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台风
楼主: eoj329

[地区] 本人所写的过去二十年澳門台风統計資料

[复制链接]

84

主题

862

回帖

1495

积分

强热带风暴

积分
1495
发表于 2007-3-23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
Try to smile, no matter wha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主题

7257

回帖

3万

积分

资深会员-热带辐合带

积分
33549
 楼主| 发表于 2007-3-23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9楼danielcc于2007-03-23 20:13发表的 :
就是他移速适当的慢才令hko处理得当,换着森姆的速度,迟疑不决,本应的九号都落空,杀hko于措手不及
疑多必敗呀!
就算春風秋雨中 共你願望已不同
還是有點故夢 想傾吐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主题

7257

回帖

3万

积分

资深会员-热带辐合带

积分
33549
 楼主| 发表于 2007-3-23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森姆的失誤在hko不能準確判斷它的強度,在迫近时才把它升作台風,但登陸前又把它降格.
就算春風秋雨中 共你願望已不同
還是有點故夢 想傾吐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主题

1万

回帖

4万

积分

荣誉会员-暖池

积分
43503
发表于 2007-3-23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2楼eoj329于2007-03-23 20:59发表的 :
森姆的失誤在hko不能準確判斷它的強度,在迫近时才把它升作台風,但登陸前又把它降格.

HKO一直都认为森姆会在广东东部登陆,而没有预料到森姆竟然会直趋西贡。至于升格后又降格,理由大概和玛姬是一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4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到“水货”风球这个概念,我想应该考虑一下设计预警信号的初衷。台风信号的意义是在预计的风力到来之前便要事先警告,预警的意义才存在。打个比方,8号风球对应着烈风,则8号就必须在预计烈风到来前的足够时间就发出,否则风球就仅仅不过是风力的记录者而不是预报者。但预警信号发布本就存在相当的风险,特别台风环流受到陆地影响时风力配布变得极端不匀称,更加大预估的难度。

本来机构为了稳妥起见,完全可以放宽预警级别的限制,例如从前内地最高等级的警报只需符合以下三条之一:1、阵风10级以上,2、阵风9级伴暴雨,3、风力不很大但伴100MM以上的大暴雨。后来改成五色系统,和港澳类似,为了避免太过笼统。但任何级别信号的发布从来不需要实测,只需要预估的风力,因此海棠龙王这类台风也能堂而皇之地拿到黑色,晴空万里的福州也能在卡努登陆前拿到黄色。当然这有些过于保守,但至少说明了一个道理,有备无患。

香港10号风球对应的本应是内地黑色(红色),8号对应的是黄色,我们去查阅一下HKO提供的台风信号发布条件,是已经规定了足够长的提前量的。但实际操作中我从未看到对这些提前量的信守,信号等到测到对应的风力才发出那是比比皆是。不论对于任何一个级别,包括从3号到10号,显然全都已经失去了预警的意义。我前面只提9号10号或许偏颇,但同样的问题存在于所有的等级。为什么?

G版说得很对,一只看不见的手。我不是当地人,不便妄自猜测原由,但当我看到无数利用本港大串实测风速针对3号8号抑或9号乃至10号的争论,又目睹派比安事件,大致也能想到一二吧。天文台的地位确实尴尬,而“水货风球”这个概念不知除了对公众有借机谴责或对风迷有百家争论的价值,还有多大的意义。也许曾经沧海难为水,一些事情已经看惯了,只要没有原则性、责任性的错误,本人对台风信号是否切切合乎实际风力并无多少兴趣,楼主如果在东南沿海生活过较长的时间,也一定可以理解个中缘由。

个人愚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主题

7257

回帖

3万

积分

资深会员-热带辐合带

积分
33549
 楼主| 发表于 2007-3-26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4楼天涯芳草于2007-03-24 14:57发表的 :
提到“水货”风球这个概念,我想应该考虑一下设计预警信号的初衷。台风信号的意义是在预计的风力到来之前便要事先警告,预警的意义才存在。打个比方,8号风球对应着烈风,则8号就必须在预计烈风到来前的足够时间就发出,否则风球就仅仅不过是风力的记录者而不是预报者。但预警信号发布本就存在相当的风险,特别台风环流受到陆地影响时风力配布变得极端不匀称,更加大预估的难度。

