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台风
查看: 7026|回复: 16

[2009] 2009年东太平洋五级飓风20E-RICK回顾

[复制链接]
匿名
匿名  发表于 2011-8-1 19:57 |阅读模式
EP202009 RICK
MAX:155kts-CAT.5

“RICK”这个平凡的名字,意思是“干草堆”
图1.gif
10月
——这个不属于东太平洋飓风的时间。或许盛夏这里可以诞生强者,而现在,这儿不再是热带气旋的乐土。四处是低温海水与恶劣环境,扼杀了无数孕育中的热带气旋。偶有几个能被编号,随后眨眼消失在严寒中,还有谁会记得这个热带风暴踏上这海洋。
谁能够创造奇迹?

    1997年9月,这片海域上有一个高傲的名字-
LINDA
,成为了这片大洋的女王,留下了一个12年未破的记录-160kts。这是一个多少东太平洋飓风都无法企及的强度。
    LINDA的宝座是否无飓风可撼动?
图2.gif
     2009年10月14日,热带风暴EP19-PATRICIA消失在东太平洋寒冷的海面上。就像其他10月的东北太平洋热带气旋一样悄无声息地消失了。这片海域再一次归于平静,最后关注的目光却迟迟不肯放弃。

    墨西哥以南小片区域,这片平静的洋面却有了不平凡的30℃海温,以及无比优越的一切条件。然而这片温床是如此的小。谁会幸运地拥有这次机会——不要怀疑,奇迹就将在这里发生

    一个横亘了北大西洋的热带波终于在12日来到了东太平洋洋面,一路颠簸、饥渴与劳累。此时的它正像那乡下路旁的杂乱的干草堆。幸运地,它来到了这片上帝赐予的温床。孱弱的它终于有了发展的机会,它深知这个机会的可贵。上帝眷顾了这个初来的弱低压,赐予它令所有热带气旋羡慕的环境——低垂直风切变、高湿度、表面温度接近30℃的海水。它也等不及要绽放了。NRL匆忙编号93E,然而也显得慢半拍。NHC早已给予中等几率的评价。杂乱无章的干草有了无限的蓬勃生机。

    太平洋的另一边——此时正是西北太平洋上卢碧台风快速发展的时候,风迷们期待着又一个CAT.5诞生,翘首期待着卢碧二世再次创造辉煌。对于这个远在东太平洋的扰动几乎无人关注。

    受惠于一切良好的环境,当日该系统就发展为东北太平洋第20个热带低压,并得到命名:RICK-这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名字,它的意思不过是一个干草堆,但干草堆也有灿烂的时候……

    数值上看至CAT.4,RICK一开始就被认为将会快速发展,SHIPS支持
82% 的几率在未来24hr爆发
。一个强飓风就要出现,但西北太平洋的风迷关注的是卢碧,RICK依然被冷落。机构的每一次发报都在不断提升强度。

200910151800
11.9
-96.6
30
200910160000
12.3
-97.3
40
200910160600
12.4
-97.9
50
200910161200
12.6
-99
60


    16日1800UTC,还未开眼的RICK就得到NHC的肯定,成为一个飓风6小时内增强为热带风暴,24小时内RICK成为了一个标准的飓风。RICK以疯狂的速度成长。它开始用最有力的方式证明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强者。巅峰会是多少?没有人知道。每一次的预报都在上调,RICK发展得太快了。四周是冬季东太平洋的寒冷海水,身处30℃海温的RICK没有辜负上帝对自己的眷顾。

增强为二级飓风的RICK有效而快速地组织出了风眼,在IR上隐约可见,色调强化上零下70℃的眼墙清晰可见,
RICK开始明显爆发


图3.gif 图4.jpg

     风眼逐渐清晰,每一张云图上都可以看出RICK在发展、在增强。RICK不是那原野上的、不是那牧场边的毫无秩序、杂乱无章的那堆干草,它是环流清晰、结构完整的正在增强的那个RICK。它是在严寒中,在冷清无人关注、四周海水严寒中成长;它是在温暖中,在脚下它的母亲温暖的怀抱里、在自己火热的内心中成长。

