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大最早: (註 :現在寫的風力都是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給予的風力,除非特指明是其他機構的風力)
愛莉絲
升格熱帶風暴時:
jma: 1月2日 早上8時
jtwc: 1月2日 凌晨2時
第一次最強時
1979年01月08日08時 12.1N, 153.0E, 110knots
第二次最強時
1979年01月12日02時 13.4N, 137.6E, 100knots
1979年01月12日08時 13.7N, 137.3E, 100knots
1979年01月12月14時 14.1N, 137.0E, 100knots
簡介:
愛莉絲在1月1日 早上8時於北緯2.5度形成 給當時jtwc升格為熱帶低氣壓強度 並給予臨時編號 01w
當時預料向西北移動
直到翌日 1月2日早上 jma正式升格為熱帶風暴 成為有紀錄以來 單年中最早生成的熱帶風暴
在1月5日晚上 增強為颱風 並於1月8日8時 增強到其顛峰風力 達115節 (即約200公里每小時)
JMA當時給予95節 海平面最低氣壓最低那一報為930hpa
當時jma在1月8日晚上8時的預測圖
之後 愛莉絲開始緩慢減弱 但最低強度仍有70節
在1月10日凌晨開始 再度增強到100節的強烈颱風
此強度維持到當天下午 之後開始減弱 並於1月14日上午減弱為熱帶低氣壓 下午再減弱為低壓區
當年風季:
當年風季共有24個熱帶風暴以上級別的熱帶氣旋形成
當中有大家熟悉的 颱風荷貝和颱風之王 泰培(Tip)
分別嚴重影響香港和有紀錄以來最強的颱風
排名 2 VIOLET
升格熱帶風暴時:
jma: 1月2日 下午14時
jtwc: 1月3日 凌晨2時
最強時
1955年01月04日20時 7.3N 127.1E 70knots
簡介:
當年1月2日凌晨2時 菲律賓外海有熱帶低氣壓形成 當時jtwc給予臨時編號01w
當時預料會進入菲國南部島嶼
並於同日下午 jma升格為熱帶風暴 (當時位於 6.8N 134.4E)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於1月3日凌晨 升格熱帶風暴
之後 在4號下午至晚上 登錄菲律賓以南的群島
登錄前 jtwc升格VIOLET為颱風 但下一報立即降格 相反一開始就jma沒有升格
jma給予最低海平面最低氣壓為995hpa
到1月6日下午 VIOLET減弱為低壓區
當年風季:
當年風季共有28個熱帶風暴以上級別的熱帶氣旋形成
排名 3 no-name
升格熱帶風暴時:
jma: 1月3日 下午2時
jtwc: 1月3日 下午2時
最強時
由1957年01月04日02時 8.0N, 136.3E, 40knots
到1957年01月05日20時 10.1N, 128.3E, 40knots
簡介:
1月3日早上8時 菲律賓以西(7.1N 140.6E)有一熱帶低氣壓形成(jma和jtwc同時升格熱帶低氣壓)
當時預料向西移動 趨向菲律賓
jtwc給予臨時編號01w
並於當天下午2時 加強為熱帶風暴 (jma和jtwc同時升格熱帶風暴)
之後 01w大致維持強度直至登陸菲律賓南部群島
最高強度為40節 並在1月6號凌晨登陸
登陸後 聯合颱風警告中心立即把01w降格為熱帶低氣壓
而 jma在當天下午2時才降格為熱帶低氣壓
01w最終在1月7號 在菲律賓群島中消散
當年風季:
當年風季共有22個熱帶風暴以上級別的熱帶氣旋形成
排名 4 FABIAN
升格熱帶風暴時:
jma: 1月5日 晚上2時
jtwc: 1月8日 下午2時
最強時
1985年01月09日14時 10.5N 135.2E 55knots
簡介:
在1月5日凌晨 有一熱帶低氣壓在8.0N 133.0E形成 並給予JMA升格熱帶低氣壓
並於同日 給予JMA升格 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仍未升格
並於6日整天 JMA都給予強烈熱帶風暴的強度 (50kt)
但此時 聯合聯風警報中心仍未作出升格
在此時 02W開始打轉了
1月7日早上 02W減弱為熱帶風暴 並在繼續減弱的同時
JTWC卻仍沒升格
其後 1月8日早上02W重新增強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升格其為熱帶低氣壓 並在9號下午認定強度有55節
日本氣象廳則在1月8日到1月12日都維持02w有45knots的風力
直到1月12日上午開始減弱 並於下午減弱為熱帶低氣壓
當年風季:
當年風季共有27個熱帶風暴以上級別的熱帶氣旋形成
排名 T-5 ALEX
升格熱帶風暴時:
jma: 1月6日 早上8時
jtwc: 1月6日 早上8時
最強時
由1992年01月08日08時 5.9N 167.8E 70knots
到1992年01月09日00時 6.2N 162.1E 70knots
簡介:
早已1月3日中午 一熱帶低氣壓接近180E生成 當時預料不會影響任何國家
並北上在海上消散
jtwc已將9201升格熱帶低氣壓(3.3N,175.7E)
已jma卻在1月4日晚上才升格熱帶低氣壓
經過兩天的發展後
jma和jtwc在1月6日早上8時同步升格alex為熱帶風暴
在環境良好下 alex繼續增強
並於1月8日凌晨增強為颱風 並於中午增強到其顛峰 70節的風力
但jma只給予55節的風力 近中心海平面氣壓為980hpa
但jtwc給予其70節風力竟然有一天 (即到1月9日上午)
其後 受到其北面不温暖的水温影響
開始減弱 並於13日早上減弱為熱帶低氣壓 16日早上完全消散
當年風季:
當年風季共有31個熱帶風暴以上級別的熱帶氣旋形成
排名 T-5 KIT
升格熱帶風暴時:
jma: 1月6日 早上8時
jtwc: 1月5日 晚上8時
最強時
1972年01月07日08時 11.5N 128.2E 120knots
簡介:
在1月4日中午 在10N, 142.3E的地方生成了熱帶低氣壓 預料向西移動 移近菲律賓
但在擾動了一天後
聯合颱風也升格了30節風力的熱帶低氣壓
同日晚上 JTWC升格KIT為熱帶風暴
此時此刻 KIT進入爆發性增強期
僅需一天 已由熱帶風暴增強為颱風
並於翌日 即7日上午 達到其顛峰 即120節的風力(換算為61M/S的強烈颱風)
當時中心海平面氣壓為940HPA
由於開始接近陸地 強度開始快速減弱 並在菲律賓島國內減弱為熱帶低氣壓
但之後其以熱帶低氣壓強度北上重新出海
但強度仍沒改善 最終在海上消散
當年風季:
當年風季共有31個熱帶風暴以上級別的熱帶氣旋形成
如有錯誤或要改善的地方 請多多指出 |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ALEX
-
第五名 K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