本来机构为了稳妥起见,完全可以放宽预警级别的限制,例如从前内地最高等级的警报只需符合以下三条之一:1、阵风10级以上,2、阵风9级伴暴雨,3、风力不很大但伴100MM以上的大暴雨。后来改成五色系统,和港澳类似,为了避免太过笼统。但任何级别信号的发布从来不需要实测,只需要预估的风力,因此海棠龙王这类台风也能堂而皇之地拿到黑色,晴空万里的福州也能在卡努登陆前拿到黄色。当然这有些过于保守,但至少说明了一个道理,有备无患。

.......
問題是hko害怕傳媒的不專業問責,害怕市民表面的責罵,不肯对自己的專業知識付責,在生死關头前退下來,缺乏自信,平时經常作什么長期天氣預報的專业和勇氣在台风來时立刻消失,使到一出現問題便左右做人難,hko的掛波問題是近二十多年才出現的,原因在hko的威信下降,在傳媒和普通市民不專業和主觀的追問下,不用應有專业知識反駁,却用迴避的方法,使人覺得所有責任全在hko上,派比安事件可以全看出來,這件事問題根本不是hko的問題,而是hk市民对自然災害認知的問題,正如林台長所說\"這才是三號风球的真正风力\",有些人經常握着昂平等高地和離岸的风力数据指三道四,但他們有考慮过危險半圈,地形,中尺度等問題嗎?但我可以告訴大家,他們(指的是某些媒体和某些香港市民,本人並没有別的意思)一個都没有!
就算春風秋雨中 共你願望已不同
還是有點故夢 想傾吐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26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这些在天文台、香港民众、传媒和风迷之间沸沸扬扬的争论已经让外界看得有些眼花缭乱了。归根结底,估计还是HKO地位尴尬,丧失独立话语权的结果。派比安事件闹得很大,但我一直认为没什么,少见多怪的结果,这反而说明HKO平时做得还是可以的。我那些话的意思并不是指责HKO不负责任,只是想到这种对一个信号的发布都有如此大的争议的现象,确实是绝无仅有的。

派比安事件可以说很小,真的没有多坏的结果,只不过是多了几个人受伤,仅此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1113

回帖

1万

积分

超强台风

积分
14688
发表于 2007-3-28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派比安事件我看这不仅是香港市民说三道四这样简单,就是单看全港平均风力,包括市区的风力,是十年来只次于约克,比一众曾发出过的九号风球风力还要高(实际市面影响相当,倒下的树比约克还要多,机场需要关闭,一般的八号波也不曾会这样的,没有重大伤亡实属万幸),试问不发八号波这又不是错吗?当然我都没有怪责过天文台不发八号波是错(显然hko是预测错误引致,过往都有相类事件,例如法雷德),但令全港市民(尤其懂气象的)十分失望的是在错误之后强硬的官僚主义,更硬将理据套上,直令人吃不消。
方圆之內 任你得寸進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主题

7257

回帖

3万

积分

资深会员-热带辐合带

积分
33549
 楼主| 发表于 2007-3-28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引用第37楼danielcc于2007-03-28 12:25发表的 :
派比安事件我看这不仅是香港市民说三道四这样简单,就是单看全港平均风力,包括市区的风力,是十年来只次于约克,比一众曾发出过的九号风球风力还要高(实际市面影响相当,倒下的树比约克还要多,机场需要关闭,.....................................................[quote]
這是社會的現实呀!大家都有压力嘛!平心靜氣看一件,心情都好些.
就算春風秋雨中 共你願望已不同
還是有點故夢 想傾吐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主题

4295

回帖

2万

积分

顶级超台

积分
22293
发表于 2007-3-28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派比安的路径比较特殊,导致发八与否都取决于派比安的路径还有环流。当初各家都把他预测向粤西到海南,不是只有HKO才预测路径失误。而且HKO刚刚发出一号波的时候,派比安的环流还很小。HKO根本没有打算发出八号波。只不过是派比安出乎意料的北移和环流的扩大,才导致珠江口沿海的风力直线上升。因此,前期HKO的预测方面的失误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在8月3日清晨,风力已经达到发八的水平,HKO在清晨5点~7点发波是不会引起任何的社会混乱的。就算清晨的时机错过了,在中午发八也是不错的时机(就算下午的风力开始减弱,HKO也是可以编制任何的借口摆脱舆论的压力)。因此,8月3日不发八,是HKO技术上的重大失误。

  在背后的真正原因,我们无从知晓。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是政治性的问题。
ID已逝,人心仍在。过去的已成历史,迎接的仍是将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台风论坛 ( 沪ICP备20014818号-2 )

GMT+8, 2023-9-27 03: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