     等到下一报到来,NHC毫不吝啬地一下子让RICK成为了CAT.4

     它已经不是初来此地的那个孱弱的热带波,此时它拥有一个明显但略显模糊的风眼,一个强飓风的标志。同时它也实现了超越,大洋彼岸的卢碧不得不屈服于它。

200910161800
12.8
-99.6
70
200910170000
13.2
-100.5
85
200910170600
13.7
-101.4
90
200910171200
14.1
-102.5
120

图5.gif 图6.jpg

    身下30℃的海水为RICK源源不断地提供能量,RICK很快超过太平洋对面的卢碧,使风迷们开始关注。此时机构预报RICK将会发展为一个135kts的强飓风,离五级飓风仅一步之遥。NHC认为RICK成为五级飓风的机会只有29%,但一切皆有可能。但风迷们却看好了这个在东太平洋疯狂的飓风。RICK能够创造怎样的未来?

    显然,RICK的发展大大超出机构的预报,机构早前给出的强度在下一秒显得如此不般配。此时的RICK和12年前的LINDA有几分的相似。只不过一个坐在王位上,一个正在向王位发起冲击;一个拥有至高无上的评价,一个正为得到这个评价而不懈努力。
RICK开始向这个12年未变的记录160kts、向这个所有东太平洋飓风可望不可及的王位发起冲击

     
    路旁的干草堆不愿一直默默无闻,哪怕只是一瞬的灿烂,它也要绽放最辉煌的瞬间。

图7.jpg 图8.jpg 图9.jpg 图10.jpg

    机构的滞后性此刻显露无疑。看到这样的深邃风眼,如此完美的螺旋云系,你会只觉得RICK只值一个CAT.4 ?RICK应该拥有的是一个五级飓风的肯定。

    终于等到了NHC的发报时间了,风迷们正苦苦等待着网页上出现新一报,评价出又一个五级飓风。

18日0000UTC  NHC发报

定位:14.9N    105.3W  拥有如此清晰的风眼,定位完全不是难题
分析认为RICK T    7.0 / 7.0
相对应,强度应该是150kts

     圆滑的CDO,清晰的眼区,水汽图上蓝色的眼区,RICK毫无疑问成为东太平洋2009年的风王。但RICK不愿止步于此。它还有一个为了的愿望等待实现。
    图11.jpg 图12.jpg 图13.jpg 图14.gif 图15.gif

NHC再次发报。
Date :  18 OCT 2009    Time :   014500 UTC
Lat :   14:55:57 N     Lon :  105:46:37 W
CI# /Pressure/ Vmax  7.5 / 908.8mb/155.0kt

CAT.6是什么?六级飓风是某些大气物理和气象专家的一种提议,对某些强度极大破坏力极大的热带气旋的一种扩展评级。若是要给到CAT.6,至少要达到155kts。但因达到这种强度的热带气旋过少,独设这一级别并无必要。但风迷们却给予RICK这个至高无上的称号。

RICK成为了2009年目前为止全球最强的热带气旋。它拥有强大的眼墙和风眼,比起之前的CAT.5都要强上不少。这令人惊异的红圈又使人寒颤。
图16.jpg

     155kts,这也是一个罕见的数字,一个许久未出现过的数字。这一秒,这一分,这一时,RICK的光环如此耀眼。

     160-155=只有区区5kts。然而这不是从TS至CAT.1,更不是TD拥有名字所差的强度。这是从一个平凡的飓风到被一个洋区牢记于心、从一介平民至登上王位的强度。谈何容易?

     入夜,
RICK向着160kts做最后一搏
NHC也如它所愿预报12小时内升至160kts
。困难重重,要知道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数字,不止是对东太平洋的热带气旋,对于西北太平洋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12年来这片海域众多飓风对这个数字做着不屑努力,LINDA的宝座却屹立不倒。机会就在眼前了,或许爆发一次对流,或许使风眼更圆滑干净,这个数字就会触手可及。

     又或者现在的RICK已经是160kts了,气压已经跌破900hpa了,但这一切只是想像,没有实测,NHC没有派飞机进入RICK的深邃的眼中一探究竟。这或许会是RICK最大的遗憾,只有分析推测得出的强度,真实的强度只有RICK心里清楚,只是没有人听得懂它的语言。

