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台风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qwer

[2007] 台湾东面的加速器----0713“韦帕”回顾(完成)

[复制链接]

191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荣誉会员-暖池

积分
43503
发表于 2009-1-29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7楼风中来客于2009-01-29 13:04发表的  :
季风低压性质

具体是不是季风低压仍要依据当时的风场扫描来判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主题

6048

回帖

1万

积分

资深会员-热带辐合带

积分
12599
发表于 2009-1-29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2楼周小萌于2009-01-28 16:46发表的  :
WIPHA对华东造成的灾害明显比0509和0414小,这说明我国抗灾能力显著得到提高 [s:14]
韦帕在登陆浙江前路径比前两个台风更靠近台湾,受到台湾地形破坏会更明显点,再有韦帕是秋台登陆浙江后比前两个台风减弱的更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9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8楼Rachell于2009-01-29 13:20发表的  :
926.8hPa是冲绳西表岛测到的,瞬时最大阵风237 kph。
是我弄错了,风眼经过的是西表岛,石垣岛是在西表岛东面的[s:12]

拒绝一切不起风的下沉,抵制一切不下雪的降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9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0楼Rachell于2009-01-29 13:23发表的  :
具体是不是季风低压仍要依据当时的风场扫描来判断。




很明显不是季风低压
拒绝一切不起风的下沉,抵制一切不下雪的降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超强台风

积分
18547
发表于 2009-1-29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1楼tiac于2009-01-29 13:57发表的  :

韦帕在登陆浙江前路径比前两个台风更靠近台湾,受到台湾地形破坏会更明显点,再有韦帕是秋台登陆浙江后比前两个台风减弱的更快。
0414和0509的环流大,且又在夏季,因此减弱较慢;而0713在秋季形成,环流小,水温较低,减弱就快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超强台风

积分
18547
发表于 2009-1-29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3楼幻翼の勇者于2009-01-29 14:29发表的  :





.......
季风低压的风场如何判断,有哪位高手解释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荣誉会员-暖池

积分
43503
发表于 2009-1-29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5楼风中来客于2009-01-29 18:54发表的  :

季风低压的风场如何判断,有哪位高手解释一下

最大风力的区域偏离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2198

回帖

2万

积分

荣誉会员-暖池

积分
22426
发表于 2009-1-29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5楼风中来客于2009-01-29 18:54发表的  :

季风低压的风场如何判断,有哪位高手解释一下


季风低压风场特征:

1.季风低压的气旋性环流处在季风辐合带中

2.季风低压的气旋性环流范围广阔

3.季风低压中心往往风速较小

4.季风低压南侧是风速很大的西南季风(越赤道西南气流),大风区位于环流南侧
完美CDO:分佈對稱、相對於TC的範圍而言有壹定的面積、雲頂溫度極低、頂部紋理平坦、呈現渾圓狀態並且看起來非常飽滿壯實。完美眼區:邊界非常渾圓、眼區非常清晰,無雜雲存在(眼區低雲除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主题

3683

回帖

6440

积分

强台风

积分
6440
发表于 2009-1-29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5楼风中来客于2009-01-29 18:54发表的  :

季风低压的风场如何判断,有哪位高手解释一下
中心风力微弱,但偏离中心的某一侧外围风力明显比中心强的多。而不是仅仅取决于环流的大小
诸葛千古一智圣,孟米诗书两襄阳 0414云娜 N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台风论坛 ( 沪ICP备20014818号-2 )

GMT+8, 2023-5-31 02: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