊,不过楼主取的样本中大多数拉-厄事件的起止月份标准差比较小,误差应该会小些)。下面有1876年至今的逐月SOI。

http://www.bom.gov.au/climate/current/soihtm1.shtml
.......
这个地址也有逐月SOI~~,1866年1月——1999年6月的
计算标准跟BOM的不一样。。。。
http://www.jisao.washington.edu/pacs/additional_analyses/soi.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20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一个... [s:14] 好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台风论坛 ( 沪ICP备20014818号-2 )

GMT+8, 2023-6-9 16: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