INITIAL     18/0300Z 15.0N 105.9W   155 KT
12HR VT     18/1200Z 15.7N 107.8W   160 KT
24HR VT     19/0000Z 16.6N 110.0W   150 KT
36HR VT     19/1200Z 17.5N 111.5W   140 KT
48HR VT     20/0000Z 18.5N 112.0W   120 KT
72HR VT     21/0000Z 20.5N 111.5W   105 KT
96HR VT     22/0000Z 23.5N 110.0W    80 KT
120HR VT     23/0000Z 27.0N 106.0W    40 KT...INLAND


     RICK清楚,前方是所有热带气旋惧怕的寒冬的海水温度,它汲取最后的30℃海水的能量,发起冲击。

     干草堆被点燃之后,它的灵魂是火焰般熠熠生辉。

图17.jpg 图18.gif 图19.jpg 图20.jpg

LINDA仿佛在这一刻附体

    干草堆的灿烂是用一切为代价,在熊熊火焰中绽放出光与热。这时,所有的路人驻足,注视着火焰。RICK成功了,它不怕再无人注目,它已经无所谓无人注目。它的光与热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RICK不甘着,强势维持巅峰,只为等到160kts的评价。

这一刻没有来到,RICK终于开始减弱了,NHC不再预报160kts,而是调低强度至150kts,预报一路减弱。巅峰-155kts。
图21.gif

     19日,RICK从CAT.5至CAT.4,再由CAT.4成为CAT.3。风眼也在减弱过程中悄然崩溃。低海温与强风切摧残着这昔日的强者,南侧眼墙彻底消失,RICK只剩下半圈环流与恶劣环境顽强对抗

     灿烂,总是如此短暂。

图22.gif

比起增强,RICK似乎减弱得更快。很快从CAT.1降格为TS,连登陆都成问题。登陆前由于海温升高,RICK最后一次爆发对流。

图23.jpg

      10月21日1400UTC,RICK登陆马萨特兰,在中西墨西哥的崎岖地形与强风切中灰飞烟灭。
      干草堆在发出最后的光与热后总是要化为灰烬。路人也散尽了,继续自己匆匆脚步。

36小时,RICK从CAT.1成为CAT.5,也在东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历史上留下辉煌一笔:成为东太平洋有气象记录以来仅次于1997年LINDA的第二强飓风。RICK的名字,深深刻在东太平洋的史册上。

是偶然还是必然,是什么创造出了奇迹?是上帝的怜悯?是自己的努力匆忙的一生,RICK并没有白过,它也曾经绽放过最好的自己,让世人记住它曾来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主题

4613

回帖

5万

积分

世纪风王

积分
54077
 楼主| 发表于 2011-8-1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NHC的简述

飓风RICK
(EP202009)
2009年10月15-21日
John P. Cangialosi and Lixion A. Avila
美国国家飓风中心
2009年12月3日
    RICK达到萨菲尔 - 辛普森5级飓风强度,并成为有记录以来太平洋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第二强的飓风(准确的记录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仅次于1997年的飓风Linda。它在袭击墨西哥中西部附近的马萨特兰前减弱为热带风暴。
A.天气历史
    RICK源于10月3日晚一个离开非洲西海岸的热带波。因为它已经移动到大西洋中部所以这个热带波成为活跃的对流。10月8日这个小低压沿着热带幅合带移动,此时它位于南部迎风群岛以东几百海里。10月9-11日低压在移动至南美洲上空时消散,但它仍然保持着良好的低空云系和风场。10月12日热带波进入北太平洋东部,相关的雷暴活动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改善组织,它已经移动至中美洲西南的特万特佩克湾。热带气旋最佳路径在图1,风力和气压分别在图2、3。位置和强度在表1中。
    RICK迅速形成后,在6小时内立刻增强为热带风暴,24小时内成为飓风。环境特点:低垂直风切变、高湿度、海水表表面温度接近30℃。10月16日1800UTC 的微波图像中以及6小时后的传统卫星图像中风眼变得很明显。持续36小时的快速增强使RICK在10月17日1200UTC成为强飓风,并在10月18日达到最大强度155kts。热带气旋迅速增强,在深厚的副热带高压引导下大致移动向墨西哥西南偏西海岸。
    达到其巅峰强度后,RICK快速减弱。减弱的主要原因是强劲的西南上层东风削弱,短波槽移动至美国西南部向西南扩张几百海里至太平洋南部。10月19日1200UTC RICK减弱至飓风,移速减缓、转向西北,之后受到槽影响转北。RICK继续迅速减弱,18小时后成为热带风暴,位于下加利福尼亚西南偏南。当时的微波图像(图4)表明RICK高度不对称的结构,深层对流局限在系统北部半圈。随后RICK转向东北,10月20日晚穿越半岛,10月21日1400UTC在马萨特兰附近登陆,估计持续最高风速为50kts。一登陆,RICK很快消失。快速消散的原因墨西哥中西部的崎岖地形和墨西哥西南近40kt的风切。
B.气象统计
  表2给出了船舶报告的热带风暴风力,表3给出了地面站选定的地面观测  
C.人员伤亡和灾害统计
    媒体报道显示有两人在飓风RICK造成的大浪中死亡。10月18日San Jose del Cabo.洛斯卡沃斯港一名38岁的男子在钓鱼时从岩石上被卷入海里。10月19日,一名16岁的男孩在Cabo San Lucas 的Medano海滩被淹死。
b1.jpg 2、3.jpg b4.jpg b4b.jpg b5a.jpg b5b.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主题

4613

回帖

5万

积分

世纪风王

积分
54077
 楼主| 发表于 2011-8-1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b6.jpg T1.jpg t2.jpg T3.jpg T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主题

4613

回帖

5万

积分

世纪风王

积分
54077
 楼主| 发表于 2011-8-1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翻译的水平不高,将就着看吧[s:11]
8月分应该会写上几篇。。。
原来打算是和卢碧台风一起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3

主题

6987

回帖

2万

积分

荣誉会员-暖池

积分
25625
发表于 2011-8-1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RICK的巅峰强度,个人认为其不如同为155KT的同年西太的NIDA。
nida1.jpg nida3.jpg
1、CDO不行。NIDA对流极其旺盛,是非常标准的CDG。而按照楼主的云图,RICK不仅不到CDG,连CMG都勉强。
2、风眼不行。眼睛蓝的程度明显不如NIDA。
这两项将会严重影响EA,进而影响DT。
因此,个人认为NIDA被低估。NIDA给160KT比较合理。
而RICK被高估。RICK给150KT比较合适。
个人评价北京气象最精彩两年:1994、2002 北京气象三大特色:一焚二涡三雨热同期&降水集中度 北京均温热三巨头:2000年7月 2002年1月 2014年春季(3-5月) 北京热四大迫切任务:四月入夏 十月入秋 次年1月封冻 夜温30 何时光复我西郊,重振我帝都一焚二涡之雄风? 南郊三大能力:冷过程热能力、热过程冷能力、水过程旱能力 坚定不移支持干热焚蓝套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主题

4613

回帖

5万

积分

世纪风王

积分
54077
 楼主| 发表于 2011-8-1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太平洋想出那么强的对流不容易啊,没必要过分要求对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7

主题

3972

回帖

3万

积分

顶级超台

积分
34549
发表于 2011-8-1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我一直都弄不明白CMG到底是哪种颜色的CD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3

主题

6987

回帖

2万

积分

荣誉会员-暖池

积分
25625
发表于 2011-8-1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6楼(莎莉) 的帖子

CMG代表-75到-80的温度。颜色是土黄色(这个确实比较难发现,需要仔细观察。下面这个云图中的CDO看似全是红色,但是仔细看,红色中夹杂着薄薄得像轻雾一般的土黄色。(左右两边最明显)这就是CMG)
个人评价北京气象最精彩两年:1994、2002 北京气象三大特色:一焚二涡三雨热同期&降水集中度 北京均温热三巨头:2000年7月 2002年1月 2014年春季(3-5月) 北京热四大迫切任务:四月入夏 十月入秋 次年1月封冻 夜温30 何时光复我西郊,重振我帝都一焚二涡之雄风? 南郊三大能力:冷过程热能力、热过程冷能力、水过程旱能力 坚定不移支持干热焚蓝套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7

主题

3972

回帖

3万

积分

顶级超台

积分
34549
发表于 2011-8-2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红色眼墙呢?又叫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5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色是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台风论坛 ( 沪ICP备20014818号-2 )

GMT+8, 2023-10-4 14: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